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法庭将正义送到家
——北京市房山区河北人民法庭一日工作直播
2014-10-28 10:42:17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法官陈永富调解一起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件。
  北京市房山区河北人民法庭自1999年启动巡回审判,坚持到群众中为群众解决纠纷,逐步形成了以“巡回审判”为主体,以“五位一体”的纠纷化解机制和“一驻三进”的审判延伸机制为两翼的山区审判工作法。10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 将同@京法网事 一起带您领略河北人民法庭的风采,敬请关注!

  10月的北京秋意正浓,蜿蜒的山路旁红叶茂盛。7点50分,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河北人民法庭的6名干警已经乘坐班车行驶在这层林尽染的山路上,聊聊案子、拉拉家常……他们要前往距离法院28公里外的派出法庭,开始一天的工作。

  8点多,班车到达了法庭。此时食堂已经备好了热腾腾的油饼和小米粥。大家各自盛好粥,围坐在一起吃早饭。自己动手腌制的小咸菜是每日的餐桌必备,再馋一些的,去花坛里拔根庭里种的小萝卜……紧张而充实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9点20分,两位当事人来到了河北法庭调解室。从事审判工作30余年,拥有丰富审判经验的老法官陈永富准备对这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件进行调解。在双方态度比较平和的情况下,陈永富法官针对案情认真地开始了调解。

  与此同时,法官肖婧、韩玉,书记员刘长林到达了磁家务村,受邀参与调解工作的乡镇司法助理员和基层民调员也来到了现场。由于当事人杨老太昨晚突然身体不适,现在虽意识清醒却无法下床,韩玉法官就坐在老人的身边询问相关情况。院内,书记员刘长林正在布置巡回审判现场。

  10点10分,“驻村法官”王俊伟带领年轻干警到达了距法庭60多公里的霞云岭乡堂上村。针对新农村改造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王俊伟法官结合多年的审判实践经验,为村干部进行矛盾纠纷的预警提示。

  堂上村的杨书记介绍,自去年“驻村法官”来村里进行普法宣传等工作后,村民的法律意识都增强不少,堂上村实现了两年民事纠纷“零诉讼”。“驻村法官”来了,村民不出村也能学到法律知识,这是一项深受村民欢迎的举措。“感谢河北法庭的法官们为村民做的贡献。”杨书记说。

  留在法庭的陈永富法官先前调解的那起案件并没有取得效果,于是他告知当事人案件将择日开庭;10点50分,陈永富开庭审理一起劳务纠纷案件,由于当事人分歧较大,他决定休庭;走出法庭,在接待两位前来询问案件情况的当事人后,陈永福回到办公室开始根据卷宗分析案情。

  11点30分,韩玉法官巡回审理的案件结束。此案中,杨老太诉求是希望三个儿子共同承担老人去养老院或雇佣保姆的费用。经过调解,杨老太与三个儿子达成调解协议。韩玉坐在老人身边,详细地向她交代了调解结果,并写下自己的电话,告诉老人要是儿子们照顾的不好随时给她打电话。

  “我们司法所与河北法庭已经进行了很多合作,解决了不少纠纷。通过这样的方式,调解效果更好了。刚才韩玉法官在庭上说的特别好,我们也学到了很多调解技巧,每次他们来开庭,我们都能提高不少,学到新的东西。”司法助理员史玉然对河北法庭的“两员到庭”制度这样评价。

  借巡回审判契机,法庭负责人肖婧与连心共建党支部磁家务村村干部进行座谈。村干部希望与法庭共同加大纠纷防范力度,确保该村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稳步推进。肖婧表示会有针对性的开展巡回审判工作,增强群众法律意识,让群众真正尊法、懂法、守法、用法。

  11点40分,在矛盾纠纷预警提示完成后,王俊伟法官与一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原告、村委会干部一同进行现场勘验。该案原告郑某认为,被告在公共道路上无故拦堵其施工,致使其损失7万余元。因庭审中原被告对现场描述不一致,王俊伟决定到现场进一步勘验,以了解情况。

  结束了巡回审判工作的肖婧、韩玉和刘长林赶回了法庭。12点30分,刚刚吃过午饭的韩玉抓紧时间给案件的当事人们打起了电话。她说,因为农村老百姓平日里在外务工,中午在家的可能性比较大,此时打电话确认在家后再送达,成功的概率会高一些。

  13点30分,法庭负责人肖婧和法官陈永富共同前往青龙湖镇政府。因为案件涉及到当事人在宅基地上建房与邻居发生矛盾,及使用集体土地后影响周围5户居民的排水等问题,法官们决定对相关当事人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的审批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14点10分,王俊伟法官来到了位于田各庄村北的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预审处。今天他来这里的目的是对两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的卷宗进行调取、查看、复印工作。

  14点20分,韩玉和书记员刘长林对一起离婚案件进行了庭前调解。经过法官们的调解,原告最终同意撤诉。送走这起离婚案件的当事人,还没来得及回到办公室,一位前来提交请求法院调取证据申请书的当事人又找到了韩玉法官,韩玉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责任编辑:周利航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