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天,执结5万民生案
——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综述
2019-03-02 23:51:31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孙航
  4小时不间断直播,全省11个地市法院同步行动,134家法院出动2064名干警、470余车辆,482件涉民生案件同时执行……“三晋执行护民生”涉民生案件专项行动打响了漂亮一仗。

  江淮大地,武夷八闽,醒狮南粤,红土赣鄱……元旦春节,全国执行法官在行动!

  为切实保障民生,增强人民群众在“基本解决执行难”过程中的获得感,最高人民法院将涉民生案件纳入“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总体部署,形成了每逢元旦春节期间开展集中执行行动与日常强化执行相结合的常态工作机制。各地法院切实加大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的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医疗损害赔偿、工伤保险待遇等案件的执行力度。

  自2018年12月20日至2019年2月11日,全国法院共执结涉民生案件53549件,执行到位金额约343645.78万元,司法救助10815人,救助金额约16266.82万元。

  三个“优先”,让涉民生案件畅通无阻

  为确保快速执行,各地法院坚持并完善涉民生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执行款的“三优先”制度,切实保障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北京法院建立涉民生案件案款发还绿色通道,执行与财务部门沟通协调,对当事人自动履行的,依法简化发款手续,缩短案款发还周期;广东法院对特困群体依法积极采取先予执行措施,分配财产时,在法定范围内优先考虑将财产分配给追索劳动报酬尤其是农民工工资的当事人。

  各地法院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财政的支持,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告知其申请救助的权利。其中江苏、安徽、江西的司法救助金额均达到了1000万元。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推进建立执行专项救助基金,制定涉民生执行不能案件专项救助实施细则,对救助对象、救助条件和救助程序作出了规定,目前已救助涉民生小标的执行不能案件1676件,救助人数近2000人;河南、河北法院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特困申请执行人进行司法救助,救助资金优先考虑申请执行人的基本生活费、医疗费、丧葬费、子女入学等费用,并专门组织人员送款上门,让特困群体真正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并加强与民政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将符合条件的当事人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通过司法救助,各地法院有效化解了一批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生活又面临实际困难的涉民生执行案件。

  穷尽措施,重点执行追索农民工工资案件

  各地法院用足执行措施,穷尽执行方法,充分利用执行信息化建设成果,积极依托执行指挥中心平台,查明被执行人身份信息,利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全面查控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房产、车辆、股权等财产信息。同时根据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中总结的经验,依法运用罚款、拘传、拘留、限制消费、限制出境、司法建议、文明单位申报限制以及综治考评扣分等方式,形成对“老赖”的执行威慑,促使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江西各法院在活动期间共出动警力6929人次,拘传373人次、司法拘留198人、罚款36次,实际罚款到位金额101.04万元,搜查604次、限制出境186人次、发出司法建议500次;福建各法院采取搜查措施205人次,拘留145人,罚款20万元,移送追究刑事责任5人,限制出入境60人,形成对被执行人的高压态势。

  各地法院积极依法运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示制度,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平台、公众LED屏幕等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让失信被执行人无处遁形。上海、广西、浙江、江西、福建、贵州等地法院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被执行人,将典型失信被执行人在“法媒银”等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予以重点曝光;福建法院在本次集中执行活动第一阶段期间共将22975个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元旦、春节期间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收案数大幅度上升,各地法院高度重视此类案件,着重加大执行力度。贵州省依法向社会公布被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的用人单位和个人;重庆法院将工作重点放在追索农民工劳动报酬案件上,尤其是恶意拖欠工资、恶意规避执行、违反“限高令”等群众意见较大、社会反映强烈的未结执行案件。行动第一阶段,共执结追索农民工工资纠纷案件278件,执结案款1183万元。

  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赢公信。全力攻坚执行的同时,各地法院积极运用电视、报刊、广播、宣传栏、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报道,做好执行宣传工作,对被执行人形成舆论威慑,向群众展示法院工作成效。

  涉民之事无小事。

  目前,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仍在继续开展,各地法院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确保更多涉民生案件当事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责任编辑:刘泽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