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凤玲:拼出来的辣味“老姜”
2018-02-10 13:35:26 | 来源:人民陪审员 | 作者:周陈华 梁 悦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现年62岁的姜凤玲,不仅是街坊邻居口中的“老姜”,更是人民陪审战线成长起来的一块辣味“老姜”。

  2012年自乡镇干部任上退休,姜凤玲顺利当选为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至今已到了第7个年头。这些年来她始终拼劲不减、奋斗不息,将责任与激情、经验与技巧全部延伸至审判领域,谱写着属于自己的法治梦想。至今,她累计参审各类案件523件,并多次被表彰为优秀人民陪审员。

  不遗余力:反目邻居弃前嫌

  “您这攻心战,细腻、感人,还特有说服力。不仅让当事人冰释前嫌,也让我们受益匪浅。”当一起貌似无解的排除妨碍纠纷被完美解决,参与矛盾化解的当地村干部纷纷感慨“今天学到了做群众工作的生动一课。”

  案情不复杂,纠纷却难解。邵某因大棚种植想和邻居范某置换承包地,遭到婉拒后心里一直非常不爽。在自家房屋改造时,邵某不仅将建筑材料堆放在范某家门口,还将建筑垃圾大量倾倒。范某只得与之对簿公堂。

  2016年7月,虽然下判时机已成熟,但姜凤玲始终认为,冤家宜解不宜结,不应简单判决邵某败诉。于是,忍受着蒸笼般的天气,她与法官来到纠纷的第一现场。通过阐释“邻居好,赛金宝”的老理和“侵犯相邻权”的法理,邵某态度明显软化。

  此时,正当为谁来清理垃圾的问题陷入僵持时,姜凤玲二话没说,借来铁铲和簸箕,当起“搬运工”。当汗水从脸颊滑落,众人也由“旁观者”变为“行动队”,这其中就包括邵某和范某。矛盾就在无形间画上了圆满句点。

  不舍寸功:大户经营再上路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眼看春播即将开始,如果按部就班,很可能会既耽误了农时,又影响到租金收取。咱真得不走寻常路。”当某村委会起诉王某支付27万余元租金及违约金的纠纷摆在面前,姜凤玲有自己的主见。

  2014年年底,该村委会与王某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合同,将340余亩土地出租给对方搞大户经营。哪知,天有不测风云,因妻子突然患病需长期治疗,失去了经营“主心骨”的王某越发感觉力不从心。眼瞅着一副好牌将被自己打烂,王某为求脱身,于去年年初提出解除合同。

  这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此时,王某已无心租种,收不到租金的农户则是人心浮动,而土地一旦抛荒,那很可能产生骨牌效应。

  用心答卷卷不难。姜凤玲与法官一道,指出王某虽存在特殊事由,但对擅自毁约的行为,还应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循着“引入第三方续租”的思路,他们很快将这盘“死棋”下活。最终,王某用转卖设备的资金支付了租金,并与村委会达成终止履行协议。

  不亏原则:陌路父子解心结

  “我也并非不想给父亲赡养费,关键是,这钱一出,就落到别人‘腰包’了。想到这个,我就气不打一处来!”被告曹某终于对姜凤玲敞开了心扉。

  本来,年逾古稀的曹老爹和独子曹某一直相安无事,直到老人续了弦。曹某认定,继母是奔着父亲的积蓄而来,抱怨父亲“年老眼花”。父亲则是寒心,认为儿子不理解,更不尊重自己。从恶语相加到常年冷战,曹老爹一纸诉状,誓言为几十年的含辛茹苦讨说法。

  自接触该案,让父子重归于好始终是姜凤玲最坚定的目标。通过倾听、走访,她从曹某口中找到了症结所在。

  “你长期在外,老父亲找个伴,精神上得安慰,生活上得照顾,这得给你省去多少负担呀?”姜凤玲先是严肃指出,子女赡养老人是底线、是原则,继而道出一笔“巧账”,顿时让曹某豁然开朗。此后,她劝说曹老爹,自己尚有部分收入,应理解儿子在外奔波的不易。最终,原告撤诉,而亲情也得到了修复。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