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传真题:从高起点上迅速起飞----上海、浙江两地代表面向未来谈
2002-03-13 16:38:40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题:从高起点上迅速起飞---上海、浙江两地代表面向未来谈发展 新华社记者沈锡权 俞丽虹 上海市和浙江省,一个是综合竞争优势明显的我国经济中心城市,一个是机制充满活力、财力雄厚的经济强省,近10年来这两地都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好势头。 在今年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沪浙两地的全国人大代表们纷纷表示,面对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具备了扎实的发展基础和强劲发展动力的上海市和浙江省将优势互补,携手共进,以实施新一轮高起点的经济跨越。 从跳跃的数字看经济发展的奇迹 上海市市长陈良宇(列席)说,新世纪开局之年,上海人均GDP突破4500美元,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经济总量达到49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从1992年到2001年的10年间,上海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幅度达到12.5%,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速度最快、增长质量最高的时期之一。 伴随着持续高速的增长,上海经济初步形成了良性的发展机制: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商品市场化程度达到95%以上;经济运行从相对封闭转向全方位开放,以外贸、外资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城市性质从工商城市转向经济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大大增强,上海正在进入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的、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的、全面开放的国际竞争阶段。 浙江省省长柴松岳代表列举了这样一串数字:2001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财政总收入856亿元,增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贸出口完成约23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两成。 柴松岳代表说,浙江经济已连续11年快速发展。在过去短短四年间,财政收入从400多亿元跃为800多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新浙江;农民人均收入连续16年位居全国省、自治区榜首;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首次超过广东省位居全国省、区第一。 浙江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运行质量也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浙江对经济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全省规模以上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均连续3年保持20%以上增速,企业景气指数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大批传统产业经过改造升级,市场竞争力和应对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全国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从一次次大胆改革和创新的举动看发展的源泉 浙江省的代表们在总结回顾浙江发展经验时,总不忘说一句: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温州市市长钱兴中代表说,从股份合作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到私营企业兼并国有企业等,浙江人在许多领域都是第一个突破禁区的吃螃蟹者。尤其是温州,因为其最先发展私营经济,曾遭受来自各个层面的各种非议。但浙江省的各级政府并没有对改革开放的新事物一棍子打死,而是允许看、允许试。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许行贯代表说,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浙江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动农村工业化,让千家万户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形成小商品、大市场、高回报的良性循环,经济规模迅速扩大。1978年,浙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31元,而到2001年增长了43倍之多。 改革的先发优势使浙江人积累了持续发展的经验和雄厚的资本。近年来,浙江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少企业闯荡国际市场,做起了“洋买卖”。去年,万向集团在美国成功收购了6家企业。这家当年从打铁铺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如今在国外有了17家全资或控股企业。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浙江省已经在95个国家和地区创办了800多个境外投资项目,遍及贸易、机械、电子、服装等10多个行业。与此同时,浙货的出口创汇步伐也明显加快。 来自基层的马桂宁代表说,到过上海的人都有一种感?,上海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发展起来,速度惊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上海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大胆试、大胆闯。 为了突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瓶颈,上海果断提出土地批租方案,构建起以要素市场为龙头的市场体系,基本实现了资源的市场化配置。10年来,上海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近4000亿元,其中近八成资金是来自突破传统投融资体制禁区后的广泛融资,市政府的财政投入只占五分之一。这是上海经济能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的重要因素。 上海代表何善权说,扩大开放,增强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增强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辐射能力,这是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原则。2001年,上海创下吸收合同外资7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上海的资本市场、人才市场等也不断开放,并在开放中集聚发展能量。曾被形容为精明却不高明的上海人,正以更广阔的胸怀吸纳外来人才,现在上海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100万人中就有相当部分是外来人才。 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立足点上看发展的未来 不久前,一个权威的科研机构从经济、社会、环境、科技等四个方面设计了近60个指标,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五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上海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全国大城市中位居第一,而且领先优势还在扩大。 发展中的上海,正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亮点。跨国公司中国总部或地区总部不断移入上海,外商在沪直接投资的领域不断扩大。上海在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不断扩大,标志着上海和世界经济的直接联系进一步密切。亚太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集装箱吞吐能力的提升既是走出去的战略手段,也是区域中心城市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战略跳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代表指出,今后几年,上海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充分把握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把上海列为先行开放城市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扩大金融、保险、服务、商贸、旅游、教育等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引进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跨国公司、航运集团、中介机构,促进上海高增值服务业发展。同时加快发展上海的战略性产业,从长江三角洲的整体发展出发,研究和考虑战略产业的发展规划,努力形成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的新布局。以应对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浙江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营造经济发展的新环境。经过几年的实践,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编织的两张网已经初见成效。一是服务网。目前,覆盖全省县级以上部门的政府服务网络已经基本建立,服务经济的大环境已蔚然成风。各地普遍设立了各种形式的便民服务中心和经济环境投诉中心,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省级各部门也及时推行了“一门受理、规范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方式;二是安全网。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完善使浙江经济在改革中逐渐抛弃后顾之忧,实现了企业改革、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同步协调。为了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去年浙江省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的城乡一体化,让农民也享受到失业救济。 同时,浙江省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作为政府转变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快建立企业和经营者个人的信用信息系统,在全省建立以企业信用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打造“信用浙江”的金字招牌。 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代表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条件。浙江要抓住机遇,敢于和善于与国际市场上的强手过招。只有不断地较量,不断地提高,才能使浙江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强手。张德江强调,提高国际竞争力,不仅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建立开放、有序、规范的市场体系,同时也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两篇文章,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在本世纪“太平洋时代”到来之际,这两个东部兄弟省市必将以日益强大和成熟的姿态,齐头并进,奋勇搏击国际市场,为强国富民的百年梦圆再建新功! (完)
责任编辑:漆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