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大力加强新时代人民法院队伍建设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徐家新
2017-11-29 08:45:1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党的十九大标定了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明确了新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作出了新的战略安排,对人民法院工作具有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指导作用。做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做好人民法院工作,关键在人。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新的起点上大力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

  一、新时代新征程对人民法院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

  迎接新时代,要求法院队伍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必然结果,同时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在这个新时代,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法治建设和法院工作来看,在这个新时代,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新时代已经来临,新征程刚刚起步,前景十分光明,任务十分艰巨,挑战十分严峻。迎接新时代,法院干警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征程中奋发进取、积极拼搏,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解决新矛盾,要求法院队伍肩负起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使命。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表现在人民法院工作中,就是人民法院执法办案能力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人民法院提供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产品还不能充分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无论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还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更高要求,都与人民法院工作密切相关。推动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人民法院更充分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进一步提高司法服务质量,更好地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努力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此,法院干警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新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进一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进一步改进司法作风、提高司法能力,以更高的标准做好审判执行工作,以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保障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实现新目标,要求法院队伍具有更加过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人民法院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意味着要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蕴含着要基本建成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人民法院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得到确立的目标要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味着我国政治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蕴含着人民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实现现代化,司法能力和司法公信力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能够为世界法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目标要求。对于人民法院而言,这些目标不会轻轻松松、顺其自然地实现,必须有一支符合“五个过硬”总要求、与新时代人民法院使命任务相适应的高素质法院队伍作为支撑。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法院队伍进一步提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其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人民法院肩负着崇高的使命和职责。法院队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需要有一支高度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法院队伍。当前,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虽然取得重要进展,但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发展还不够平衡,与全面依法治国需要还有较大差距。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必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提高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更好地适应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时代要求。

  根据十九大精神和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新时代人民法院队伍建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以推进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核心,以坚持从严治院、从严管理队伍为关键,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提升能力为途径,努力建设一支符合“五个过硬”总要求、与新时代人民法院使命任务相适应的高素质法院队伍。

  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干警头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的灵魂。把这一光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十九大的重大历史贡献。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首先要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切实用这一光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增强学习贯彻自觉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在新时代,人民法院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方针原则、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前进,都需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到正确答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干警,是确保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民法院工作根本性、全局性的指导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认真扎实学习原著。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中央对理论武装的一贯要求,是把科学理论学懂弄通的“不二法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内涵深刻,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只有钻进去、下苦功、反复研读原著,才能准确理解其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要认真研读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切实把原著原文读通读熟。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各领域的重要论述专题摘编,分专题深钻细研,全面理解掌握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要认真学习即将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学习教材,把学习与思考、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做到学懂弄通、真信真用。

  (三)切实抓好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理论武装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载体。各级法院要认真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面向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培训,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最高人民法院已举行全国法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分批举办机关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还将对全国高中级法院院长、法院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各级法院也要举办培训班、研讨班,分期分批对党员干部进行集中轮训。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警培训必修课,编写专门教材,开设专门课程,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干警头脑。

  (四)深化学习研究宣传。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才能达到学以致用、指导实践的目的。要着眼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人民法院工作,紧密联系执法办案、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司法改革实践,有针对性地确定理论研究课题,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研究中深化学习,用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最高人民法院将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宣传,组织编写专门著作,召开专题研讨会,为深化学习研究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各地法院要加强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在学习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合力攻关,努力推出高质量、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三、认真落实建设伟大工程的要求,以加强党的建设引领法院队伍建设

  十九大把党的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作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人民法院工作全局中,把党的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力度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

  (一)准确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包含着新时代党的建设根本原则、指导方针、工作主线、总体布局、基本要求、总体目标等重要内容。按照这个总要求,新时代党的建设根本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指导方针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主线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总体布局是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基本要求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总体目标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总要求,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历史课题,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是指导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纲领。加强人民法院党的建设,要按照这个总要求来谋划工作、推进落实。

  (二)切实加强人民法院党的政治建设。十九大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机关,肩负着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使命,加强政治建设具有更加特殊重要的意义。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最重大的政治原则。各级法院和广大干警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到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听党指挥、勇于担当。要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加强执行准则情况督促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准则的行为,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坚决防止和纠正忽视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的现象。要把政治意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在人民法院工作中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讲政治与讲法治有机统一起来,防止和纠正把讲政治与讲法治对立起来、执法办案仅注重法律效果而忽视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倾向。

  (三)着力提升人民法院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对于人民法院党建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弱直接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领导力、号召力。目前,一些基层党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难以有效发挥政治功能的现象,在不少法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要根据司法改革后组建审判团队、实行扁平化管理的新情况,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开展组织生活、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原则,探索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因司法改革而受到削弱。要围绕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的目标,坚持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选好配强支部书记和支委班子,认真抓好任职培训和定期轮训,普遍开展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及时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确保把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实到支部。要深入抓好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化常态化落实,推广行之有效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政治功能。

  (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人民法院而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把全面从严落实到干部选任工作中,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坚决守住防止“带病提拔”的底线。要围绕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加强干部队伍分析研判,改进干部推荐考核办法,提高识人的分辨率和透视度。要把全面从严落实到正风肃纪中,组织开展好巡视、司法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该追责的要追责,该问责的要问责,进一步把纪律严起来、把规矩立起来、把作风正起来。要把全面从严落实到惩治司法腐败中,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夺取人民法院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要把全面从严落实到制度建设中,以新党章为根本遵循,认真总结法院党建实践经验,健全完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提高人民法院依规管党治党的科学化水平。

  四、认真落实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

  十九大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出发,对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提出明确要求。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法官检察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意见》,对深化队伍建设司法改革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各级法院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一)全面推进司法改革政策落地见效。经过上下不懈努力,目前司法改革“四梁八柱”主体框架已基本确立,各项改革任务顺利有序推进,但在改革落实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的地方推进司法改革进展缓慢,没有按照规定时限落实改革任务;有的地方落实改革政策走样变形,导致有些改革措施走偏或“空转”;有的地方相关配套改革措施没有及时跟进,影响司法改革的整体效果。督察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各级法院要健全常态化督察机制,建立上下贯通、横向联动、逐级督察的工作格局,加强对改革落实的督察问效。要既注重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又注重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切实解决督察中发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司法改革政策在各级法院全面落地、精准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既要抓好法院系统改革督察,又要加大本级改革推进力度,为全国法院树立标杆。

  (二)积极研究解决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深化全面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方法。深化司法改革过程中,解决老问题常常会产生新问题,必须健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司法改革才能真正落地见效。比如,实行法官员额制改革后,各级法院就面临以下新问题:如何建立员额法官常态化选任机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员额法官随缺随补;如何建立法官员额退出机制,让不适合、不胜任的法官及时退出员额,通过“有进有出”保持法官队伍高质量;法官实行与行政级别相脱钩的单独职务序列后,如何科学确定相关的住房、医疗、出差等标准,切实提高法官职业保障水平;如何建立法官逐级遴选配套政策,解决好被遴选法官面临的各方面实际困难,保障逐级遴选顺利施行;如何建立简便易行的审判绩效考核机制,科学合理发放绩效奖金,有效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如何完善审判辅助人员管理制度,解决好数量短缺、队伍不稳问题,确保新型审判团队顺利组建,等等。要切实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推动法官员额制改革全面落地见效,实现优化审判资源、激励法官队伍、提升审判质效的目的。

  (三)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在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后,深化综合配套改革成为司法改革的重点任务。中央批准的上海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明确了综合配套改革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具有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标意义。中办印发的《意见》从加强“三化”建设角度,对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作出部署。各级法院要认真落实中央部署,积极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在队伍建设方面,要推动法官员额管理科学化,按照省级统筹、动态调整的原则,建立以案定额和以职能定额相结合的法官员额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培训制度,健全工资收入保障体系和收入合理增长机制,健全充分保护法官合法权益的法官权益保障委员会工作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深入推进跨行政区划法院建设,深化知识产权法院改革,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改革;完善审判权运行监督机制,健全法官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实施法官惩戒制度,科学实施司法责任认定和追究。要按照精简、务实、效能的原则,以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推进法院内设机构改革。最高人民法院将根据中央部署要求,总结各地试点经验,抓紧研究制定内设机构改革指导文件。各级法院要认真落实、加速推进,坚决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四)推进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深度融合。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是人民法院工作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深化司法改革需要信息化应用的科技支撑。要把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有机融合、同步推进,把体制机制创新和现代科技应用结合起来,合力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要加强司法大数据的深度应用,科学分析审判资源、案件类型和审判质效情况,促进科学决策;完善智能审判支持、庭审语音识别、文书智能纠错、庭审自动巡查等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功能,提升办案质效;全面推行网上办公办案,实现法官行使审判权和院庭领导行使审判管理权、监督权的全程留痕、相互监督,利用信息化防范权力滥用;推进审判管理平台和人事管理平台互通互联,实现管案与管人、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提高绩效考核和队伍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五、认真落实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要求,积极推进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建设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人民法院工作全局中,法院文化建设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作用。人民法院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灵魂,着力构建以忠诚正直、中立谦抑、纪律严明、廉洁守纪等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司法文明。

  (一)发展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机关,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要把政治文化建设摆在法院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深入开展以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为主要内容的共产党人价值观教育,注重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引导干警在政治上明是非、辨真伪、养正气、祛邪气。要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厚法院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要坚决抵制腐朽庸俗文化、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侵蚀,旗帜鲜明地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反对关系学、厚黑学、“潜规则”,在各级法院保持清清爽爽的同志间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社会关系。

  (二)加强法院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坚持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司法领域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最高人民法院两个实施细则,加强意识形态宣传和政治方向引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育,引导干警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司法制度的高度自信,坚决抵制西方在司法领域的意识形态渗透。要坚持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督察,加强对法院系统新闻媒体、出版机构、培训机构的管理,加强对各级法院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的管理,确保司法宣传舆论导向正确。

  (三)着力培育法官职业精神。十九大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强调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对法治的信仰,对法律的忠诚,对审判事业的热爱,是法官职业精神的核心要义。当前,法官职业精神不强是法院队伍建设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干警坚定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筑牢坚守法治信仰、献身司法事业的思想根基。要加强司法良知和职业道德教育,健全法官职业道德评价机制,促使法院干警养成崇尚法治、恪守良知、理性公允的职业品格。要规范实施人民法院职业荣誉授予、法官入职晋级宣誓、“天平奖章”颁发等制度,不断提升法官职业荣誉感。要大力宣传表彰不同岗位的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向邹碧华、黄志丽、方金刚等同志学习活动,把法官职业精神形象化、人格化,激励干警坚定法治信仰、培育职业精神。

  (四)发挥审判职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全民心中的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是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建立指导性案例发布制度,及时经常发布对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例,旗帜鲜明地昭示社会提倡什么、否定什么、保护什么、制裁什么。要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建立“以案释法”制度,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充分运用新媒体加强司法宣传,通过普法教育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要深入实施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诫制度,通过审判执行工作保护鼓励诚信,谴责制裁失信,促进社会诚信建设。

  (五)推进法院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大量法院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来引领时代风气、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中国精神成为法院文艺的灵魂,努力创作反映时代精神和法治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注重从干警中发现和培养文化人才,鼓励干警立足审判实践创作文艺作品。筹备成立中国法院文学艺术联合会,更好地推动法院文艺创作和文化交流。组织实施法院文艺作品创作工程,加强与文艺主管部门和创作单位的合作,从审判实践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努力创作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法院文艺精品力作,生动形象地讲述法治故事、弘扬法治精神。

  六、认真落实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要求,着眼履行新使命加强法院队伍能力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十九大报告对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出明确要求。人民法院要认真落实十九大部署要求,大力加强法院队伍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法院干警适应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发展要求的能力水平。

  (一)准确把握法院队伍能力建设内容。十九大报告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增强“八个本领”的要求。这“八个本领”在党和国家事业的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实践要求。对于法院队伍而言,既要不断提升事实认定、庭审驾驭、法律适用、裁判文书撰写等司法专业能力,更要积极适应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提升善于学习本领、运用法治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技应用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社会沟通本领、狠抓落实本领,为推进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奠定坚实能力基础。

  (二)发挥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教育培训是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要按照新时代人民法院形势任务要求,深入推进法院教育培训改革,注重在贴近审判实践、强化能力训练、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功夫。要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条例,适应司法改革要求修订法官培训条例,制定法官及司法辅助人员职前培训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与法院人员分类管理相适应的教育培训体系。要适应新时代审判执行工作需要,加强培训基础建设,优化培训内容体系,把群众工作、科技应用、舆论引导、社会沟通等纳入培训内容。要从强化能力培训出发,进一步加大法官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的比重,充分发挥岗位练兵在能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案例研讨、庭审观摩、裁判文书点评、实务技能竞赛等活动,让干警在岗位锻炼中增长实际本领。

  (三)发挥高层次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战略资源,要采取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的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推进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离不开一大批高层次、高水平的司法审判人才。要深入落实全国法院人才发展规划部署,有计划地对优秀中青年法官进行重点培养,深入推进全国和省级审判业务专家梯次培养工作。深化法院与法学院校合作关系,加大联合培养高层次专业化审判人才力度。深入落实民族地区双语法官“千人计划”,坚持在职培训与定向培养相结合,确保实现2020年基本解决双语审判人才短缺问题。要建立机制、搭建平台,让审判业务专家、高水平双语法官发挥“导师”“教练”作用,引领干警整体提升司法能力。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