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高原 岁月无悔
——记最高人民法院第八批援藏干部郝银钟、周军、孙丰江,第三批援青干部范明志
2019-06-03 09:01:21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姜佩杉
  • 郝银钟
  • 周军
  • 孙丰江
  • 范明志
  青藏高原是绝美的,你或许想过,踏上这片土地,亲吻珠穆朗玛峰的积雪,轻叩布达拉宫的白墙,触摸三江源的涟漪,聆听教徒呢喃的经文。

  但你没有经历过鼻血不止的干燥寒冬,没有体会过一夜又一夜的失眠,没有感受过对数千里之外的家人的长久思念,也无须冒着高原疾病的风险坚守岗位……体验美好是旅人的特权,艰难困苦是建设者的勋章。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少不了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

  “对口支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党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援藏援青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治藏方略,不负重托,奋发有为,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在对口支援事业中建功立业、增长才干,为促进西藏、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2016年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为第八批援藏、第三批援青干部送行,殷殷嘱托犹在耳畔。

  三年前,为了西藏和青海的国家政权安全、社会繁荣发展、老百姓安居乐业,为了高原地区司法进程的有序推进,最高人民法院第八批援藏、第三批援青干部踏上了世界“第三极”。

  繁霜尽是心头血。三载坚守,不忘初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雪域高原,他们用行动铭记家国誓言,用汗水书写无悔诗篇。

  如今,援派工作临近期满,即将离开青藏高原的他们将继续牢记嘱托,心怀理想,带着积攒三年的力量和来自雪域高原的思念,踏上新的征程。

  援藏篇

  郝银钟:三年西藏行,终生西藏情,永远西藏人

  采访郝银钟本人是一件有点困难的事,因为作为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巡视员,全国法院援藏干部总领队,他有着干不完的工作,“工作档期”满满当当。

  为了赶在他飞赴扬州督办一件标的额高达2亿多元的执行专案之前“堵”到他,记者比原计划提前三天飞抵拉萨。然而整整一天的会议,让记者在白天扑了个空,最后只好改在吃晚饭的时候采访。

  郝银钟是最高人民法院第八批援藏干部中年纪最大的一位,高原反应也最严重。自从来到西藏,为了保证第二天的工作状态,整宿难眠的他不得不每天服用安眠药。

  除了安眠药,就是制氧机。西藏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60%左右,常年低压缺氧容易导致心脏病等高原性重大疾病。

  “去办公室经常能看到他插着氧气办公,而且阀门开得很大,能清楚地听到‘呲呲’的响声。我们看着都心疼。”刑二庭庭长赵青江说。

  “有一次在那曲,他突发心绞痛,我们紧张极了,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刑一庭庭长格桑旺姆回忆。

  高原反应虽严重,繁重的工作却始终没有落下,“带病工作”几乎成了郝银钟身上的一个标签。三年里,他深入基层一线,跨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乡村牧区,走遍了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千家万户。

  “郝院长忙起来就是个‘工作狂’,要求非常严格。”刑二庭法官助理赵华说,“但是工作之外又对我们很照顾。”

  审监庭负责人李志坚是个典型的康巴汉子,“以前听说山东人讲义气,接触之后发现,郝院长这个山东人确实像我们康巴人一样,光明磊落、公道正派有担当!”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财力物力不再是援助的关键,如何切实做到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确立的援藏“六结合”是每个援藏干部思考的问题。其中,培养高素质的审判力量无疑是一个关键任务。

  从中央政策和司法解释等文件精神,到审判业务水平,再到执行、调研、文化、党建等,郝银钟都组织了大量的培训、讲座、岗位练兵、法官论坛和以会代训,为西藏法院干警与内地先进理念及经验做法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郝院长来了之后,法院培训力度空前加大,我们的视野和思路都得到了扩宽,全区法院干警受益匪浅。”研究室主任吉靳力如是说。

  “以前从没有过这样规模的大培训,而且我们在课堂上就能和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直接交流问题,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审判能力。”李志坚说。

  西藏高院副院长米玛次仁则表示,“郝银钟博士知识面广、事业心强,是专家型人才,在工作中特别敬业。在他的努力下,西藏法院刑事审判革命化、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程度得到了大幅提高。”

  三年来,针对西藏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郝银钟组成专班,草拟了30多件规范性文件,严格规范全区司法行为,扎实推进自治区刑事司法事业发展和进步。

  2018年是“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之年,西藏法院底子薄弱,各项核心指标排名远远落后,为了如期完成好党中央交办的重大政治任务,履行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郝银钟临危受命,接管了西藏三级法院的执行工作。“时间紧、责任大、头绪多、人员严重老化、战斗力差、短板多、任务重、差距大。问题堆积如山,只能迎难而上,不圆满完成任务绝不罢休!”

  除了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协调人力物力、强化干警培训、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宣传力度等工作之外,还要大力推进院庭长办案常态化、持久化。

  2018年,郝银钟亲自担任两件重大疑难复杂且涉众型的专案审判长兼总指挥,其中浙江执行案件涉及群众1000多人,金额巨大,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工作,终于让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圆满完成了执行任务。

  “西藏自治区法院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基本解决了执行难,在制度建设、行为规范、执行公开、质效方面成效显著,属于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效较好的地区。在几个核心指标方面,全区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实际执结率、2018年终本合格率、信访办结率、三年整体执结率的数据均达到最高人民法院预设的要求,指标排名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结果的背后,是难以言喻的艰苦卓绝。

  对西藏法院事业,郝银钟付出了汗水泪水与心血。“三年西藏行,终生西藏情,永远西藏人。”郝银钟在总结中写到,“7月底,我就要返回最高人民法院,但终生援藏的信念已经牢记于心,我将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为西藏法院的发展尽心尽力、鞠躬尽瘁!”

  牵挂不仅仅在雪域高原。当谈到三年援藏最大的遗憾时,这位铮铮铁汉沉默了一会儿才哽咽地回答,声音里带着浓浓的愧疚和无限的眷恋。

  “就在执行攻坚期间,恩重如山的大哥和我的岳母相继病逝,我都没能前去探望送行。后来我爱人患病,一个人在北京肿瘤医院做手术,孤零零的,只能自己给自己签字做手术。可是那个时候正是执行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工作任务太重了,回不去啊。我想,等这次回去之后,再好好弥补吧。”

  周军:有英雄情结的“学习委员”

  担任西藏高院刑一庭副庭长的周军,是院里许多庭室的“红人”,业务素质过硬的他,像班级里耐心的“学习委员”,总能无私地分出自己的时间,帮助同志们共同进步成长。

  周军性情温和,说话的时候爱微微仰起头,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位常年裁判被告人生死和自由的“判官”。习惯于在法庭上主宰控辩交锋的他说话语速并不快,他的耐心和坦诚让人们愿意敞开心扉。

  在同事们的眼里,李志坚仿佛总有没完没了的问题与周军交流。这个康巴汉子对周军一见如故,在迎接援藏干部的第一天,就“盯”上了他。“我对周军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后来发现,他不仅专业水平很高,而且品格高尚,表里如一。”

  赵青江对周军的业务水平更是赞不绝口,“业务方面确实非常强。他写的审理报告,我都专门要回来学习借鉴。我庭受理的新类型案件,我会去找他一起探讨才更有底气。在今年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全国法院首届百篇优秀裁判文书评选中,他撰写的裁定书成功入选,这是西藏法院首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周军办案数量长期居于西藏高院审判业务负责人前列,又需承担大量审判管理职责,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和他一起共事的格桑旺姆说:“他的脾气性格真是没的说,不管多忙,只要有人请教,他都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先耐心回答,然后自己再加班加点,从没有影响到正常的工作。”

  说到这些,周军本人的回答十分朴实:“对我来说,不忘援藏初衷,在工作上勇挑重担是应该的。通过帮助同志,相互取长补短,自身也得到了提高。学然后知不足,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给自己加油充电的过程。”

  三年里,通过传帮带、培训交流等形式,周军将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的工作思路、要求、经验和方法带到了西藏法院。

  因为业务出色,西藏高院首例在“中国庭审公开网”网络直播案件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周军身上,结果不负众望,庭审在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庭审直播第三方评价”活动中名列前茅。

  由于格桑旺姆下派挂职和驻村扶贫,周军连续两年负责刑一庭的全面工作,无论组织党建还是审判管理、审判业务指导,他都交出了亮眼的答卷。

  三年来,刑一庭审判工作质效始终居于全院各审判业务部门前列。2016年至2018年,刑一庭连续被评为西藏高院机关目标考评先进集体;2017年,刑一庭被评为西藏高院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西藏自治区“扫黄打非”先进集体。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许多援藏干部对岑参的这四句诗深有感触,周军也不例外。

  周军的妻子远在香港工作,双亲均已是耄耋之年,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虽然援藏意味着家人天各一方,但他还是主动选择了报名援藏,也让全家和他一同开启了援藏模式。

  “报名援藏可能是因为我有一些英雄情结吧。给儿子起的名字里也有一个‘雄’字,作为父亲,我希望他能够德才兼备,长大了做个英雄。”周军说。

  “我父亲早年参军,是从刘邓大军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中的一员,遵从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指示,一路解放了大西南,部队曾在川藏交界一带地区剿匪。后来又随部队抗美援朝,还参加了上甘岭战役。”

  成长于英雄家庭的周军,即将从雪域高原回到首都北京,他将继续秉承父辈的精神,为他所钟爱的司法审判事业贡献力量。

  孙丰江:埋头干事的实在人

  不是法官,不判案子,但法院一刻也离不开他们。

  2016年到2017年,孙丰江担任西藏高院行装处副处长,2018年底,调任信息技术处副处长。他在西藏高院的职责就是带领这么一群“让法院离不开的人”,为法院的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没什么”是他在采访过程中频出的语句,“我没什么突出贡献,就是踏踏实实为西藏法院干点工作,做到问心无愧。”眼神中略显疲惫的他,对坚守高原三年的经历轻描淡写。

  但行装处处长普琼扎西坚决持反对意见,在他的心里,孙丰江的到来是个巨大的惊喜。三年的朝夕相处,无须记者发问,这个直白的藏族汉子便滔滔不绝地夸起了自己的好兄弟。

  “他是一个能耐得住寂寞的人,工作加班是常事。他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机制建设层面的先进经验,增强了我们的司法保障班子力量,行装处近十年第一次拿到了全区法院的先进集体。”

  他的桌子上有一本《西藏高院司法保障内部控制办法》,6篇21章37节117条,孙丰江一个字一个字地亲手打磨,目前已在西藏高院机关试行两年多,效果良好。

  保障工作纷繁复杂,但他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工作的要求。

  “孙处长每年年初都要到各个办公室征求关于后勤保障工作的意见,分管了信息技术处后也是一样,总是主动找我们了解需求。”赵青江表示。

  在践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方面,孙丰江付出了许多努力,援藏期间的加班量是原来的近10倍。周末本该是好不容易的休息时间,孙丰江却经常待在办公室,“反正也是一个人,不如尽快把工作做完,然后抓紧时间学习知识。”

  最忙的时候,文件和文件夹铺满了整个电脑桌面。在别人看来无从下手,但对于孙丰江却是多而不乱,“文件位置和内容都在我脑子里,一下就能找到。”

  孙丰江实在,他直言:“援藏干部到西藏工作,既不是来指导的,也不是来帮忙的,主要任务是来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

  孙丰江的口头禅是“按章办事,讲规矩”,工作上严于律人更严于律己,但私下里,行装后勤处服务的100多位工作人员,人人都和他相处融洽。

  由于工作需要,孙丰江经常和同事一起下乡,藏民吃什么他也吃什么。“我们会和他开玩笑,说,反正你什么都吃,已经和我们打成了一片,那不如留下来吧。”普琼扎西的话半是玩笑、半是真心,他是发自内心地舍不得孙丰江离开。

  高原三年,孙丰江像所有援藏干部一样,身体出现了各种异常。

  “明显感到身体机能的减弱,不吃药的情况下,血压110,160是常态。”

  有一次,孙丰江突发过敏反应,全身各处浮肿,嘴肿成了影视剧里的香肠嘴,去了医院才知道,长期居留高原地带,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从那时起,抗过敏药成了他的常备药。

  虽然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但援藏干部选拔期间,在部门同事家庭状况更加困难的情况下,他还是选择了挺身而出,“女同志孩子还小,男同志要照顾生病的妻子,我家困难比他们小一点,我上。”

  三年可能很短,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三年却非常关键。孙丰江援藏期间,刚刚念中学、处于叛逆期的儿子不得不面临父爱的空缺。

  “选择援藏,也是想给儿子树立一个榜样。”军人出身的他,即便退伍,内心仍萦绕着卫国戍边的情怀,但谈到儿子,眼神中更多的是柔情。

  高原三载,五味杂陈,孙丰江的心事便像他写的诗:

  援藏三载岁月稠/个中滋味自悠悠/更爱嘉州陇山句/王事妻子可有谋?

  援青篇

  范明志:由来巡吏胜甲兵

  记者第一眼见到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范明志的时候,并没有看出他已年近半百,中年人的“发际线危机”和白头发似乎对他格外宽容。

  然而作为一名援青法官,稍显年轻的外貌并不能掩盖三年高原生活对他产生的影响。在青海,迥然不同的环境伴随着千头万绪的工作,让他与所有援青干部一样,三年里的每一天都在为高原反应所困。

  “大部分高原反应主要体现在睡眠上,而且情况越来越差,刚来的时候还可以在一点多睡着,现在基本两点多才能入睡,有时甚至会保持整夜清醒。”

  援青之前,范明志是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讲课时的他声音洪亮、语速很快,但这个习惯让他在高原吃了苦头。

  在高原,连续、快速、大声说话非常容易导致缺氧。有一次,作为青海省法学会确定的“双百”讲坛专家,范明志专程到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授课,回到讲台上的他忘记了自己正处于高海拔地区,“当时坐在讲台上,脑子很清醒,心率却已经到了147,靠速效救心丸才缓过来。”

  范明志现在有意识地放慢了语速,但对工作,他依旧雷厉风行。

  到青海以后,范明志迅速转变工作角色,从原来的理论研究工作者转换到审判实务工作者,认真严格履行着领导班子的职责。短短三年里,他所分管的再审审查庭、审监庭、研究室、民二庭、立案庭等六个部门的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规范而又充满活力。

  作为分管审判监督庭的副院长,范明志对案件有着严格的要求。

  审监庭副庭长文宝对范明志的印象是“有担当”。在一起商事纠纷案中,合议庭已经作出维持一审判决的裁定,当事人仍然不服,提出申诉并向检察院申请抗诉,范明志发现案件存在法律适用问题,迅速通过院长发现程序对案件启动再审。

  “用他的话说,‘案子这么判,检察院很可能抗诉,但抗诉程序时间长,法院发现问题应该主动及时纠错,尽快还当事人一个公正。’当事人对法院勇于自我纠错和高效率工作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文宝回忆道。

  60余次审委会会议,范明志每一次都全身心投入,细致研究案件,认真提出意见。“对疑难复杂案件,一定要从法理上说深说透。”范明志说。

  作为青海高院副院长,他积极推行新型审判工作机制,主持召开青海高院第一个专业法官会议。自己办案更是一丝不苟,一起由他主审的再审案件的庭审活动被评为“首届全国法院百佳庭审”。

  办公室副主任佟松树在调到现在的岗位之前,是研究室调研文秘科科长,曾与范明志共事过两年。“一开始和他说话都有点胆怯,毕竟是最高人民法院来的领导,而且当时我们的调研工作还比较落后。”

  但是没“胆怯”一个月,佟松树就发现了范明志好相处的“秘密”。

  “特别平易近人!”提到这位原上级,佟松树仿佛有表达不完的感情,“汇报完工作如果还有时间,我就会和他再聊两句。”

  不过,宛如朋友间的日常相处并不会影响范明志对工作一贯的高要求。

  “范院长的思路宽,对调研课题要求高,我们除了要吃透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还要跨专业、跨学科,想要达到他的要求,需要下一番工夫。”经过范明志两年“训练”,佟松树受益匪浅,“我们在调研中取得的进步,都是有赖于他的指导。”

  为了提高青海法院的学术水平,范明志投入了很多精力,不仅亲自给全省法官培训论文写作,对法官撰写的论文进行逐篇辅导,还邀请了许多专家讲课。

  在全国法院第三十届学术研讨会上,青海省法院的论文成绩从原来的全国倒数变成了第18名。对于一个高原省份,这是史无前例的好成绩。

  《藏族习惯法再调查》《西部法官养成机制专题研究》《三江源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研究》……三年间,范明志带领青海法院完成了60余万字的研究课题。

  “在调研方面,我们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调研机制和方法,但是跟他学习了三年,在研究方法和提高针对性上,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研究室主任马晓军表示。

  三年来,范明志深入了青海省每一个自治州和大部分县域。他的办公室墙上挂着青海省地区行政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区行政图,他可以迅速指出青海各州县的位置,并讲解当地的司法现状和风土人情。

  “过来才一年多,范院长对青海的了解就已经比我们都透彻了。一开始我们是他的老师,现在他是我们的老师。”佟松树说。

  “范明志是一名钻研型的法官、学术型的领导干部,他的到来弥补了青海法院在学习型建设方面的短板,提升了青海法院在理论素质上的层次,对青海的一些法官来说是导师一样的存在。”青海高院院长陈明国这样评价。

  在指导青海法院调研工作的同时,范明志也不忘给自己的理论研究“充电”。2018年1月,他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西方“司法独立”为什么在中国走不通》。

  从三年前“何惧高原风狂沙起,法治青藏有我亮剑!”到三年后“忙碌的日子忘了仰望蓝天,离别才感到白云的留恋”,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满腔壮志化为铁汉柔情。背井离乡,与高原反应对抗,独自忍受亲人在援青期间离世的悲痛,却停不下踏遍青海的脚步。

  “由来巡吏胜甲兵”,在工作总结中,范明志这么写到,“自古以来,向边远地区派遣官吏都是比派遣军队更好的治国方略。参加援青工作,在国家发展稳定、民族团结、生态保护的大格局里,我倍感骄傲和自豪。”
责任编辑:魏悦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