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纪念品或成为罪证
中国海关多渠道全方位布控严打走私象牙犯罪
2019-02-15 09:06:18 | 来源:法制网 | 作者:蔡岩红
  “有的游客说,它们是纪念品,但有可能成为‘罪证’;我国禁止商业性加工和销售象牙;走私象牙及其制品,最高将面临无期徒刑和没收财产的处罚……”这是今年春节霸屏各大进出境口岸的公益广告——《纪念品有可能成为罪证》中的广告语。今年春节,人们在进出境时都能看到它,这则广告由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联合野生救援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制作。

  公众宣传能消除无知,却不能阻止贪婪。物以稀为贵,被称之为“白色黄金”的象牙及其制品,仍让一些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记者近日从多地海关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海关在旅检、邮递渠道查获多起违规携带、邮寄象牙及其制品案件。

  各种藏匿花样百出

  酒盒中、鞋子里、香炉内……无论在沿海还是在内陆口岸,旅检现场不时上演着各式花样夹藏。

  在广州,仅1月7日至18日不到两周时间,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就在从亚的斯亚贝巴飞抵广州的进境航班上查获10起旅客违规携带象牙制品进境案件。

  1月18日下午,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员运用X光机对进境旅客行李物品进行监管,发现5名旅客行李有嫌疑,其中在一名男性旅客行李箱中发现两瓶洋酒包装盒两侧的缓冲层内,塞有12件用锡纸包裹的象牙手镯和筷子;在对一名女性旅客的行李物品进行查验时,海关关员发现该名旅客神色慌张,经进一步询问,该旅客承认将象牙制品从托运行李中取出藏在身上,包括象牙手镯、挂坠和链珠共42件;另有3名男性旅客将11件象牙制品藏匿在食品中或行李箱内。

  1月14日,广州白云机场海关从一男性旅客鞋子里查获象牙手镯4件,在一件行李中查获象牙制品10件重约680克。11日、15日,又分别在进境旅客随身行李中查获藏匿在罐装腰果和水果糖内、香皂盒中以及衣物里的手镯、手链、挂坠共17件、重约434克。7日,在一名中年男子的行李箱中,查获用衣物包裹的象牙手镯、手链及珠粒51件重约750克。

  无独有偶,同样的情况也在上海发生。1月12日,上海海关所属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在同样是自亚的斯亚贝巴的一架航班中,查获多名中国籍旅客携带疑似象牙制品未报入境,共计24件。仅1月1日至22日,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就在旅检渠道查获疑似象牙制品17起,共计164件,重约4.34千克。

  在云南,1月15日至20日,昆明海关所属昆明长水机场海关连续查获5起旅客违规携带象牙制品出入境案,查获旅客违规携带入境象牙制品6件,净重201.7克。

  除了旅检渠道,邮递快件渠道也未能幸免。1月29日,南宁邮局海关在邮件监管现场连续查获象牙走私案。其中,海关关员对一件来自新喀里多尼亚寄至广西北海的邮件过X光机检查时发现异常,从问题邮件里查到一件象牙人物雕刻摆件,重122.2克。在另一邮件中,查获3件白色方块疑似象牙制品,重86.5克。

  此外,1月16日,根据内地海关提供的情报,内地与香港海关展开联合行动,由香港海关在香港九号国际码头对可疑货柜采取查缉行动,一举查获涉嫌夹藏走私象牙2070千克。

  重拳频出连破大案

  近年来,打击象牙及其制品走私已成为中国海关打私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8年是中国全面停止象牙及制品的加工和销售的第一年。这一年,全国海关密切与公安、林草等部门的联系配合,深入开展了打击象牙、犀角、石首鱼等濒危物种走私专项行动,组织全国重点海关缉私部门两次发起打击濒危物种走私百日专项行动。推动全面关停整治非法加工销售场所及网络交易平台,最大限度遏制濒危物种及制品的非法销售行为,消减走私源头动因。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海关共侦办珍稀动植物及其制品走私犯罪案件175起,查获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25671件,其中侦办象牙走私犯罪案件44起,查获象牙及其制品800千克。

  为了加强现场监管效能,海关加大了科技手段。成都海关借助先进设备和科技手段,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全国海关中率先推进“智慧旅检”建设,将CT机检设备运用到海关行李物品先期机检,成为全国唯一智能审图旅检现场试点。结合旅客携带象牙制品零散、克重小的特点,采集现场人工查获小克重象牙制品实物,开发小克重象牙识别算法,在物理属性外引入形状特征。2018年,通过智能审图协助现场查获小克重象牙案件86起,查获象牙制品500余件。

  广州海关则针对走私形式零星分散、手法日趋隐蔽的特点,通过梳理总结高风险国家、航线等关键信息作为风险参数,完善了“空港口岸旅检风险分析系统”,对不同风险层级的物品、运输工具、旅客实施分类监管,动态发布风险预警提示。此外,还建立了象牙制品X光机图像库,针对伪装夹藏手法提炼总结“多角度反复过机”“清空行李箱过机”等混合机检方法,并与相关部门建立了情报线索快速反应处置机制,确保检查不留死角。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海关还与马来西亚、越南、肯尼亚、尼日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执法部门密切开展情报交换、案件协查、联合调查和境外追逃合作,先后破获多起跨境濒危物种走私大案。其中,与马来西亚海关联手查获大量穿山甲鳞片及数吨象牙,打掉多个跨境走私犯罪团伙;与尼日利亚、肯尼亚警方合作成功遣返3名潜逃境外的象牙走私犯罪嫌疑人。由于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履约执法领域突出的表现,中国海关多次获得CITES公约秘书长表彰证书和克拉克•巴文奖,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今年全国海关仍将严打象牙、虎骨、犀牛角等濒危物种走私作为工作重点,并通过加大风险研判力度,精准布控查缉。

  象牙禁贸令显成效

  近年来,我国在打击象牙走私及买卖销售上力度空前。2014年1月6日,海关总署和国家林业局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执法查没象牙公开销毁活动”,将6.1吨执法查没的象牙粉碎销毁。2015年5月29日,海关总署和国家林业局又在北京联合举行了象牙销毁活动,将执法机关查没并结案的662千克非法象牙及其制品公开销毁。公开销毁执法查没象牙,彰显了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和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一贯立场。销毁罚没象牙可以防止象牙再次流入市场刺激盗猎。

  为加强对大象的保护,打击象牙非法贸易,2016年1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有序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通知》,此通知被称之为“象牙禁贸令”,其内容有三:一是要求分期分批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2017年3月31日前先行停止一批象牙定点加工单位和定点销售场所的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停止。二是要求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后,引导象牙雕刻技艺传承人和相关从业者转型。三是禁止在市场摆卖或通过网络等渠道交易象牙及制品。

  2018年是象牙禁贸令的第一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18年9月27日发布报告称,中国象牙禁贸令已产生显著成效。WWF曾走访禁令前允许合法交易的象牙制品指定销售点均已关停,绝大部分被调查的城市以及网络平台上的非法象牙交易数量均有明显下降,有非法象牙制品出售的店铺数量相比上一年下降了30%。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的非法象牙制品广告量持续下降,新增广告数量比2017年下半年分别下降了27%和11%。特别是象牙禁贸令的支持率很高,9成的受访者表示支持象牙禁贸令;相比较2017年发布禁令前,受访者在过去12个月进行的象牙制品消费已大幅减少;当受访者了解政府的禁贸规定后,未来总体购买意向下降至14%。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