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 再起航
——2014年全国法院劳模专家疗养活动侧记
2014-09-04 07:55:31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一版第二版 | 作者:奚萌萌 鲁岩 柳旭影 宋卓基
  这是一份如约而至的邀请,这是一种饱含关怀的温暖。

  8月21日至8月28日,受最高人民法院之邀,来自各地共39位全国法院系统“最美基层法官”和提名奖获得者,以及部分模范法官和审判业务专家带着家人来到黑龙江疗养,度过难得的休闲时光。

  他们当中,有的在基层审判一线默默耕耘数十载,有的在审判业务研究上硕果累累,有的多年没有和家人共度过假日时光,有不少人因长期超负荷工作,身体状况不佳。工作中,他们怀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以拳拳之心守护着公平与正义,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丰富内涵,为人民司法事业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关爱,在这里凝聚

  龙江大地,秋高气爽。树影婆娑,清风徐徐,送来绵长的关怀,温暖赤子之心。

  落日,余晖,沙砾,渔船。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农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孙波和爱人刘桂华手挽着手,漫步在镜泊湖边。

  从事审判工作20年的孙波,前不久刚刚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最美基层法官”,并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但他却少有时间和爱人这样出来散心。

  “除了办案,其余的时间都陪他看病了,这是第一次这么悠闲地享受二人世界。”刘桂华脸上难掩幸福之情。

  沈阳军区吉林军事法院院长陈勇、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法院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庭长荣萍分别带着年近八旬的父亲、母亲一起参加此次疗养活动,他们激动地说:“平时工作忙,是组织上圆了我们一次尽孝的机会。”

  参加疗养的劳模专家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圆了与家人共同休假的愿望,甚至是第一次有机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享受一个完整的假期。

  这个“第一次”,来自于各级法院领导对劳模专家的牵挂和关爱。“劳模专家的‘军功章’上有自己的汗水,也和家人的支持分不开,平时这些劳模专家把‘爱’更多地给了工作,这回给了他们一个给家人补偿‘爱’的机会。”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的一位领导这样说。

  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此次疗养活动,周密策划、精心安排。疗养期间,政治部宣教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热情服务”的原则,尽最大努力抓好每一个细节,把院党组对劳模专家的关爱落到实处。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次疗养活动研究了具体安排和接待方案。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和黑龙江高院专门抽调得力人员组成服务团队,为全体劳模专家及其家人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几天的时间,这些“服务员”组织大家观光、搀扶老人、看护小朋友、买药送饭……每一个细节都浸透着对劳模专家及其家人的关爱。

  让劳模专家更为惊喜的是,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百忙之中专程到哈尔滨看望大家,并同大家进行座谈交流。

  “人民法院要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加大对人民法院先进典型和重大典型案件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劳模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学习模范、尊重人才、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周强院长在座谈会上指出。

  周强院长的话,让劳模专家们心潮难平。

  “这次能带着孩子来参加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疗养活动,非常荣幸,孩子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鼓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奥运村人民法庭副庭长刘黎说。

  “非常感谢最高人民法院组织这次全国法院劳模专家疗养活动,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组织的关爱,以及法院同仁情同一家、守望相助的真挚情感。”座谈会上,孙波说,“对我们而言,这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激励和鼓舞,更是行动上的鞭策和加油,给我们注入了无穷的动力,让我们有信心和决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审判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却收获了太多的爱!”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大港审判区滨海人民法庭庭长包津燕这样形容几天来的感受,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劳模专家们的真情实感。

  对工作的爱从未停下来

  赵瑞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人民法院大西渠人民法庭庭长,下了飞机,刚到驻地,她就开始整理判决书。她说,有几个案子比较紧急,当天必须要拟出三份判决书。

  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法院哈拉海人民法庭副庭长翟树全在参加此次疗养活动之前,从未带着家人出来游玩过,原因只有一个字“忙”。

  “结婚27年了,这是头一次。”翟树全的妻子刘丽华说,“他平时根本没有时间,一般早上4点多就出门了,连孩子都见不到。”

  “这次就当度蜜月了。”翟树全笑着说。可是,即使是在“蜜月”中,翟树全仍然时不时地拨打、接听电话,调解着纠纷。

  像翟树全一样,休假期间,劳模专家们没有谁真正能彻底放下工作和案子。在宾馆里、餐桌旁、游览时,时而听到这样的声音。

  “那起案件我上网查了一下,我觉得应该……”

  “你别着急,慢慢说,放心,放心,我一定帮你协调……”

  在地下森林,由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大型熔岩隧道绵延迂回,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春强却健步如飞。

  “这点路不算什么,我们那里办案都得靠双脚来回,最远的乡单线要走4天,都是靠脚踩出来的小路,已经习惯了。”30出头的春强憨厚地笑笑。

  群山环抱之中的镜泊湖,山重水复,蜿蜒连绵,游船之上,两位老相识一见面就聊起了工作——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黄志丽和河南省宝丰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兼闹店人民法庭庭长朱正栩兴奋地交流着基层法庭办案经验。

  “你们的审判点都设在哪儿?”

  “我觉得在村里开庭要比在法院开庭好,大家没有抵触情绪。”

  “对,一定要跟包片儿干部打好交道,方便以后调解案子。”

  ……

  要不是导游打断,两位法官依然忘情地谈论着工作。“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的事业,是不会持之以恒的。”黄志丽这样解释法官们三句不离老本行的“毛病”。

  让爱走得更远

  湖水边,树荫下,小径上,不时可见劳模专家们三五结伴,亲近自然,怡然自得。

  亲临渤海国遗址,置身俄罗斯风情小镇,漫步中央大街,抚今追昔、拍照留影、交流心得……劳模专家们切实休养了身体、放松了心情。

  “一定要把组织对我们的关爱传递下去,通过我们的工作,把这种关爱转化成对审判事业、对人民群众的热爱,让司法阳光更加温暖。”翟树全如是说。疗养期间,劳模专家们在感谢组织关爱的同时,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进一步做好审判工作,如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作为审判业务专家,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院长熊大胜一直坚持边从事审判实践边进行学术研究,他非常关心青年法官的成长问题,为人民法院审判事业后续有人、科学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他认为要从体制机制上留住人才,就要畅通上下级法官流通渠道。法官要从基层起步,有利于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建议上级法院法官空缺时原则上要从下级法院优秀法官中遴选。

  四川省剑阁县人民法院开封人民法庭庭长郭兴利则就走群众路线,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谈了自己的感受。被称为“背篓法官”的他背着法徽走遍了辖区行政村。“我要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们多动腿,让群众少跑路’的誓言。”郭兴利说。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不仅要通过司法裁判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有义务通过司法裁判的引导作用,依法促进社会诚信建设,弘扬良好道德风尚。”朱正栩说。

  被称为“铁法官”的吉林省东丰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王宝胜说:“法官要恪守公正廉洁本色,要通过自己在法庭内外的言行体现出公正,因为法官客观公正的品格是影响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

  通过交流,劳模专家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审判业务专家的引领示范作用,让自己对审判事业、对人民群众的热爱走得更远,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伟大实践中始终走在先、干在前、做标杆。

  一个共同的信念也更加坚定——坚持职业操守,担负起职责使命,笃行为民,矢志圆梦,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八月的哈尔滨天高云淡、清爽怡人。疗养结束,劳模专家们依依惜别,带着心中的那份执着,各自踏上归程,这是又一次坚守信念的约定,这是又一次追寻梦想的出发。
责任编辑:牟菲菲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