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式执法”视频火爆 那是对“看得见”公平正义的呼唤!
2018-05-20 14:48:03 | 来源:长安剑 | 作者:姚羿阳
  近日,一段记录了上海某地民警执法过程的视频红遍网络——

  上海警方在检查一辆无牌照汽车时,一名白衣男子拒不配合警方的执法活动,在口头传唤、连续三次警告无效后,警方武力升级,并在行动前提醒无关人员远离后使用警械,将白衣男子制服带离现场。最后警员还提醒全程摄像的围观男子:“拍可以,但不能断章取义,掐头去尾,否则要为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负责。”而这段视频,也被广大网友称为“教科书式执法”。

  而对于跟多人来说,这段视频的意义远比任何图文规范来的更有意义。这段视频何以被称为“教科书”?长安君在其中看到了三个不同的侧面。

  经得住镜头检验的执法过程

  公安机关是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力量,几乎所有工作都是执法工作、所有活动都是执法活动,依法办事、执法公正既是公安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人民警察的基本职业操守。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这名身为公安战术教官民警一切操作都是按照规程执行。处置程序由口头传唤一步步升级到使用警械,这显然是经过了严格训练的必然结果,也让他们拥有了敢于直面镜头的坦然。

  2016年,公安部举办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会,其中有一个细节——民警执法时若遇群众围观拍摄,在拍摄不影响正常执法的情况下,民警须自觉接受监督,不得强行干涉群众拍摄,习惯在“镜头”下执法。

  不难看出,顺应着时代的要求,公安执法规范化的进程也在不5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在警察与群众之间都产生了一些肉眼所见的变化。

  从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启动到现在历经了近十年,民警敢于在镜头前按照法律规定严格规范执法,而不是围观群众纷纷举起的手机之下变得畏畏缩缩。

  群众也能在举起手机后充当真实事件的记录者,而不是充当一名才华横溢的编剧,这一切的改变既是新时代的变迁,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亦是法治的进步使然。

  人民群众期待规范执法

  在网民的留言中,有为民警的果断处置点赞的、有对民警的规范执法表示认同的,也有对当事人的无理取闹进行谴责的。

  在这份几乎是一面倒的褒奖和认同中,长安君看到了人民群众对警察规范执法的高度期待,公权力有了越来越多的监督,这也是对法治社会的共同期待。在合力构筑法治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公权力使用的正确与否有了越来越高的辨识度。

  没有人愿意被一群绵羊保护,幸福安宁的生活需要强有力的臂膀去守护。

  人民群众知道哪些执法过程是规范的,人民群众知道哪些武力和暴力是为了保护他们而存在的,人民群众也知道什么样的警察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安全感。

  武力是执法的手段而非标准,法律与规范才是执法的准则,服务群众是文明,规范执法更是文明。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从心底里信任他们。

  因为人民群众从心底里信任着这些在和平年代用白加黑、五加二,没有节假日、休息日,几乎是时时在流血,天天有牺牲的守护者们。

  在群众的监督下执法已成常态

  “让规范执法被看到,也就是让公平正义被看见”。新时代,人民群众需要的是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和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高期待催生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份更高要求的着力点,就是更加规范的执法行为。无论是“教科书式执法”视频的拍摄者,还是在现场围观的群众,甚至是大叫“警察打人了快来拍呀”的当事人,都在以自己的微权力对执法者的公权力进行着监督。在新时代的大潮中,警民都需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民警用更加规范更加公正的方式去行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公权力。群众用更加理智的心态和更加明晰的法律意识去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双方都需要不断地改进自己以适应这个全新的时代。

  正因为爱之深,所以责之切,人民群众深深明白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之于自己有多么重要,也明白规范的执法能够带给他们多大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他们手中的镜头和心中的期待一样重,他们心中的期待与执法者手中的公权力一样重。

  切实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实到执法活动的全过程,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活动和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新时代对公安机关的要求,也是规范执法这四个字为民警和群众带来的最大的安全感。

  公权坦荡方能使执法者在蓝天下挺直脊梁

  守法护法方能让老百姓在生活中感受阳光

  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路上,这一页“教科书”终将会被翻过去

  而等待我们的,是对“看得见”的公平正义更可期许的未来!
责任编辑:李宁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