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传真题:“粤海重组”——“两会”内外的热门话题
2002-03-15 11:55:20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粤海重组”——“两会”内外的热门话题

   新华社记者 赵肖峰 刘红灿 沈虹冰  一度震动国际资本市场的“粤海重组”落下了帷幕。这项被国外权威杂志评为“亚洲最佳重组交易”的中国国

有企业最大型重组,不仅为广东省全面化解地方金融风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为广东及全国其他“窗口公司”的重组积累了经验。对于各级政府和广大国有企业而言,“粤海重组”的示范效应正在逐步扩展。近日,部分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有关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新形势,畅谈了“粤海重组”的深远意义。

                     企业信用不能与政府信用混淆

  董宏(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产业司司长):1997-1998年广东省金融形势非常严峻,大有风雨压城城欲摧之势。包括粤海、广国投及众多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在内的支付缺口达1000亿元,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1000亿元,这两个1000亿对广东是个天文数字。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海外债权人纷纷上门逼债。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没有信用,政府信用与企业信用混为一谈,政府给企业还钱是天经地义的。这既混淆了政府信用与企业信用,也混淆了中央主权信用与地方政府信用。外资银行违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向企业借债,却要求政府承担风险。粤海重组和广国投破产给“政府向企业提供信用”时代划了个句号。当把主权、政府、企业信用分开后,境外债权人、内资企业开始审慎面对新的“游戏规则”。

   庄礼祥(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委副书记):粤海过去靠的是政府的招牌和支持,认为怎么样都垮不了,大家都愿意借钱给它。虽然没有规定省政府必须承担责任,但作为政府办的企业,无论经营如何,政府是个靠山,出现问题有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承担不了还有中央政府。正是有这种思想,才会有大量的资金拆借、融资,并由此引发连锁反应,广东省各地市及外省市都纷纷仿效,办起了“窗口公司”,后来大部分都失败了。

  王光远(全国政协委员、教授):信用制度的建设必须从政府做起,而现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债务已经影响到了政府信用。虽然根据国家现有的法律,地方政府无权对外举债,也不得对外担保和反担保,但实际上仍然有一些地方政府违规举借外债,以承诺函、保证函等形式对企业提供担保,或以行政手段强迫企业为政府融资、提供担保。有些地方的政府负债已经远远高于其财政收入。因为偿还能力低,债务逾期率高,政府的信誉受到了严重损害。政府失信,欠了银行贷款不还,银行损失太大也没了信用,企业纷纷仿效,借机逃废银行债务,最终也坏了企业信用。这就是混淆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的恶性循环。

                     按照国际规则和市场规律办事

   庄礼祥:粤海一直是广东省引以为荣的“窗口”,当时许多企业、机构以获得它的支持和融资为荣,处处是“大手笔”。而不按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的规则办事,是粤海长期以来埋在经营过程中的祸根。企业开办之初,充满长官意志和大量的行政干预,脱离了市场经济规律,也违背了竞争的规律,是权力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化。当时有些项目引进来,不是认真测算经济效益,而是过多考虑需不需要。一味融资,有的是可行的,有的明明不行,可为了拿到贷款,就故意做假帐,加上拖的时间长,原本效益不错的项目,被拖成了包袱,最终血本无归。

  说到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粤海之所以搞不下去,是因为未按照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办事。引发了当时“窗口公司”纷纷效仿,都要政府为某些融资项目担保。开始,计委、经委、财政局都纷纷出来担保,最后都算到政府头上,而且酿成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支付风险,教训非常深刻。这是改革开放学习需要付出的成本,但这个成本太大。在这种情况下,粤海重组成功有着里程碑式的、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是让我们警醒,不能搞特殊的、不按市场规则办事的企业,也不能期望政府为此承担风险。政府过多地和经济掺和在一起,后患无穷。二是虽然付出了“血本”,但最终取得了成功,也挽回了广东省的信用,维护

了整个社会的信用。三是按市场规律办事,不能心存侥幸。粤海的问题给所有的窗口公司也敲响了警钟,要迅速走规范化管理、改革重组的道路,不然,死路一条,而且会危及一方经济,破坏一方市场。

  记者:我们从新粤海了解到,新粤海面临的主要压力是巨额债务,但是董事会经研究发现,调整负债结构的潜力非常大。粤海下属某公司,前几年平均欠银行大概2.4亿元的贷款,同时银行存款长期保持在2亿元。一般说来,银行贷款比银行存款的利差要高出四个百分点。2亿元的利差一年损失800万元。这是明显地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去年发现这一问题后,集团立即调整了该公司的财务总监,并对全集团现金存量进行摸查,加强了全系统资金调度管理。通过压缩企业周转资金占用,最大限度地抽调资金提前还款,使全集团现金存量下降近30%;另外,还采取措施以低息债务置换高息外债等措施,全年共节省利息支出达8000万元。

  董宏:从市场化进程来看,粤海是借危机,行改革。其他“窗口公司”、金融机构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不能仅仅是债务重组,还应该进行管理的重组,要按市场规则进行。粤海重组为所有企业接受,一个原因是找了有相当知名度的国际中介机构协助我们重组。会计师行赢得债权人的信任,我们借他们的信用解决我们的信用问题。广东省运用市场规则,率先自行处理市场的问题。粤海重组为问题企业提供了方案,从而化解了可能发生的全局性危机。把它还原到大背景、大环境下去看,粤海重组是广东推进市场化过程中的里程碑。

                       政府应找准自己的角色

  郑卓辉(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劲力企业集团总裁):粤海重组成功,是广东省政府愿意承担责任、并做出了牺牲的结果。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要尽快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对国有企业也是这样,不应把国有企业养起来。既然是企业,国企、私企、外企都要按市场规律办事,政府不能用政府信用去为国企担保。把企业养在温室里是成不了气候的,这种事例很多。

  梁伟发(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外贸厅厅长):粤海问题的经验、教训是,金融监管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按国际游戏规则进行,政府不能包办代替,要退出来,政府不该去干预企业该管的事。政府为企业承担风险,违反游戏规则。

  庄礼祥:有些地方现在因为行政干预造成的法律纠纷不断,有些地方新官不理旧事。政府和企业捆在了一起,就得承担责任。一些地方造成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么是领导干部对金融基本知识不懂,要么有私心想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干快上,要么用人不当,包括有些人从中得到好处,腰杆硬不起来,当然也存在缺乏经验,对盲目融资、参股、违规拆借等的严重危害性缺乏认识,最终酿成大祸。粤海的经验教训表明,政府只能做政府的事。在企业决策中,可以鼓励、协调,提供服务,从宏观上给予指导,但具体的经济责任、活动,政府不要参与,政府要超脱。

  深圳的窗口公司在广东相对运作得较好,关键是问题发现得早,处理得比较及时,加上深圳的经营活动市政府给了很大支持,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在发展中消化了存在的问题,但也付出了一些代价。例如深圳的石化集团,几年前还是作为典型来宣传并推广经验的,由于体制和机制没有搞好,造成了巨额亏空,背上了一个大包袱。

                      国企搞不好不在所有制在经营机制

  记者:从我们的采访看,粤海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也有国企的通病——人浮于事。粤海系统去年通过关闭亏损企业,精简机构,减员6514人,每年减少薪金支出近3亿港元。1999年34个办事处全年开支约1900万元,现只剩广州两个办事处,全年开支不到400万元。到今年1月末,总人数从两年前的2.3万人减到了1.1万人。董事会的看法是,虽然减员力度很大,但是该减的还要减,这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减员增效,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减几个人、减少一些经营成本这个层次上,而是通过变化,改变吃大锅饭的福利企业观念。新粤海以业绩论成败,推行经营业绩与人事任免挂钩。按年考核,业绩上升显著的公司,职工可提薪;凡去年税前利润超过前年的,以前年业绩为考核基数;去年税前利润低于前年的,以去年业绩为考核基数。但是,所有亏损企业和违反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和禁令的,一律不计发效益工资,由盈转亏或增加亏损的企业,其主要负责人一律撤职。该省的固然要省,但这并不是挖潜的主要或是最高标准。深入挖潜要提高档次,从用人、分配机制出发,向管理挖潜,向市场挖潜,要向国际上同行最好的企看齐。唯其如此,才能适应国际竞争环境,才能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挑战。

  庄礼祥:粤海通过重组获得新生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国有企业不是不可以搞好的,国企搞不好,根子不在所有制,而在经营机制。只要严格按照公司法、按照市场规律有序运作,还是很有希望办好的。首先对可能危及各地金融、证券、国企发展的项目,不要被表面的风光所蒙蔽,满足于弄到多少钱,而要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有无偿还能力,不能再认为骗进来、拿不走。如果不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迟早要受惩罚。示范单位出问题,一方面与领导失察有关系,桂冠越来越多,欲罢不能,在说假话的路上越走越远,不下工夫走现代企业之路,不改革创新,消极保荣誉,结果盖子被揭开后,问题耸人听闻,有的企业领导甚至外逃,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完)
责任编辑:漆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