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梁家河精神涵养内心
——读纪实文学《梁家河》有感
2018-11-09 10:20:07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姚建军
  翻开纪实文学《梁家河》这本书,最后一节《走进新时代》令人印象深刻。本节以梁家河的村民们齐聚村党支部,期待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开幕的画面为开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梦”等新时代的关键词振奋人心,激励着我们在新征程中奋力前行。

  梁家河,是革命圣地延安的一个普通小山村,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奋斗、生活过七年的地方。在这段青春岁月里,总书记养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的可贵品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的梁家河精神。我们在学习这种伟大精神的同时,会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向往和期待。在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不仅对于梁家河——这一陕西北部的小村庄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同时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更会带来新气象、新动力、新作为。正如篇尾所言,“如今的梁家河,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在新征程中破浪起航,驶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彼岸。”

  “走进新时代,需要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奋斗历程是感人的,它凝结了那一辈的共产党人不畏艰苦、不懈奋斗的精神和信仰,就像总书记自己回忆的那样:“在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每一代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梁家河,在那里我们立下志向并为之不懈奋斗,那里就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和力量源泉。

  “走进新时代”不仅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也体现在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各项工作中。作为一名法律人,我们要将《梁家河》中的精神力量落实到司法改革的各项工作中,推进司法改革应勇于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民族才能进步,社会方可发展。众所周知,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公正司法的目标不曾发生改变。经过司法改革,人民法院各项工作日新月异,如智慧法院建设、提升律师诉讼参与度等都是一项项切中要害并且落到实处的改革举措,这些举措不仅对于我国司法改革意义重大,对实现公平正义更加影响深远。在当前背景下,无论是法官员额制改革、信息化建设还是“基本解决执行难”都是人民法院必须面对的挑战。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的新时代,无数在改革浪潮中身先士卒的勇士,胸怀远大梦想、积极开拓进取、敢于迎难而上,他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认真学习和体会。

  作为一名法官,悦读、学习、感悟《梁家河》后我们应该涵养五种观念:一是人民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利益重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法官应尽的职责。在审理案件中我们应为当事人设身处地的考虑,切实做到案结事了;二是修身观,坚持党性修养,注重个人品德养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三是团结观,在法院大家庭中我们要做讲团结和善团结的人,这样才能凝聚合力,在互补中完善自己,攻坚克难,做到无往而不胜;四是奉献观,埋头苦干,不斤斤计较,在团队组织中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五是公平观,依法审理案件,不偏不倚,让当事人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伟大的时代,孕育着伟大的梦想。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对比梁家河的今昔变化,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人们时时感受到,梁家河这个坐落在陕西北部的小村庄,深深包含着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成为每个怀揣梦想、甘于奉献的青年人的向往之地,更是无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走进新时代,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梁家河精神为引领,提升理念,将人民观、修身观、团结观、奉献观、公平观等人生价值观落实到工作和生活中,让奋斗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本能,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坚持司法为民,努力维护公平正义,在新征程中扬帆远航,奋勇前行!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李科元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