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记录时光拾零
2014-08-28 09:36:21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崔志强
  周六去市里参加书记员大比拼,当然不是亲临现场一试身手,而是作为旁观者,去评判。这么大年纪早过了真刀真枪厮杀的时光。但看着那么多比赛项目,总共有四大项,我蓦然想到我当记录员的时光,往事的碎片纷至沓来。

  那时当然是手写,我是教师考过来的,已不年轻,有虚龄27了,但一切得从头做起,先是当书记员。蓦然从课堂夸夸其谈变为默不声言的书记员,心里很不习惯,关键还是要过记录关。记录当然要快,那种一板一眼追求字的完美和风姿是不行的,人家在唇齿开合,语词不断蹦出,你得在记录纸上反映,让他们的口语变成黑色的文字。我拼命记,几乎使出吃奶的劲,但开初还是不能如人意,得庭后修改,不能当庭校对。我知道当庭校对比较好,省得又往看守所(我最初在刑庭当书记员)跑一趟,将被告人一一复提出来,多麻烦,但没法,只能这样。故而休庭后我又忙乎一阵,将鬼画符的记录重新工工整整抄一遍,遇到连续开庭,我得利用中午晚上的所有休息时间加班加点,那种滋味真是够呛的,至今记忆犹新。还有外出调查,笔录做完我也是如此操作,于是吃饭时胡乱扒几口,就趴伏于桌弄那弄不完的笔录,他们在喝酒聊天,然后和当事人校对。我真正体会到书记员的苦处。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我已不需事后整理,能当场校对,但付出必不可少,记录可不是清风明月事,而是苦差事,是一场硬战。我觉得每一场记录书记员最辛苦,他们不仅动笔(现在是敲键盘,动手),而且竖起耳朵捕捉每一个声音,遇到声音洪亮吐词清晰还好办,能声声入耳,遇到声音细如蚊、吐词含糊的人就够你头疼的了,你又不能询问,只能通过他(或她)的前后表达、整个案情把握他的语词意思。刑案是最不能将意思记反,否则案件的判决都可能改变,造成错案。故而我遇到这种情况,都是暂时空着,根据他(或她)后面的陈述和对证据的质证来填写前面的内容。本院的审判员都好些,能照顾你的记录,语速尽量放缓,公诉人和律师就没有这方面的考量了,他们恨不得连珠炮将案件坐实,将控辩观点淋漓尽致发挥出来,这时你就需适当总结、概括,而不是记录他的每一句话(这也不可能,又不是录音机),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样就节省了大量时间,也使记录凝练、真实、没有缺漏。遇到实在不能把握的,就在校对笔录时,有意、着重提出来,让当事人确认、注意。记录是不能走神的,自始至终,你稍一恍惚,有可能重要的情节就没记下来,这可是影响案件定罪科刑的重要陈述。故而从审判长敲击法槌宣布开庭那一刻起,我的神经就绷紧,我的耳朵就扑棱棱打开,宛如天线,捕捉法庭每一个声音。

  一场记录下来我常感觉疲惫,不知不觉的,颈酸手胀是正常的,还有神经。也许神经都是高度紧张,蓦然松弛,疲乏就如潮水泛上来。我常感觉茶饭无思,特别是大庭记录之后,只想歇息,而不是饮食温饱。虽然多少年后记录锻炼,蓦然让我接受一场开庭记录,我还是感觉那么点惴惴,临场都有那么点紧张,不像老农拿起犁铧那么轻松自如。故而现在我当法官开庭,每次都让书记员轻松,如帮他(或她)拿个东西,或递个微笑,或尽量放缓语速,观察他的记录动态,让他(或她)尽量在轻松状态完成记录。虽然敲击键盘噼里啪啦,如雨,但那都是手敲出来的,手指需勤奋的马蹄不断地嘚嘚。

  我体验书记员的苦处,我以我身心,我以我曾经的经历,这些招聘来的孩子都不易,为生活,为理想,在历练,在积累。书记员是一份差事,也是人生的一份履历,在生活中有它不可抹去的位置。

  作者单位: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