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的“地气”与社会的“和气” 都挺好
2019-04-02 11:15:49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张宽明 郑卫平 陆乔立 张宇
  • 高港法院法官在居民小区开展物业纠纷专题法治宣传。居隽秀 摄
  • 高港法院巡回法庭开到当事人家中。居隽秀 摄
  素有“苏北第一楼”美称的口岸雕花楼位于长江之滨的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始建于乾隆初年。雕花楼上有这样一副楹联:凤引江声来阁上,书涵和气在心中。多年来,高港区人民法院传承和发扬“枫桥经验”,注重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动矛盾纠纷就地解决、及时解决,助推高港成为“平安港”“幸福港”。

  ■何芬法官工作室: 让纠纷就近及时解决

  一件案子,让双方当事人都发自内心地说好,非常不容易。高港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冀小燕就办理了好几件这样的案子,其中一件是交通事故案。

  2018年7月下旬的一个清晨,李某驾驶电动自行车上班途中与陈某无证驾驶的无号牌二轮摩托车相撞,李某死亡。李某的丈夫凌某与陈某对簿公堂。庭前调解时,失去妻子的凌某几度放声恸哭,陈某也是泪水涟涟,他既为李某生命的消失而悲伤,也为接下来的巨额赔偿而发愁。先垫付的3万余元抢救费都是东拼西凑的,哪里还能借到钱?车祸还让他的第二段婚姻摇摇欲坠。

  冀小燕是“何芬法官工作室”的成员,她多次到凌某和陈某家中走访,觉得这两个家庭都是不幸的,对双方当事人产生了深深的怜悯之心。调解时,她让陈某将心比心,想想凌某失去妻子、李某儿子失去母亲的痛苦,又如实向凌某讲述了陈某家庭极度困难的现状。在她的耐心调解下,凌某的诉请赔偿款由68万余元变更为29万余元。陈某当时就站起来,向凌某和冀小燕各鞠一躬,表达对凌某宽宏大量的感谢,也表达对冀小燕不偏不倚、心怀大爱的感激。

  “要不是冀法官的调解,真的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陈某在接受采访时说。

  调解结束后,凌某想报销李某抢救时的医药费,可社保部门提出,法院的调解书中对陈某的赔偿款中是否包含医疗费没有明确。无奈之下,凌某又找到冀小燕,问法院能不能出具情况说明。冀小燕出了证明:调解协议中,原、被告并未明确具体的赔偿分项及金额,29万余元亦非优先赔偿医疗费。

  凌某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冀小燕,没想到冀小燕还真出了证明,拿到法院的证明,凌某报销了部分医药费后,专门打电话给冀小燕表达谢意。

  谈完案情,冀小燕很有感触地说:“法官不高高在上,对当事人用真心真情真的非常重要。如此,即使工作中有些瑕疵,即使最终结果与当事人原来预想的结果有一定距离,当事人也能理解。”

  “我们见过不少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还从没见过法官出过情况证明。冀小燕法官确实对当事人有热心、有耐心。她出的情况证明,帮了我们当事人的大忙。”高港区明港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明告诉记者。

  高港法院组建于1998年,全区现有人口30余万,辖区面积近300平方公里。因无基层法庭,群众诉讼有些不便。为减轻当事人诉累,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结合区情院情,2015年以来,高港法院先后在街道、社区、交警大队及重点企业设立8家“何芬法官工作室”,选派16名法官担任工作室小组成员。他们同时担当法制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法律咨询员、舆情信息员、工作指导员,为群众就地立案、就地调解、就地下判。近三年,“何芬法官工作室”共为群众答疑解惑1051人次,就地立案237件,调处纠纷108起,巡回审理780余次,普法宣传33场,受众5000余人次。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对 “何芬法官工作室”的工作非常满意。2018年全国两会分组讨论时,他赞扬了工作室;今年全国两会前夕,他又专门到工作室调研,勉励工作室成员再接再厉,把这一受群众欢迎的司法品牌建设得更好。

  ■“群众评议团”:法官与知情人同堂发力

  去年国庆节后上班的第一天,高港区东郊的一户农家热闹异常,院子前面停靠了好几辆轿车,院子里进进出出的人很多,原来是法官在这里开庭。

  秋后的太阳有些刺眼,还有些火辣。何芬法官擦了擦额头的汗后,敲了一下法槌,院子里立刻安静下来。

  “方老太太七十多岁了,老伴已经去世,她的两个儿子居然都不赡养她,还都振振有词。老太太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含泪将两个儿子告上法庭。何芬法官到这来过好几次,怎么都说服不了老太太的两个儿子……”老太太的诉讼代理人简要地向在场的人说明了案情。

  “两个儿子居然不养老母,这实在不像话,真要天打雷劈。”

  “我是看着老太太把两个儿子拉扯大的,前些年因为分祖上留下来的一栋老房子,两个儿子都认为老太太分得不公。满满一碗水,哪能端得一点都不洒出来?就算是分得有点不公,也是兄弟二人可以坐下来商量的事,哪能怪罪老太太?”

  “当儿子的不能跟母亲计较,当儿媳妇的要贤惠。”

  在场的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老太太说得泪流满面,老太太的两个儿子被说得恨不得地上有洞能钻下去。大儿媳妇实在不好意思面对大家,悄悄地溜走了。

  见火候差不多了,何芬将老太太的诉讼代理人、两个儿子以及村上一位退休教师叫到屋内,再次进行调解,终于确定,老太太跟小儿子一家共同生活,大儿子每年给赡养费4000元。老太太今后的医疗费及护理费在扣除农保报销费用后,按个人实际承担金额由两个儿子各自承担50%。

  据了解,作为全省家事审判改革试点,高港法院先行先试,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诉讼联络员、公正司法监督员、人民调解员等成立“群众评议团”,旁听巡回审理,发表评议意见,形成“百姓说事、群众说理、法官说法”的工作合力。

  “群众评议是以群众听得懂的话、老百姓明白的理,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运用法律和亲情及道德力量对矛盾双方进行劝解和心理疏导,促成和解,保证了调解的公正公平。”高港法院院长李惠平告诉记者,群众评议不讲大话、套话,阐述观点通俗易懂,极易为当事人接受,增强了当事人对调解结果的认同感,极大地减少了调解出现反复的现象。

  据悉,自2015年5月,工作室群众评议制度推广以来,先后组建区镇村三级群众评议团98个,选聘群众评议员1700多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4件,全区各类重点矛盾总量同比下降20.4%,达到了矛盾在基层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的良好效果。

  ■六访六助:搭建法企“连心桥”

  “为维护企业权益,当然,也是为了维护群众权益,我们还当过‘间谍’呢。”高港法院立案庭庭长丁书华一句开场白,引起记者极大兴趣。

  位于高港区许庄街道的某房产公司未能按期交付房屋,一时兑现不了违约承诺。部分失去理智的业主,大闹售楼处,围困开发商十多天,最终还是在警方的介入下才离开。但是,上百人又集聚在区政府门口,拉起横幅,要求领导出面解决问题。

  3年前,这些业主与开发商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可开发商一再推迟交房。但开发商也有难处,工程缺资金,加上由于延迟交房产生的数百万元违约金,让他们不堪重负。信访局调解未果,这事很快闹到了法院。

  事关民生,区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区法院联合相关部门迅速妥善处置。丁书华第一时间带着几位法官赶到了该房产公司。

  业主成立了维权组织,为了掌握业主的思想动态,丁书华和几位同事悄悄混进了业主维权群。“大家一定要冷静,要相信政府,相信法律。”丁书华不时不露痕迹地在群中潜出水面冒几句。

  为了防止矛盾升级,法官们从闹得比较凶的业主中选出代表,联合许庄街道、信访局、人防办、物价局,召开座谈会,耐心说理与说法,促使双方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

  “开发商比较年轻,没有经验,与业主签订的延期交房违约金明显偏高,导致难以兑现。”丁书华告诉记者,法官们从实际出发,依职权对违约金数额进行了调整,并以入住后的车位租金抵算迟延交付的违约金。业主和房产公司负责人对此都表示满意。许庄街道办事处主任李伯英在区里大小会议上,多次赞扬法院的做法。

  “六访六助”司法护企专项行动是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的“条线访”活动,主要针对有案件正在审理或曾经涉案的企业,以及有迫切司法服务需求的企业,开展专项走访帮扶活动,找准摸清企业的痛点难点,切实帮助解决问题。具体要做到:走访涉案地方支柱产业型骨干企业,助推项目大突破;走访涉案创新型、成长型特色企业,助推企业大发展;走访涉案实体经济发展困难企业,助推企业大解困;走访涉重点执行案件企业,助推合法权益大兑现;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关注的涉案企业,助推工作质效大提升;走访长期未结案件及多年未息访涉案企业,助推矛盾纠纷大化解。

  “当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对法院工作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带着这些问题,今年以来,高港法院班子成员分成7个走访组,深入生产第一线,通过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的谈话,摸准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需求。走访中,法官们每到一家企业,都会送上便民联系卡、征求意见表、企业经营风险防范手册和诉讼服务指南,并邀请企业加入“共建守法诚信企业”微信群。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能当场答复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就认真记录,分类梳理,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建议清单,并逐条明确责任,迅速分解落实。

  “多亏了你们,要不然这批货得亏好几十万元。”某制衣公司负责人对前来回访的高港法院副院长孙乃清连声道谢。

  在前期走访中,高港法院获悉,2018年10月,该公司与有着多年业务合作的公司产生纠纷,双方签订的一份成衣采购合同未能如约履行。被告公司支付了3成预付款,收到部分货物后就没有继续履行合同。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只能对簿公堂。被告公司在收到应诉材料后,以成衣质量不合格为由提起反诉,要求原告返还预付款,并支付赔偿款。

  这批衣服是春季新款,如果按程序对衣服的质量进行司法鉴定,案件审理周期必然较长。如果等到结案,新款服饰也成了“明日黄花”,势必对涉案双方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承办法官多次与原、被告双方沟通,提出了调解方案。经过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双方终于就合同履行及货款支付达成一致意见,将双方的损失降到最低。

  ■网格员1+N:实现司法事务网格化管理

  “请问是高港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吗?我是执行联络员,被执行人赵某今天刚从外地回来,可能今晚就走。”“好的,我们马上过去。”执行法官和执行联络员一同赶往被执行人赵某家中,共同向赵某进行法律释明,督促其积极履行义务,最终赵某当场给付3万余元执行款,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自高港法院创新构建基层协助执行网络以来,共接收到执行联络员提供的被执行人下落、执行财产线索180余条,直接促使70余件案件全部执结,执行到位金额200余万元。

  基层协助执行网络有了初步的成效,李惠平想的是如何把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

  “2018年以来,高港已形成‘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治理无盲区’的新模式,674名网格员作为新兴基层社会治理力量,促进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李惠平自豪地说道。

  探索“网格员1+N”新品牌,实现司法事务网格化管理。这项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大联动”为统领、以网格化为基础、以微治理为抓手、以细服务为目标,在原有执行网格员的基础上,将司法审判相关事务主动融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模式。具体操作方式是,由基层自治组织指派网格员为法院送达法律文书,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供被执行人动态及财产信息,参与案件执行。同时,法院所有法官编入辖区网格,延伸司法触角,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

  “相比法院工作人员直接送达,网格员找人效率更高、信息更为准确,能有效解决送达难问题。同时,能让法院更加专注于审判工作。”据丁书华介绍,在法律文书送达工作中,法院向镇街综治中心发出派单任务指令,各镇街综治中心接受指令后向网格员发出指令,由网格员领取待送达法律文书,并在5日内进行送达,司法事务网格员送达完成后2日内将送达结果反馈给镇街综治中心,镇街综治中心再将结果反馈给法院。
责任编辑:魏悦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