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光明
——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奇台垦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王刚
2012-06-26 08:18:0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刘岚 崔建民 张维生
  10年前,他被确诊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眼科疾病,最终结果是视野逐渐缩小直至失明。

  身边人都为他的眼睛纠结,而他自己,则始终怀抱一颗平常心,磕磕绊绊又从从容容地一路走来,从未停下脚步。

  作为一名基层法院副院长,他年均办案超百件,审结率为100%,调解率为85%,无一超审限,无一矛盾激化。

  结案的当事人想请他“去家里喝酒”,女儿最喜欢和他待在一起,书记员称他为“我们共同的慈父”,同事说他是身边“活的教科书”,而他的几任领导则评价他“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他,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奇台垦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王刚。

  一次计划外的采访

  对王刚的采访,多少含着一点缘分。

  5月底,记者在新疆的采访已接近尾声,这一天,来到位于五家渠市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中级人民法院,还有一个多月就要退休的院长温发锁充满感情地提起王刚:

  “2007年我到奇台考察,晚饭后回到法院,一进门就看到楼上有个房间亮着灯,当时的奇台垦区法院院长说,那一定又是王刚在加班。到他办公室一看,他正在写判决书,一旁小女儿也在。我问,怎么不在家做作业呀?她说要陪着爸爸。别人告诉我,王刚眼睛不好,一到天黑就看不见路,每次加完班回家都是他女儿扶着他。我听后非常感动。那时他是民庭庭长,后来当了副院长,还是那样埋头干。奇台垦区点多线长,法院总共不到20人,人员大换血都换得差不多了,像王刚这个年龄、这个业务优势,早就可以出来了,但他一直坚守在那里。而他的眼睛,是有可能失明的……”

  温发锁动情地说着,最后,他望着记者,诚恳而又坚定地提出:“你能不能把机票退掉,晚一天走,去采访一下王刚,听听他的同事怎么说。我们中院党组向你保证,这个同志太值得关注了。”

  此前从一份材料里得知,王刚得的是视网膜色素变性,这是一种根本无法控制和治愈的眼科疾病,最后的结果就是失明,记者的亲人中即有人患上此病,因此深深理解这种病给患者和家人带来的痛苦和压力。王刚是怎么面对和摆脱这种压力的?他是副院长,为什么会一个人审理全院50%以上的民事案件?作为王刚的同龄人,记者很想了解这一切。

  因此,老院长的一番话最终促使记者下决心去一趟奇台,尽管这一去来回就是400公里。

  农六师中院副院长赵文晋主动提出陪记者一同下去采访。赵院长曾任奇台法院院长,他说王刚这些年不容易,是他的“好兄弟”。

  “他是活的教科书”

  出生在兵团农六师109团的王刚,从小就在听着父辈们如何意气风发地进新疆,如何顶严寒、冒酷暑、战天斗地把一片片荒漠改造为良田的故事中长大,父辈们身上那种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他。1993年,兵团公检法从各团厂机关挑选干部,23岁的王刚由此进入法院,一干就是19年。

  奇台垦区法院管辖面积大,最远的北塔山牧场离法院200多公里,而法院编制最多时只有20人。由于人员流动大,有审判资格的法官少而又少,常常是一个法官就要顶起一个庭的工作。

  2005年到2008年,担任民庭庭长的王刚共审理各类民事案件700余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受理数的85%,并且无一件超审限,无一件因事实不清或适用法律不准确而被发回重审或改判,无一件因工作不到位而引起当事人缠诉上访。2009年初,王刚担任了副院长,当年他分管的民事审判工作结案率达到99%。他本人审理的各类案件超过全院诉讼案件的一半。接下来的两年里,他每年审理的案件也都在百件以上。

  “我本人真是挺感激王刚的。”奇台垦区法院院长邢涛对记者说,2008年他刚来奇台任院长时,法院加他本人一共只有6人有审判资格,一年要把七八百件案件消化掉。提拔王刚当副院长后,他把全院人扒拉来扒拉去,都没有审判资格,只能让王刚兼任民庭庭长。

  “原来并不知道他眼睛有病,后来听书记员说,王刚到108团调解一起案件,天黑时从农户家出来直接走到台阶下摔倒了,说他天一黑就看不见,我这才知道他眼睛这么不好。我常提醒他,眼睛不比别的,要多注意,革命工作干不完。他总是说,‘我的病我知道,自己注意点,恶化的速度就慢一点。’有一次他对我说眼睛最近不好,在乌鲁木齐出差要顺便去医院几天,我说安排个车送你爱人过去吧,他不让,第二天一早他爱人自己坐班车去了乌市。”

  王刚的同事、奇台法院副院长姜放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2010年,我在四厂湖法庭当庭长时,遇到一个农村土地承包的案子,两家打架,我调解了一天也搞不定,眼看要出流血事件,我只好给王刚打电话。王刚当时就从100多公里外赶了过来,把连队领导和双方亲戚找来,借力调解,一直到晚上12点,终于调解成功。我说,你眼睛不好别走了,住下吧。他说明天还要开庭呢。我说,打个电话让他们改日吧。他说不行。就那样摸着黑走了。”

  “我比王刚晚来一年,知道他的病,走在马路上我都会牵着他,有台阶和坑也提醒他。那次去石河子市出差,他碰到门框上,眉头都破了,我很内疚,觉得没看好他。回来院长直埋怨我说,你干啥呢!”

  “王刚对家庭特别负责,是标准的好男人。”姜放说,“女儿上小学的时候,王刚每天给女儿做早饭,中午骑摩托车回家给女儿做午饭,从来不耽误工作。他豁达、乐观,从来不提自己的病,想想其实很痛苦的。”

  王刚的另一位同事魏朝荣清楚地记得,一次,王刚接手了一起非常简单的案件,姐夫和小舅子打架,开庭后本可以直接下判,可王刚下午就骑摩托车去了三分场,通过家里老人做工作,当晚双方就和好并签了调解协议。从三分场回来时遇到大雨,王刚被浇得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书记员跟魏朝荣提起时说,“于心不忍。”

  “王刚能吃苦,他中午不怎么休息,不是翻卷宗,就是研究软件,电脑比别人都精通。和王刚一起干工作也好,上下班也好,相处都特别舒服。我从他身上学到好多东西:为人处世,敬业精神,现在再招来的大学生都跟他学,他就是活的教科书。”

  “他是长者,更是老师”

  在奇台法院几名年轻的书记员心目中,王刚与其说是一位领导,不如说更像一个慈爱的长者和循循善诱的老师。

  记者看到2010年从南疆喀什分到法院的书记员朱芳写下的这样一段话:

  “2010年中秋放假,大家都回家过节了,我们四五个单身青年在院里觉得很失落。没想到晚饭时王刚副院长不期而至,他带着满脸的笑容,提着一大包月饼、卤肉之类的食物说要陪我们过中秋。问他为什么不在家陪妻子女儿,他说,你们守着法院这个大家挺不容易,在我心里,你们就跟我的孩子一样……”

  “他是我们的院领导,我们尊敬他,但我们尊敬的不是他的领导身份,而是他的敬业精神。有一次,他加班到天都黑透了,我找借口说自己没吃饭,劝他一起去吃。那次他的手电筒没电了,我就扶着他慢慢走,边走边聊,路过法院大门口时,他还是头也不回地一直朝前走,我这才知道在光线稍差的时候,他就和盲人是一样的。”

  “他对我们总是很耐心,给我们讲法理,讲案例,分析司法解释,他说自己眼睛不好了,希望在还能看到的时候,培养更多的优秀法官。他说他喜欢看着当事人笑着离开法院。”

  朱芳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他跟着王刚审理了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被告人有人格缺陷,易怒,有攻击性,庭审时几乎站不住。担任审判长的王刚安慰他说:“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这不可怕,要敢于承担。我们都会保护你的,即使你判刑了,我们也会保护你。”就像对自己的孩子说话一样,最终顺利完成了庭审。

  “离考试的时间不多了,把手里的工作做完了,就赶快看书。”工作之余,王刚鼓励年轻人学习,有时晚上还会来看看他们是不是在认真准备。几个年轻人很争气,2011年,6名年轻的书记员全部通过了司法考试。

  同是2010年考到法院来的书记员武玲感受最深的是王刚的公正和廉洁。一次,王刚接手的案件被告是他的儿时伙伴,被告没有按时付款却找到王刚希望能免责。原告听说后,到处说自己没关系没后台赢不了,在群众中造成一定影响。后来,案件公正判决了,被告偿还欠款且承担违约责任。被告对王刚说:“你认法不认人,我佩服你!”而原告则满怀歉意地说:“没想到你是一个公正的法官,我错了。”

  “别看案子小、琐碎,对当事人可是一辈子忘不了的大事,要舍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王刚这样嘱咐年轻人。有的离婚案,在几个年轻人看来直接判就行了,但王刚总是不肯轻易判离。

  “‘什么时候结婚的呀?平常谁做饭呢?’这样问,促使双方都回忆共同的生活,问着问着双方就和好了;吵得特别厉害的,就从孩子入手;因为婆媳不和闹离婚的,一般都能调和,王院长说过,婚姻最重要的是夫妻俩的感情,别人都是次要的。”“王院长说,很多案子起诉到法院,不是因为事实不清,而是当事人心里有心结,你抓住心结,案子就能顺利解决。”

  谈起从王刚那里“淘”得的经验,几个年轻人头头是道。

  一名离婚的母亲把孩子的姓改了,父亲因此拒付抚养费,为此闹到法庭。朱芳在做合议庭笔录时,记到:“子女可随父姓,亦可随母姓。”王刚看到后纠正她说:“法条里没有这个‘亦’字,你加上这个字有歧视妇女的意思,应该去掉,就平等了。”王刚对待工作严谨细致的态度,给几个年轻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几个年轻人眼里,王刚是一个爱家爱生活又很时尚的领导,会自己和面做拉条子,每天坚持步行锻炼减肥,喜欢养鱼,歌唱得好,对电脑特别精通。

  “中院要搞歌唱比赛,前天我在院里练唱,王副院长说他知道有一个练习唱歌的软件特别好用,我请他帮我找找,没想到他中午就帮我下载下来了,我特别感动。”

  “我们二楼过道摆的是假花,不知谁把叶子碰掉了一地,我看到他中午一片片捡起来,擦干净,又一片片细心地插上去。我说王副院长你还管这个?他笑笑说,法院的东西都是大家的么。”

  关键是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在人多的场合,王刚绝少插话、抢话,总是微笑着在一旁听,但一对一交谈时,记者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善于交流的人,真诚,自然,没有半点浮躁之气,让人觉得心静,跟他聊天感觉很舒服。

  王刚的办公室里有两个大鱼缸,一边是神仙鱼,一边是七彩鱼。眼睛累了的时候,就看看鱼,再推开窗远眺,就能望见天山的雪峰。

  谈到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种病,王刚告诉记者,网上有个RP论坛,是这种病的病友们交流的一个平台。“不看不知道,一看这种病人还真不少。”大家有时会讨论又出了什么新药,怎么样才能延缓病情的发展。

  “这种病,虽然最后可能会失明,但是会有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不会马上发生。关键是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得知记者的亲人里也有人得了这种病,王刚这样说道。

  谈到懂事的女儿,王刚一脸幸福:“女儿特愿意跟着我。现在出门一走到暗的地方,她就搀着我。我说你不要搀我,你在前面走我跟着就行。她一听就发火说,你看你,看不见,还不让牵!”

  晚饭后,在记者的要求下,我们一起去了王刚家。三室一厅的家里十分整洁。在王刚的妻子眼里,丈夫就是一个普通的丈夫,有时会做饭,有时也忙得顾不上家。但周末会早起给女儿做饭,好让妻子多睡一会儿。女儿确实跟爸爸好,“从小区进门到楼前这一段路比较暗,每次走到这儿,女儿总是搀着爸爸。”

  王刚的女儿正在备战中考,手里翻着一本英文字典。快170公分高的小姑娘非常阳光,一笑起来笑眼弯弯的,很像父亲。

  忽然就想起一个书记员说过,有的时候我们看到王副院长笑,有一种憨憨的感觉,很阳光,挺可爱的。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