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四零”模式 营造司法为民新亮点
2014-09-11 09:18:09 | 来源:中国法院网辽宁频道 | 作者:井超
  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审判质效,提升法院形象。辽宁省北镇市人民法院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四零”模式,营造司法为民新生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效促进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调解零缝隙

  “法官,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啊,解决了我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让我的后半生有了保障。谢谢你!”一位老人满含泪水激动地说。2014年7月9日中午,两位耄耋老人相互扶持着向中安法庭走来,起诉子女们不履行赡养义务。法庭马上立案,承办法官立刻进行诉前摸查,联系老人所在村委会及时了解实际情况。考虑到两位老人急需人照顾,当即多方联系老人的7名子女,通知他们到法庭进行调解。诉中承办法官耐心地做调解工作,老人不仅需要子女在经济和生活上的帮助与照顾,而且需要在精神上安慰。经过三、四个小时的劝说、开导,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两位老人相拥而泣。

  北镇法院全体法官以“案结事了人和”为工作目标,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注重调解方法,加大调解力度。在办理赡养问题案件中,创新调解模式,采取“三环紧扣”的调解理念,通过诉前摸查、诉中调解、诉后回访三个环节无缝对接,从而实现纠纷便捷、经济、高效化解。营造全新调解生态,有效化解家庭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执行零死角

  “这笔钱等了这么久,本以为要不回来了,感谢北镇法院,不让咱们老百姓的钱打水漂。”一位女士接过法官递过去的执行款,激动地说。2014年6月5日,北镇法院对执行款物集中进行发放,涉及借款合同、民间借贷、人身损害赔偿、道路交通事故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等多种类型十余起案件,发放执行款物标的额达132万余元。此次活动不仅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而且取得了辖区百姓的一致好评。

  北镇法院严格按照最高院及省高院关于加强涉民生类案件执行工作的要求,全面推行“执行失信黑名单”制度,创新执行工作方法,打破执行工作瓶颈,采取“年关行动”、“零点行动”、“集中清理积案行动”、“寻找老赖”等多措并举的方式,营造全新执行生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服务零距离

  “请在这里签上您的名字,并到相关窗口办理业务。”在立案大厅,来诉来访群众总能看见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干警忙前忙后,细致耐心地为老百姓答疑解惑,他叫陈洪利,是立案庭的普通一员,也是立案庭所有干警的缩影。面对来诉来访群众,他们总是热情回应,并积极提供相应的指导,为群众诉讼带来便利、送去温暖。同时诉讼服务中心增设了空调、饮水机、休息座椅等便民设施,提升软实力、完善硬设施,多措并举,着力体现人性化服务,获得辖区百姓一致好评。

  北镇法院为了全面贯彻“为民、务实、清廉”宗旨,在辖区开展“服务群众零距离”系列活动。通过开展青年法官进社区、校园庭审等送法进基层活动,让群众学法、懂法、知法、用法。并推出了免费发放诉讼服务指南、免费复印诉讼材料等便民措施,营造了服务群众新生态,拉近了法官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了法官与群众的感情,从细节处彰显法院工作人文关怀,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奠定基础。

  沟通零障碍

  “您别急,有话慢慢说……”院长接待室里,一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因为邻里矛盾情绪非常激动,正值北镇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春风坐班进行接待,张院长为老太太递过一杯热水,耐心倾听,悉心疏导,认真答复,并让旁边的记录员认真进行记录。经过一番劝解老太太气也消了,情绪也平和了,最后满意地说,“我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不闹心了,回家了”。

  北镇法院为了能够更直接听取民声,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执行接待窗口、严格贯彻院长接待日制度,公布院长电子邮箱、法官联系方式及群众举报电话,及时回应百姓关切,对有困难的当事人进行司法救助。不仅更好地为群众解决问题,而且提升了群众对法院的信任度和亲切感,拉近了法院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搭建沟通平台,清除沟通障碍,让老百姓真正走上民意沟通绿色通道。
责任编辑:杨夏怡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