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开: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看到公平正义
2018-03-13 09:44:5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沈荣
  要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增强主动公开、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藏身。

  ——习近平

  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中国庭审公开网……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人民法院全力推进司法公开工作,随着四大平台的陆续建成运行,司法案件从立案、审判到执行,全部重要流程节点实现信息化、可视化、公开化,构建出了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司法公开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2月5日举行的第二十一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这样说。

  公平正义不仅要做到,还要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看到。

  “四大平台”带来“五项效应”

  3月9日,周强院长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介绍,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庭审64.6万件,观看量48.5亿人次;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文书4278.3万份,访问量133.4亿人次,用户覆盖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资源库。

  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人民法院主动公开司法信息,让司法公正看得见、能评价、受监督。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傅郁林此前参加司法公开座谈会时表示,作为落实审判公开、推动阳光司法的重要成果,人民法院的中国裁判文书网和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的建立和运行充分体现了“雷声小,雨点大”的特点,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便民司法,通过信息公开推动阳光司法,通过数据交换提升理性司法,通过数据利用促进司法研究,其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最高人民法院审管办主任李亮表示,“四大平台”的建成带来了“五项效应”:

  ——通过诉讼案件的全流程、全节点司法公开,保障诉讼当事人参与诉讼的各项权利,保障社会公众充分行使知情权、监督权;

  ——通过公开各类生效裁判文书,服务律师执业,为律师在代理各类诉讼案件过程中理清思路、形成观点、阐明意见提供专业指引;

  ——通过司法数据公开,服务法学研究,为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发现社会现象、研究司法政策提供权威学术资料;

  ——通过汇聚海量司法数据,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平安中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积累数据基础;

  ——通过统一裁判标准,服务执法办案,监督制约审判权力,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依法审慎履职,确保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根据最新消息,全新改版的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已上线试运行,该网站将成为全国各级法院集中汇聚和发布审判流程信息的统一平台。在不久的将来,案件当事人将可以通过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统一平台查询全国法院所有涉诉案件的审判流程信息。

  当事人打官司心里有底了

  有一位李老汉,他跟村里因为未给自己出嫁的女儿发放征地款的问题一直协商未果,无奈老人向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村里对他女儿的征地款进行发放。老人只身前来,并未给自己聘请律师。庭审中,李老汉将自己的诉请及理由详细地反映给法官,并且列举了好几个案例来说明这笔征地款村组应该给予发放,在后续的庭审中,李老汉有条不紊地回应被告方。最终他获得了法院的支持。

  李老汉说,在开庭以前通过上网已经看了好多类似于本案的裁判文书,所以他对自己这个案子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他现在没事就在网上看看,也可以学习法律知识。李老汉自豪地说,他们村现在都有人找他写诉状了。

  和枯燥的法律条文相比,裁判文书能够让群众直观地查看案情,通俗地理解法律,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普法效果事半功倍。海量的裁判文书上网为“类案同判”带来了可能,从而统一裁判尺度,最大限度实现公平正义。

  2017年9月,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出台规定:“鼓励当事人、代理人庭前提交先例裁判和与本案有关的法律观点、裁判规则引证己方相关诉讼主张。”

  “提交先例裁判”受到律师和当事人的极大欢迎。

  当事人高兴了法官也就高兴了

  “裁判文书‘晒在’公众眼皮底下,不专业不用心不行喽!”江西省南城县人民法院一名在一线民事审判岗位工作多年的法官说。

  走进他的办公室,一排法律参考文书整齐地堆放在柜子里,审判质效表也贴在墙上,裁判文书上网率也用明显的红笔标出。作为重要的考评指标,裁判文书“晒”出来之后,这名法官的法律文书也多次被院里评为优秀法律文书。这位法官开玩笑地说:“多亏‘晒’了,要不然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大的进步空间,当事人高兴了我也高兴了。”

  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增强主动公开、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藏身。

  司法公开,对法官而言,是压力也是动力,真正把老百姓关注、影响巨大的庭审“晒”在网上,从而倒逼一线执法办案人员规范司法行为、提升司法能力,最终实现的是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更是国家法治的健全。

  点评:

  司法权应该在阳光下运行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梁山县梁山街道土囤村党支部书记 胡桂花

  推进司法公开对于实现司法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司法权应该在阳光下运行。司法公开是民众对司法的一种需求,希望各级人民法院能够加大司法公开的技术投入,确保信息公开渠道更加通畅。

  借助科技构建阳光司法体制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素明

  作为全国首批“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的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近年来借助科技,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的阳光司法体制,较好地保障了群众对司法审判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树立了法院良好的形象,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希望法院今后继续围绕“四大平台”建设,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推进司法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

  体现法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城一中副校长 刘秀云

  司法公开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法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坚持以信息化为支撑,构建起了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满足了社会公众对司法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司法改革和公正司法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司法公开助力普法宣传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江平镇山心村支委委员 黄利婷

  要实现全民学法、懂法、用法,尊重保护妇女切身利益,呵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就需要法院不断落实司法公开措施,加强“四大平台”建设,延伸家事审判、青少年审判职能,将普法宣传队开进边境偏远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主动聚焦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鼓励群众利用法律手段、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家庭暴力、校园安全等问题。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