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的时间去哪儿了
乌鲁木齐天山区法院法官古丽米热•阿布力孜的一天工作实录
2014-06-11 15:45:33 | 来源:中国法院网
  阳光照到中国离海洋最远的城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会乌鲁木齐市时,清晨的国际大巴扎和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正式迎来了新的一天。这里的日出比中国东、中部城市晚两小时,大部分人的生活是从早上8点开始的。法官古丽米热•阿布力孜总会早起一小时。

  对生活在新疆的少数民族家庭来说,早晨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喝着一碗热腾腾的奶茶配上馕、馓子、杏干、葡萄干等主食和干果,意味着幸福一天的开始。每天早晨古丽米热都会亲手为全家准备早餐,在繁忙的工作状态下,这是她向家人表达关怀和爱的重要方式。

  古丽米热的母亲是一位慈祥的维吾尔老人,她养育了3个子女,十分心疼这个最小的女儿。多年来,古丽米热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对身体不好的母亲照料得细致周到。早餐用完,古丽象往常一样照顾母亲吃药,她常用“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来形容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从家坐快速公交车到单位,有三公里的路程。为了避开上班高峰期堵车,节省路上的时间,古丽米热一般会比上班时间提前一个半小时出门,先走一段路当作晨练活动,这是她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因此古丽米热总能提前到单位,也就有充裕的时间做开庭的准备工作。

  古丽米热现任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不经意间,已经在审判岗位上走过了16个年头。“时光如梭”,是古丽米热办公室墙上的一幅维语书法,精心地办好每一个案件,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已经融入到古丽米热的生命之中。

  10点5分,古丽米热正跟书记员库尔班白克·艾尼瓦一起梳理当天的工作,这是一位柯尔克孜族小伙。古丽米热所在民一庭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法庭,每天都可看到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各族干警忙碌的身影,不同的语言在这里交汇成独特的旋律。

  10点20分,古丽米热抱着案卷去开庭,走廊墙上有一幅名叫“古丽,亚克西(非常好的意思)”的素描,素描下的文字讲述了她调解一起双语道路交通案件的故事。古丽米热是天山区人民法院唯一能用维语、汉语起草判决书的维吾尔族法官,审理该院80%以上的双语案件。

  10点30分,第一个案件准时开庭。原告买买提·阿布力孜与保险公司、责任事故车辆驾驶人之间的纠纷,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语案件。不懂汉语的被告买买提·艾力吐尔逊拒绝参加诉讼,古丽米热和书记员多次劝说,他最终同意让表姐努尔尼沙·米吉提作为代理人参加诉讼。

  11点18分,这个案件适用简易程序,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焦点明确。庭审中古丽米热充分运用民族风俗习惯方面的知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休庭时与当事人沟通调解,最终当事人握手言和。古丽米热迅速制作调解书,安排送达。整个庭审只用了半个多小时。

  11点30分,古丽米热开庭审理一起侵权纠纷案。乌鲁木齐诚润小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后辞退原物业公司,但该物业公司对小区内的办公场所强行占有拒不返还,认为物业管理者是谁,办公场所就归谁所有。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分歧较大。

  在这起侵权纠纷案中,当事人对法律理解有错误。古丽米热根据审判经验,深知只有走进当事人心扉、打开当事人心结,才能将案件处理好。12点30分,经过庭审和休庭时采用“背靠背”调解,双方当事人分歧逐渐缩小,最终案件得以圆满调解。

  12点45分,喝了杯水,古丽米热准备下一个案件的开庭。被告热比古丽·吐尔逊的丈夫,与征收补偿办公室签订征收补偿协议,但后来其丈夫去世,当时工作人员岗位调整,现双方都拒不履行。对该案场景再现,重新召集当时参与人到庭调解,将会是该案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13点40分,上午的庭审结束,“古丽法官,多亏了你耐心调解,这个案件才能让我这么满意。”原告热比古丽说,被告代理律师也表示认可。随后古丽米热来到职工餐厅,民族特色饭菜香味扑面而来,天山区法院有8个民族的干警,同事们一边吃饭,一边交流些工作上的事情。

  午饭过后,古丽米热利用中午的时间赶去房产局进行另一个案件的财产保全。乌鲁木齐市房产局为了方便群众办事,中午也正常办公。办完保全手续的古丽米热说:“幸好房产局中午办事的人不多,不用排队,保全很快就办好了。”下午,还有案件正等着她开庭办理。

  15点15分,古丽米热回法院,在回程的途中,她拿出手机浏览微博。古丽米热很时尚,喜欢新媒体的沟通交流方式,她注册了新浪个人微博 @古丽米热阿布力孜 ,设定了“Gulmira的每日一条”栏目,每天都会通过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用维语发一些法律方面的信息。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