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黄金价格下跌 黄金无用论”再次盛行
2013-07-27 15:10:41 |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期随着国际黄金价格的下跌,西方的“黄金无用论”再次盛行。这种观点表现的是正常情况下,西方所推崇的价值投资理念,其默认基础是,信任政府所发行的纸币。长期来看,西方的“黄金无用论”过于信任政府发行的纸币即是美元。但同时它的出现体现出了现阶段市场对美元和经济信心的增强,以及对国际黄金价格看空的态度。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主流观点是黄金恒久不变的历史、货币意义,一则是由于中国接触黄金时间较短,如此可以增进民众对黄金的了解。再者,宣扬黄金,也表达了人民币国际化的一种愿望。普通民众投资黄金更多的是利益驱动和抗通胀等认识,认为黄金有很重要的作用。

  西方的“黄金无用论”和国内的“黄金有用论”,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理解黄金有用无用之争,对于黄金期货投资者来说,可以帮助其理解主导市场的定价思维模式,从而更准确地把握黄金价格趋势。

  早在二战后,美元利用战后援助、经济全球化等契机扩大流通范围,奠定了美元国际货币的先发优势地位。金融危机后,美国利用美元优势地位转嫁国内危机,在实际经济增长率大于黄金存量增长率的情况下,黄金无法与美元相抗衡,黄金在一段时间内最多只能以价格上涨的方式挑战美元。

  美元依靠黄金开始了国际化之路,而欧元初创时,也以一定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人民币无法重复美元的道路,但人民币的国际化同样离不开黄金储备。

  国内的黄金有用论,是黄金市场发展初期的一种观念。我国二级金融市场除房地产外均不发达,表明了国内价值投资理念的缺乏。此前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中国由美元本位发行了过量的货币,目前由于低端劳动力来源逐步枯竭,国内面临比较大的由人力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压力。这种压力使得民众乐意购买意识中有抗通胀作用的黄金,投资渠道匮乏、国际金价之前持续上涨都是投资黄金的原因。

  实际上,国内投资黄金的盈亏,是由国际市场和人民币汇率主导。去货币化以后,黄金作为一种具有普遍认可性的大宗商品,在贸易通畅的国家具有价格统一性,即国际金价通过汇率兑换成本币金价,但本币金价不反映本地供需。除非中国的通胀压力传导至美国引起显著高的通胀预期,或者人民币汇率完全反映国内的通胀变化,否则对本币金价没有太大影响,即由国际市场主导的金价对抗国内通胀压力的作用有限。

  因此,单纯的黄金对抗不了美元,而单纯依靠黄金也无法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除了需要国家增持黄金储备以外,更需要综合国力的提升,这才是人民币国际化最根本的影响因素。综合国力既包括政府控制的适当货币供应及政策环境,也包括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实体经济,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适应。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