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传媒专家座谈会之专家发言摘登
2018-01-27 11:31:11 | 来源:人民法院报
 

    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了传媒专家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何东平、徐如俊,全国政协委员艾克拜尔·米吉提、周锡生等二十多名传媒专家就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促进司法与传媒良性互动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中肯意见。现将发言摘登如下:

全国人大代表、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何东平

        现在社交媒体占据人们闲暇空间,有选择性地设置议题,成为至关重要的引导。我们要推出能够吸引受众,能够引导人们行为的榜样人物。要落实顶层议题设置,对先进人物媒体跟进不够,而且讲故事讲得不够。要注重现有平台,我注意到最高法和中央电视台2017年共同举办了“我最喜欢的好法官”推荐活动,另外《人民法院报》也连续多年推出人民法院十大亮点人物,各级法院也都在推自己的先进模范。在人物传播方面,议题设置还要更加自觉。

全国人大代表、经济日报社社长 徐如俊

        第一,要紧跟时代要求,根据不同的特点继续支持新闻媒体做法治宣传报道工作。第二,继续着力在公平、公正、公开上做文章,要讲好法治故事,故事是最吸引人、最打动人的。我们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把党和政府爱民为民亲民的司法实践通过每一个司法案件表达出来,通过媒体生动地宣传出去。第三,要继续加强与全国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广泛听取人们对司法审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 艾克拜尔·米吉提

        第一,要抓好2018年的节点,比如司法宣传过程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这个题就非常好。加大宪法的宣传力度,让宪法成为每个社会公民尤其是执政党的每个成员的底线,这是要抓住的一个节点。第二,过去叫“打黑”,现在叫“扫黑”,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节点,“扫黑”过程中有很多案例出来,要宣传好。第三,现在关于执行难已经有了破解的办法,对这些典型“老赖”怎么执行的应该加大宣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搜索信息科技公司总裁 周锡生

        最高法做了这么多的工作,怎么让更多的人知道非常重要,要以更加丰富的实践、更加创新多样的手段加强司法宣传。依法治国新的举措、新的面貌,最高法怎样进行更好的解读和国际的传播,需要有新的方式。我本人是学英文的,长期在美国工作,我现在很愿意来做这些事。另外,可以做多舆情的搜集。在舆情收集方面,从移动互联网到PC互联网,我们也愿意提供服务,不存在收费的问题,我们是专业干这个事情的,很多信息都可以提供过来。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张国庆

        提几个建议:第一,对于重大的网络舆情事件,最高法应该给予适当、有力和及时的关注,用法律的手段引导社会风气。第二,对于民众关切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公序良俗和社会安全的问题,应该给予比较及时准确的回应。第三,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网络普法,讲中国的网络好故事。第四,关于官方公号,微博公号和微信公众号的经营问题。能否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在座的专家学者保持互动,使专家学者长期为最高法的舆情、法律建设做出贡献。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 程曼丽

        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也就会造成谣传和小道消息满天飞的后果,要扭转的话非常不容易。要主动发布信息,阻断谣言传播通道,主动回应与媒体网民形成互动。对于舆论倾向,应当保持足够的警觉,主动回应,否则这种负效应累计产生的影响是恶劣的。媒体对司法有监督的职能,前提是媒体充分了解司法程序,了解审判机关如何认定事实,适用哪些法律,用什么程序去进行审判等等问题。这方面需要司法机关做做科普。

凤凰网副总编辑 吴海鹏

        进入新的时代之后,我们对执法、立法和司法解释都有很多新的需求。结合中央政法委发的文件,搞好“扫黑除恶”,我有两个建议:第一,带着能写的调查记者对典型案例进行大量挖掘,写一两万字,写一两版,这个案子的性质是什么,来龙去脉等都写清楚,包括违反了哪些法律、怎么惩处。第二,比如在庭审环节,媒体跟着直播等都可尝试。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 董关鹏

        四个坚持、四个突破,这是我的建议。第一个坚持,坚持全员工程、全员上阵、人人都过媒体关。第二个坚持,坚持全媒体传播。第三个坚持,坚持全年无休实时互动。第四个坚持,坚持内容为王。四个突破:第一,现象级的音视频作品的突破。第二,法治人物创新传播的方式、方法、途径的突破。第三,移动互联新媒体平台升级的突破。第四,重大公共政策议题,民众参与和贡献的突破。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王军

        第一,我们都“七五普法”了,历年来有普法的时间顺序、有重点。现实看,我们的法律如何至上?如何深入人心?我们要做的功课还很多。其次是人权保障,尤其是要保护弱势群体,社会当中缺少话语权的那部分人(包括普通法官),他们的人权怎么保障。第三是正当程序,我们的程序是透明的,是看得见的,正义不光是内容的正义,实体的正义,我们还有程序的正义,这个程序我们是看得见的。希望新闻局能够进一步有所作为。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刘斌

        人民法院的工作以审判为中心,对于重大问题的审判,社会关注度高或者敏感性极高案件的审判,建议新闻局会同传媒总社提前做好宣传预案,要约请一些专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准备好负面舆情的应对工作。建议创新人民法院宣传工作的形式。除了刚才讲到的音频、视频、讲故事、代言等等形式以外,最近人民法院开展的评选活动就是非常好的形式。建议新闻局和传媒总社要充分发挥现有传媒专家的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高级工程师 魏武挥

        最高法是非常权威的一个机构,很容易形成一种让人感觉是一锤定音的说法。这也是一个很敏感的权威机构,所以,加强议题管理和舆论环境检测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公关里面非常专业的做法,要多利用相关媒体和行业专家来进行解释工作。

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 海霞

        最高法通过新闻媒体公开了很多有社会影响、群众关注度很高的案件,赢得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这说明最高法不仅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司法公正的最终结果,而且特别重视让人民群众能够看得见司法公正的实现过程。这不仅是最高法开放、自信和自觉接受监督的一种表现,更是积极主动地推进和引导司法信息传播的成果。希望在2018年最高法能够继续深化和坚持这些举措。在司法信息传播的手段创新方面,希望能有更加丰富的实践,更加多样的形式。

人民日报主管《网络舆情》杂志社总编辑 祝华新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依法治国是改革开放40年伟大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司法公开方面,最高法做得非常出色,可以多做宣传。另外,过去一年关于司法案件的情与法,一直是困扰媒体和网民的难题。这方面,法院处理的都比较好,在情与法之间得到了平衡,而且最后寻求到了最大公约数。

凤凰新闻副总经理 杨章怀

        最高法以及各级人民法院对热点事件的舆情应对越来越迅速,回应方式越来越接地气,回应内容也越来越有底气。要做好对热点事件的及时回应、热点事件的及时准备。现在一些社交软件,比如小视频,可以为我们做直播所用,我们有直播抓“老赖”,直播日常工作,对打破人们的神秘感,都是非常好的。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发布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数据。

百度公司法务总经理 谭俊

        就新媒体的宣传工作,我提几点建议。第一,抓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的驱动实际上就是人才的驱动。第二,接地气。我理解的含义,即抓好典型,以案说法。第三,建生态。其实移动互联网时代制胜的法宝是建立我们自己的生态系统,法院宣传也不例外。宣传不仅仅是法院我们自己网站和两微一端的宣传,更多的是构建法院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超级APP、法律专家、网络大V良性共处共生共长的生态系统。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何人可

        来到这里看到很多信息化的东西,这是我看到的在国家机关里面做得非常好的。

        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最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用户对法律有什么样的要求,其实最高的一个标准就是老百姓怎么能够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有关法律的知识和法律相关的援助,这个就需要我们从用户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因为我们做设计不是我们想传播什么,更重要的是老百姓想看什么,他们希望做到什么。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首席记者 奚丹霓

        中央电视台第一场庭审直播就是我们做的,受到中央和社会热烈的关注回响。我希望选一些有社会影响力的案子给我们做。这五年来,人民法院真是做到了让公正看得见,摸得着。我觉得最高法的信息化已经做得很好了,真的是摸得着的公正,看得见的公正。讲好司法故事,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可以组织记者去下面采风,把司法故事讲好,以事带人。

新浪司法频道总经理 张长昊

        首先谈两个感受:第一,一些司法信息的传播,比如,最近最高法出台的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司法解释以及郑州中院二审改判劝阻抽烟的案例,从其信息传播来看,各级法院更加自信,而且更加专业了。第二,优秀的法官非常多,值得我们特别予以重视。谈三点建议:第一,建议从最高法统一规划设计一个全国的司法品牌形象。第二,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出发,增加我们对于公正司法和司法为民这两条主线的信息传播。第三,我们其实可以尝试着通过国际的比较来宣传中国司法的现状。

腾讯新闻编委 刘倩文

        从2016年开始,腾讯与法院有很多的合作,包括抓“老赖”的直播。我们可以把专家力量继续扩充,一起做舆情维护,在辟谣上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我们现在做较真平台的辟谣工具,可以自己完成净化,也可以帮助平台进行净化。关于人工智能,腾讯AI实验室做了很多尝试,我们希望借助我们的力量,能够把智慧法院、抓“老赖”、宣传公平公开公正做得更好。

搜狐网副总编辑 徐文

        要利用互联网热点来普法。举个例子,前些日子有只金毛狗咬人,警察出警把狗打死的事情。这个事情出来之后在互联网形成了一段时间的骂阵,更严重的是这个警察被人肉搜索,个人信息被公开,个人生活遭受了影响。其实这个事件里面有很多的点可以进行普法,互联网现在发展很快,也很普及,每个人都很关注热点,网民也需要权威的机构解答问题,结合案例的普法效果肯定是最好的。

网易传媒总编辑 高文

        2017年,截至到现在,已经在最高法的支持下和全国11个省的地方法院合作做了一百多场抓“老赖”的直播,而且不断在创新网易直播在政务公开上的记录,网友的跟帖和评论反响特别地好。最高法在这一块的开放度让我们感到非常敬佩,抓“老赖”这样的执行直播里面有很多的风险点,作为新媒体报道来说敢于这么做,说明最高法和法院系统对执行能力非常有信心,对执行人员办案的专业度也非常有信心。

今日头条公共事务合作高级总监 李琳

        有一些想法和建议。第一,希望抓捕“老赖”的直播和“老赖”曝光工作能够常态化和规模化,希望能够和更多的法院建立合作。第二,有一些具体的策划和想法。结合“老赖”曝光的项目,在春节前想做“老赖”欠薪农民工的曝光台。农民工被欠薪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春节前可以结合这个热点做公益的追讨“老赖”的活动。另外,我们报道背后产生的就是大数据。每年的两会期间的合作,对两会报告进行报道,进行人群的分析和统计,也可以给最高法进行参考。

        本组照片均为孙若丰摄

责任编辑:刘瑞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