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学农•学军
2015-06-05 14:23:47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陈丹筠
  最近,马路上多了很多收割机,三个一组,五个一队,浩浩荡荡的开往小麦产地,驾驶室里,有两个爷们的,有一家老小带着行李的,看到此情此景勾起了学生时代的回忆。

  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听到学工学农学军,心里就会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几个有同样经历的人凑在一起,准有聊不完的话题,准有无限的感慨。

  学工

  在我记忆当中,上初中时有两次学工的经历。第一次是去玻璃厂劳动,我们去的车间叫啥名字记不住了,只知道这个车间是全厂最不好的车间,没人愿意来。每天的工作就是用小刀把梭子上没用完的玻璃纱割下来,用工人师傅的话讲叫割小纱,没有技术含量,也不累,就是让人受不了。我们满怀热情的走进工厂,师傅简单的说了一下工作咋干,我们就开始进入状态了,每天重复地割着小纱,心里觉得可委屈了,学工就学点这呀?

  每天干完活的时候衣服上沾满了细小的玻璃纤维,很扎人,浑身都是痒痒的,尤其是衣服在太阳下一照闪闪发光。虽说厂里有福利,工人下班了可以在厂区里洗澡,可是满身沾满玻璃纤维的衣服,洗了澡还咋穿呢,总不能随身再带一套干净衣服吧?放都没地方放。好在这次学工时间不长就结束了,工作时穿的衣服也不能要了。现在想来,我们偶尔学一次工尚且如此,满肚子的不情愿,那些天天和玻璃细纱打交道的工人该多不容易呀。

  去变压器厂学工倒是挺有意思的,厂子虽然很破,工人师傅也不多,但是我们一到厂里,师傅就给我们介绍工作的注意事项,不能迟到早退,不能在厂子里打闹,女生要戴帽子,不能让辫子卷进机器里,还举了几个因没戴帽子造成事故的例子,总而言之就是要小心呗。

  变压器在我们生活当中是很常见的,大马路上、家属院内,不多远就能看到一个,但是变压器是如何做出来的还真是不知道。所以一听说要来变压器厂学工,大家都很积极。

  变压器原理很简单,里边有一个细线圈、一个粗线圈,当然了,这种技术活是不会让我们干的,因为这关系到变压器的质量,但是我们能在一旁看,看师傅们做大线圈和小线圈,大线圈做起来容易一些,电机一开动,细细的电线就缠到了轱辘上,缠的速度很快,偶尔会缠的不匀称,师傅就会停下电机,用手把电线拽回去重新缠。小线圈就不容易了,线粗得很,机器不能转的太快,一个师傅负责放电线、开电机,另一个师傅还得用木锤子把缠绕的电线砸整齐,至于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时我问过师傅,但是现在也记不清楚了。

  面对着厂房里高大的机器,我们能干的工作几乎没有,每天看得多,干得少,一周后学工完毕。但是在我记忆的脑海里,工作师傅的质朴,工作的辛苦,工作环境的嘈杂我都记忆犹新。我们搞经济建设,只是分工不同,理应互相尊重。

  学农

  在当时,每个学校的学农经历几乎都是一样的,就是六月天里去割麦子。六月天天气很干热,这时候最怕下雨了,因为下雨会毁了农民一季的收成。

  为了抢时间,全校高年级的学生一起出动,那是一条长龙一样的队伍,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路歌声浩浩荡荡开往麦田。

  出发前,老师有交代,不能穿短袖衣服,要穿长袖衣服。到了麦地以后,老师请农民做了割麦示范以后,大家就开始了劳动。

  那可是一大片麦地呀,黄灿灿的,看着就喜人。我们一人一笼开始了割麦,人多真热闹,大家都拼着命的割麦,生怕落在最后,可是割着割着就出状况了。一会有人手被割流血了,一会有人胳膊被划伤了。有的学生不听老师话,穿了短袖衣服,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成熟以后的麦子是很剌手的,穿短袖肯定是不行的,伤兵在不断增加,可是大家都不愿意休息,还是拼命往前割。到底是平时缺乏锻炼,割了有五六米的距离大家都放慢了速度,再过没一会,都一个个坐在地上不起来了。天很热,麦地里很晒,有同学戴草帽的,有同学带水的,但大部分同学啥也没带,真是又累又渴。

  到了中午,大家齐聚麦场,边休息边看脱粒机脱麦子。脱粒机是半自动的,农民抓一把麦穗放在脱粒机上,麦粒和麦秆就分开了,有同学想试一下,被果断拒绝了,因为很危险,有农民在脱粒的过程中,手指头被打断的。

  看着飞扬的麦秸、跳动的麦粒,呼吸着土腥味的空气,心里满满地是丰收的喜悦。我们实在是帮不上啥忙,看见有农民用箩筐挑麦子,于是就上前抢过来,也想试一试,结果个子太矮了,扁担担在肩上,箩筐就愣是没离地。

  在麦场玩了一会,大家在老师的招呼下回学校了。

  麦子从播种到收获,农民付出了多少汗水,我们就半天时间的劳动都觉得累的不能行,可农民是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在食堂吃饭从不浪费,可看到有些人餐盘里剩了很多东西就不吃了,心里想,真该把他们拉到麦地里好好体会一下。

学军

  我们放寒暑假的时候,总会请部队的战士来给我们进行列队训练。很有意思,军训时来的几乎都是班长,偶尔会来一位排长,年纪和我们差不多,教我们时他们脸都会红。他们喊立正、稍息的时候特有意思,说话和我们不一样,一听就是军人在说话。包括现在部队战士说话、唱歌都是直嗓子,给人的感觉是干脆利落,特有气势。

  我们学的是最基本的东西,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立正稍息齐步走,还学会了休息时两腿一盘席地而坐。

  你不得不佩服,军人动作的整齐划一,军人的军姿,可不是一天两天能练成的。多少次在大马路上看见军人,那个帅气让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脱下军装他们会少了一点英气,军装真的给他们增色不少。

  一次军训,在进行了基本操练以后,又练习投手榴弹。在几个麻袋当成的掩体后边,我们开始了练习。教官用军人说话的语气和方式给我们讲解了投弹要领,然后亲自做了示范。同学们练习了几遍以后,就开始正式投弹了。男同学没的说,劲大,就算动作不规范也能投远。女同学就不行了,一点劲也没有,投出去的手榴弹十有八九都没达到规定距离,我记得很清楚,轮到我的时候,投了三次都在五六米的距离,教官说:如果在战场上,你没把敌人被炸死,自己先被炸死了。话很糙,但确实是这么个理。若干年以后我在想这个问题,不能上战场,我可以当卧底呀,用智慧战胜敌人。

  一次去龙门拉练,学校要求每个人都得背个背包,我回家以后就让妈妈帮我打背包。妈妈和姐姐都当过兵,打背包绝对是没问题的。可妈妈和姐姐都不让我背被子,说龙门太远,我肯定背不动。我说那不行,背不动也得背,老师说的要像解放军一样背一床被子。姐姐说,咱家被子太重,你背不动,你背一个枕头吧,枕头轻,累的时候还能放在地上坐。

  第二天,我背着姐姐打的背包到了学校,看见同学们打的背包一个比一个大,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感觉没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心里挺内疚的。军训开始了,从我们学校到龙门有几十里的路呢,全是步行呀,很累人的。路上还有假设敌情,还要攻占山头,大家累得一个个呼吸带喘的,一个小时才走了十里路。

  中午大家席地而坐,开始吃自己带的午饭。我坐在背包上,听着同学们议论着,背包太沉了都背不动了,心里窃喜,幸好我没坚持背一床被子,否则的话还真是背不动呢。我的背包看着也不小,打成长方形,但是重量很轻,毕竟我们平时缺乏锻炼,一下子负重走路肯定不行。

  又累又饿,大家开始吃饭了,那个年代生活都比较艰苦,同学们几乎带的都是馒头和咸菜,而我就不一样了,南方人喜欢吃,母亲为了我这次军训,给我带了满满一饭盒韭菜肉末炒红薯面窝头,还用军用水壶装了满满一壶江米甜酒。饭盒是铝制的,很大,一饭盒炒窝头我根本就吃不完,同学们可不客气了,纷纷把筷子伸进我的饭盒里,一次又一次,大家齐心协力一扫而光,都说好吃。同学们还喝我带的江米甜酒,我带的饭让他们羡慕死了。

  饭后,休息片刻,继续前进。

  军人用军容军纪军威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平年代保家卫国,军人始终冲在一线,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筑成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对军人我只有“崇拜”、“敬仰”,因为军人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

  学工学农学军,让我们的学生时代更加丰富多彩,即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又增加了我们对社会的了解,使我们懂得了珍惜和感恩,我认为这是人生非常难得的历练。

  人生路上,我们曾经有过学工学农学军的经历;人生路上,我们珍惜度过的每一寸时光;人生路上,我们收获着每一份感动;人生路上,我们积累着宝贵的财富。

  学工学农学军,如我们人生赛道上的一个个横杆,短暂而有意思,并已在记忆中留印,在心中留痕。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