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省市县级生态环保执法机构组建基本完成
2021-07-16 09:00:36 | 来源:法治日报 | 作者:郄建荣
 

  核心阅读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保执法要不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督执法体系,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同时,还要持续保持执法从严的高压态势,扎实做好重点领域监督执法,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第三方机构的监管,牢固树立执法的权威性、严肃性。


  到目前为止,全国省、市、县级生态环保执法机构组建已经基本完成。同时,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0年版)》的发布,权责明确、边界清晰的执法体制正在建立。生态环境部执法局有关负责人指出,这也标志着生态环保综合执法改革的“前半篇文章”基本到位。

  “后半篇文章”如何谋篇布局?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按照《实施意见》要求,2022年底前,要实现执法证件、执法车辆、执法着装的全国统一,同时还要完成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全覆盖。生态环境部执法局这位负责人指出,这些都是“后半篇文章”的重点内容。

  这位负责人指出,只有做好“后半篇文章”,才能确保运行机制、能力建设、法治保障全面到位,实现“真垂管”“真综合”,并彻底解决地方干预执法和多头执法、多层执法的“老问题”。

  生态环保综合执法事项明确为248项

  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实施垂直管理。《指导意见》印发后,各地均出台了配套改革实施方案。

  据生态环境部执法局介绍,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共有2883个生态环保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比改革前减少765个。省一级出台的改革实施方案中,均将自然资源、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的生态环保相关执法事项纳入生态环保综合行政执法范围。一些地区还将内部职责与跨部门执法职责一并整合。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全国省、市、县级执法机构组建已经基本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0年版)》发布后,对生态环保综合执法事项进行了整合,明确为248项。

  这位负责人说,这些改革措施实施后,从国家层面厘清了生态环保综合行政执法职能和定位,并指导各级队伍规范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动建立权责明确、边界清晰的执法体制。

  这位负责人表示,从职责上看,生态环保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负责监督生态环境政策、规划、法规、标准的执行,组织开展全国生态环保执法检查活动。从承担具体工作上看,执法队伍承担着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7+4”共11个专项工作,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保障。从执法规范性看,执法队伍直接面向行政相对人,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目前,全国执法队伍大约有8万人,占生态环境系统总人数的1/3以上。”这位负责人指出,生态环保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无论从职责上、承担的具体工作上、执法规范性还是人员数量上看,都是名副其实的“主力部队”。

  但是,生态环保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能力仍有待提升,生态环保执法的理念也需要不断强化。这位负责人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必须坚持“严”的主基调,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用重典、出重拳,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也要做好主动服务,形成严格执法与优化服务并重的新局面。

  实施“百千万执法人才培养工程”

  据生态环境部介绍,目前,全国生态环保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顺利,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但各地执法队伍改革进度不一、模式不一,与其他部门的执法事项也有待进一步厘清。同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执法机构还存在规范化程度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执法队伍专业化能力不足、装备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实施意见》将全面解决这些问题。这位负责人说,《实施意见》要求,落实生态环保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求,明确规范机构职能,对省、市、县三级执法机构职责进行补充和细化。《实施意见》提出,设区的市级执法机构要强化综合行政执法职能,实施生态环保统一执法。

  全面统一着装也是《实施意见》着重强调的。《实施意见》明确,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化建设指导标准(2020年版)》的要求,力争2022年底前基本配齐配全执法装备;完成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全覆盖。

  就全面提高人员素质,推进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到2025年,执法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达到90%,取得法学类或生态环境相关专业学位的应达到50%。设区的市级执法机构应争取配备1名取得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的执法人员。执法机构新招录的人员原则上应在一线执法岗位锻炼1年以上,县(区)级执法机构主要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一线执法工作经验。

  这位负责人说,生态环境部将实施“百千万执法人才培养工程”,即“十四五”期间要培养100名优秀执法培训教师,1000名执法领军人才,10000名执法骨干人员。

  此外,《实施意见》还要求,加强执法稽查。这位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部、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强化执法稽查职能,将现场执法规范性、执法案卷质量、移动执法系统建设使用、执法公示制度和全过程记录制度推行情况、执法着装规范等作为稽查重点内容,建立健全稽查长效机制。

  这位负责人强调,结合《实施意见》的出台,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制定实施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建设规划,规范机构岗位设置,进一步理顺省、市、县三级执法机构的职能和人员配置,开展规范化建设工作,尽快实现全国统一执法证件、统一执法车辆(装备)标识、统一执法制式服装,提高人员素质。强化执法稽查职能,完善行政监督机制,促进综合执法队伍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全国统一着装正在加快推进

  2020年底,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会同司法部印发了《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办法》。根据这个办法,生态环保、交通运输、农业、文化市场、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将统一着装。

  今年3月,由生态环境部制定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着装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印发。根据《规定》,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在开展生态环境执法检查时,应当穿着全国统一的生态环保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

  今年4月,在福州市召开的2021年全国生态环保执法工作会上,生态环保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正式对外公布。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指出,统一着装是生态环保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据生态环境部执法局介绍,目前,生态环境部已制定执法制式服装着装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正在督促、指导地方按照要求加快着装配备工作。

  此外,《实施意见》强调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依法为执法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购买工伤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积极探索出台执法岗位津贴标准。

  黄润秋提出,“十四五”时期,生态环保执法要不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督执法体系,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同时,还要持续保持执法从严的高压态势,扎实做好重点领域监督执法,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第三方机构的监管,牢固树立执法的权威性、严肃性。要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强化重点任务攻坚,压实各方责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聚焦转方式提效能,全过程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推行移动执法系统应用,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提升规范执法智慧监督水平。

  按照生态环境部的要求,“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执法还将紧紧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的目标任务,坚定不移落实各项攻坚任务。紧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群众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一抓到底、扭住不放,确保各项违法问题查处整改到位。

  就《实施意见》的落实,生态环境部表示,将定期调度各地工作进展,并邀请新闻媒体对地方工作进展进行跟踪报道,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中的主力军。

责任编辑:于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