敢问路在何方?
2012-09-10 10:36:41 | 来源:本网原创 | 作者:网友:八月雪
  转眼间,法院人自己的网站《中国法院网》已走过了十个春夏秋冬,历尽风雨才能见彩虹,走过了风风雨雨,跨过了坎坎坷坷,《中国法院网》如今更加贴近我们审判生活,更加走进了百姓生活中间,更加丰富多彩、璀璨夺目。“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许网站的大众化正是生命活力的不竭源泉。与此我想到了法律杂志和法律网站的异同。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办杂志要做到读者第一、主编第二;作者第一、编辑第二;图文第一、广告第二;内容第一、版式第二;质量第一、名家第二;定位第一、风格第二。这也许这也正是我们《中国法院网》在新形势下力求突破的新方向。

  从世界上第一份真正的期刊、法国的《学者杂志》1665年创刊开始,杂志已经走过了 340 年的历史。记得著名文学大家吴晗70年前说过的一句话:“千万别再办杂志了”。可见,杂志人的艰难。每天出门时我都要路过十几个报摊,我常常在那些简陋的、贴满各式各样杂志海报的邮政报刊亭前驻足,浏览着成百上千的杂志封面。眼花缭乱中我总试图从中挑选出一本让我心有所愿的杂志,但始终没有如愿。如今,这种感觉在网络铺天盖地的泛滥时代,对于网络世界的感觉愈发强烈起来。

  迷茫惶恐中忽然想起了三十年代文学杂志蜂拥而起、曾被称作“杂志年”,而高质量的杂志又十分少见的局面。无怪乎吴老说出别再办杂志之类的感叹,当下被杂志评论家称为“病态的繁荣”景象今天似乎在网络世界又出现了。

  不过,当前形形色色网站的繁荣是健康也好,病态也好,网络世界跟杂志类同,它的发展对人类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伴随着杂志的发展,因为追求理想和自由而获得财富的人们在杂志业大量涌现出来。现在,人们对《时代》创刊人亨利·卢斯的膜拜丝毫不亚于汽车界对亨利•福特的崇敬之情。因为人们觉得精神上的成就感比物质上的富足更重要。也正是网络成为老百姓须臾不可或缺的家园,可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杂志,杂志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就是杂志创办者的生活态度。而网络文化将理想、自由与财富紧密地结合起来,但理想是比财富更为重要的因素。这也就是我们的《中国法院网》中蕴含的最为珍贵的“金子”,因为寄托着我们法官群体的精神文化价值追求和取向。

  我觉得要在在“高、深、精、专、广”上求突破,再创《中国法院网》新辉煌。

  所谓“高”就是立意高、创意高、高起点、高效应。说到立意高就是要高雅高品位,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前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人民法院的司法理念在不断创新。作为最高人民法院主管的《中国法院网》,要突出法院网特色,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握好网站正确的办刊方向和正确理论导向,力戒庸俗、低级和错误舆论导向。一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内容和风格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和谐统一的特征。二要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特点,在审判动态和案例研究中注重深度和广度,从整体性系统性中发现并研究中国审判理论的重大问题。在栏目设置要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对国外司法的介绍中要注意结合中国的司法实际,洋为中用。尤其是注重那些立足本土的司法改革和优秀司法传统传承的探讨和研究。三要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编辑工作的人民性,对一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的工作实践经验和方法进行提炼、精粹并加以宣传,突出法院网的指导借鉴功能。

  二是深和精。深是指网站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对一些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从法律人视野的角度进行剖析品论和解析,尤其是可以开辟一些专家点评、法官说事和百姓唠嗑的形式和内容,比如最近日本大使馆汽车拔旗事件、云南地震引发房屋成片倒塌致人死伤事件的透视等等,百家论说,增加它的视觉角度和广度以及法律社会的感知度和法律向社会热域延伸。

  在深入探讨中,还要注重体现短小精悍的特性,比如一个热点事件,正反两方面意见相悖,可以多角度地分析,结论留给大家,并可以动态参与,广开言路,增加它的趣味性。但要精深短小,避免长篇大论,使人生厌。

  三是专和广。网站整体内容和栏目设置上要百家齐放、百家争鸣,丰富多彩,增加的吸引力和可读性。具体到读者层面要雅俗共赏,既要适合法官群体尤其是法律专家的法律实务研究借鉴的专业性,又要兼顾大众性和普遍性,不仅要针对法院人的需要还要针对社会人的需求,即成为法院人的文化园地和精神家园,还要体现为大众服务的宗旨,增加法律知识趣味性、可读性的同时,增强她的艺术感染力和法律知识大众化的普及率,既要关注当下社会的重大法律事件又要深人挖掘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做到趣味性与思维抽象性结合,研究探索和愉悦消遣结合,从而达到宣传法律,提升形象,扩大效果的目的。
责任编辑:顾小娟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