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萍
2017-02-20 07:26:07 | 来源:中国法院网
 

    ■推荐理由

    陈玉萍,女,汉族,1979年6月出生,法律硕士,中共党员,现任广西省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副院长。

陈玉萍法官在阅卷

    陈玉萍同志2004年至2015年期间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共主办民事案2000多件,收结案数名列全市、全区法院系统前茅,裁判正确率保持在98%以上,无一起投诉上访案件发生,案件质量受到领导、同事和当事人的一致好评。任法院副院长后,她仍继续积极履行法官审判职责,主动承办疑难复杂案件。同时,她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积极参与和推动本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创新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法院“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

        陈玉萍同志曾一次荣立一等功、两次荣立二等功、两次荣立三等功,获评首届“南宁市优秀青年卫士”、第四届南宁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第四届“广西优秀青年卫士”、第十四届广西青年“五四”奖章、第九届“南宁十大杰出青年”、全区十佳法官、“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法院系统党建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2012年1月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

        ■办案故事

陈玉萍法官在给社区群众做法律咨询

        法律天平的忠实守护者

        陈玉萍在民事审判工作中,总是以最耐心、谦和的态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不偏不倚,将群众当亲人,真心实意地为当事人着想,在法律的框架之内,最大限度地为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

        2012年,浙江张大叔夫妇因为爱女心切,亲自来到南宁为刚到南宁工作的女儿选购了一套房屋,并向开发商支付了20万元定金。其后,在办理银行按揭贷款的过程中,才得知由于南宁实行房屋限购,他们无法办理按揭贷款,同时夫妇俩又无力支付剩余房款。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张大叔夫妇来到法院起诉退房并要求开发商退还定金。案件刚交到陈玉萍手上没两天,张大叔夫妇就急匆匆来到法院,找到陈玉萍说:“陈法官,你一定要帮我们想想办法啊,我们从外地来,真的不了解南宁的购房政策,那20万元定金是我们夫妻多年省吃俭用一分一粒攒出来的,这次是因为心疼女儿才狠心全部取出来为她买房子,我们再也没有其他积蓄了,请你一定帮我们作主,让开发商将定金退给我们。”夫妇俩满脸焦急,眼泪都快掉下来。陈玉萍赶紧让他们坐下,并为他们倒上热水,“叔叔、阿姨,你们别着急,先喝口水,我们慢慢聊,一起想想办法”。夫妇俩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陈玉萍就耐心的向他们解释法律规定和有关政策,并表示将先做好调解,取得开发商的谅解,尽力为他们挽回损失。经过陈玉萍的耐心解释和悉心分析,张大叔夫妇心里燃起了希望,紧紧握住她的手连声道谢“拜托了,拜托了,谢谢你!”。

        着手调解后,开发商认为张大叔夫妻对限购令政策不了解清楚就轻率买房,存在过错,坚决拒绝退房、退定金,要求法院依法判决。陈玉萍多次约见开发商的代理人商谈,其都找借口避而不见,再找开发商的负责人,负责人也躲着不见。陈玉萍没有放弃,想方设法持续沟通,她的诚心和责任心终于感动了开发商,同意协商解决。接着,围绕调解方案,陈玉萍又一次次地打电话沟通双方的意见。一边对原告反复解释,不事先了解南宁的限购政策的详细规定,其本身有一定过错和疏漏;另一边也劝说开发商多考虑张大叔夫妇的实际困难,多赞赏他们对女儿的关爱之情,多体谅他们远道而来的辛苦。在陈玉萍的极力斡旋反复沟通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开发商退回张大叔夫妇18万元定金。签好调解书走出法庭,已是万家灯火亮起时,张大叔夫妇不停地感谢陈玉萍,说他们老两口终于可以回浙江安心地过个春节。开发商的代理人则对陈玉萍说:“看不出你这个挺瘦弱的女法官,有这么大的韧劲,又不是为了自己的房子和钱,花这么多力气去调解,磨破了嘴皮,不知道你为了什么?”陈玉萍笑着回答:“普通老百姓攒个房钱不容易,为解决纠纷大老远来回奔波更是辛苦,我只是磨磨嘴皮、跑跑腿,就能够帮他们解决困难,值了!”

        陈玉萍从2002年进入南宁市兴区人民法院工作,到2015年调到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任副院长,一直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共主办各类民事案件2000多件,每年的办案数量都在200件以上,最多的一年达432件,平均每个工作日要结案2件以上,收结案数名列全市、全区法院系统前茅,裁判正确率保持在98%以上,无一起投诉上访案件发生,案件质量受到领导、同事和当事人的一致好评。民事审判部门一直是基层法院审判任务最繁重的部门,陈玉萍一干就是10年,埋头在一沓沓案卷之间,每天的工作都是阅卷、开庭、查阅法条、讨论案件、写判决书连轴转。工作在别人看来枯燥而乏味,压力大心又累,她却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无怨言。在她心中,每一个案件都关系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容不得丝毫敷衍搪塞。她在工作中,总是不苟言笑,一直紧绷案件质量的神经,坚持高规格高标准,一丝不苟地秉公审理,只有在群众因为案件得到满意解决露出开怀的笑容时,才能看到她放下心来会心的微笑。

责任编辑: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