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老百姓越近 根扎得越深

——来自“红色故都”江西瑞金的蹲点报告
2019-07-22 11:14:4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姜佩杉
 

1931年11月7日,伴随着敌人的武力威胁,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村开幕,正式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红色政权的建设开启了新的篇章。瑞金也因此被誉为“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
   在这个沐浴着炮火硝烟的“摇篮”中,孕育了初生的人民司法事业。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临时最高法庭于叶坪村成立,何叔衡任主席,次年与中央政府一起转移到沙洲坝镇;1934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在沙洲坝镇成立,董必武任院长兼最高法庭主席。1932年2月至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前,临时最高法庭、最高法院审理和复核了有关刑事、民事、军事案件约3000余件,强有力地支持和巩固了工农民主专政政权。
   六月的瑞金,草木葱茏。
   记者蹲点发现,这是一个处处有革命故事的地方,红色基因早已渗透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瑞金市人民法院每次举行党组学习日活动时,都有一个特别的固定环节——请一位参会人员讲述瑞金本地的红色故事。
   在这片有着红色记忆和传承的土地上,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似乎从未远离。紧密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瑞金法院做好工作的根本准则和行动自觉。他们心中,始终澎湃着一种信念:心里总是装着老百姓,根才能扎得住、扎得透、扎得深。
   群众之事无小事。近年来,瑞金市人民法院在人均结案数逐年攀升的情况下,结案率也随之增长,并通过多元解纷模式将大量案件化解在了前端,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岁月流逝,而故事从未枯竭。
   不畏艰难,执着探索——一段精神不灭的往事
   6月16日,在江西瑞金沙洲坝革命旧址群,一口有着86年历史的老井旁围满了孩子。井水水位依然很高,徒手拉绳就能毫不费力地打上来满满一桶,孩子们欢呼着,纷纷拿起手中的竹勺舀水喝。在孩子的嬉笑声中,镌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在一旁默然静立。
   这口井人称“红井”。1933年,为了解决当地老百姓饮水困难,毛泽东同志亲自带领红军官兵开掘了这口珍贵的水井。老百姓感念共产党的恩情,即使在白色恐怖时期,也仍然不忘保护红井。如今,历经岁月洗礼,井水依然澄澈甘洌。
   “水”总是和老百姓联系在一起。在那个时期,还有一个著名的与“水”有关的故事。
   1932年,因农田灌溉问题,瑞金合龙乡毛姓与杨姓宗族发生械斗,少数毛姓村民煽动群众阻碍放水,杨姓遂向临时最高法庭提出控告。临时最高法庭主席何叔衡率审判员亲自到现场办案,耐心调解,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妥当化解了当地多年的灌溉纠纷。
   走进距离“红井”不远的苏区最高法院旧址,黛瓦黄墙前的草坪上,讲述何叔衡化解合龙乡用水纠纷的雕塑栩栩如生。背后是办公区域,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郑天翔题写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旧址”匾额在正门上方悬挂。
   昏暗简朴的房间,是办公室也是卧室。血与火的年代里,就是在这一间间陋室中,诞生了现代人民司法审判工作的雏形。何叔衡、董必武、梁柏台、古柏……革命先辈们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心系群众、秉公办案,书写了法制建设的光辉历程,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高法院设有刑事、民事、军事审判业务机构,以最高法院委员会为最高审判组织;成立最高军事裁判会议,作为审判军事案件的最高组织;除此之外,还成立了法警队,设立了看守所,设立了实名制举报箱;种种措施使苏区审判工作走上了规范化道路。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公开审判、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重调查、重证据、坚持合议与辩护相结合、少数服从多数、主审人员负责制等现代司法坚持的优良传统和审判准则,早在苏区最高法院时期就得到了体现。
   往事并不如烟,人民司法起步时留下的精神财富、理论财富、实践财富历久弥新。
   司法为民,服务群众——一份初心不改的使命
   87年前那个浓墨重彩的开始,在这片红土地上播下了“司法为民”“服务群众”的种子。
   “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这是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时说的话。
   人民法庭作为法院的派出机构,是直接接触群众、密切联系党和群众的“桥头堡”。现在的瑞金市人民法院有叶坪、九堡、武阳、瑞林、城郊五个法庭, 为有效回应群众多元司法需求,除了驻庭常态化,还推出了周末法庭、夜间法庭、上门立案、巡回审判等司法服务,并积极探索非诉纠纷解决渠道。
   2018年5月,武阳法庭受理了一起赡养费纠纷案件。原告均已年过古稀,其中一位老人因车祸骨折,只能依靠拐杖走路,且原、被告住在大山深处,进出不便,武阳法庭庭长刘德泉决定将庭审现场搬到老人家门口。当天,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当场履行了部分赡养费。
   刘德泉是江西省优秀法官,从英语老师改行的他,在简朴的乡镇法庭一待就是十几年。
   “本来是有机会留在城里工作的,但我的研究生导师告诉我,要想为民主持公道,最好还是去法院。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得这句话,从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
   6月20日,临近中午,距离刚刚结束的调解不到十分钟,还在整理材料的城郊法庭庭长宋英又马不停蹄地接待了另外两位当事人。这次调解只用了半个小时,双方当事人便达成了一致。
   “正式调解前我们都会和当事人分别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诉求,作为法官则需要在他们的诉求中找到平衡点。也就是说,大部分工作是在法庭之外完成的。”宋英如是说。
   把工作做在法庭之外是瑞金法院人的常态,比起白纸黑字的规章制度与死板的打卡机,“只知道日期,不知道星期”更能描述他们的工作时长。
   为了办好各类案件,为群众提供优质司法服务,瑞金法院的干警往往不知周末为何物,也正是有着这样的工作劲头,才能在近三年案件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保持结案率、一审服判息诉率、发改率等案件质效指标长期位于赣州市法院前列。
   为群众着想不仅仅体现在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上。各个人民法庭法官都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他们的微信里还有辖区所有村子的村务公开群,力保群众的司法需求第一时间得到反馈。
   “瑞金法院重视深度参与乡村治理。我们联合了多方力量,不仅力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更致力于营造文明和谐的无讼环境。”瑞金法院院长温金来表示。
   在审判业务之外,立案庭庭长钟野明像院里众多干警一样,需要时常下乡联系他所帮扶的贫困户。客家人热情,总是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塞给钟野明,他也会趁老人们不注意偷偷放回去,但面对贫困户们的需求时,他从来不含糊。
   “不让女儿继续上学怎么行!现在有助学政策,我得和您儿子好好说这件事。”
   “外墙粉刷补贴还没有拿到吗?我回去马上问一下,您就安心在家等消息。”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这首至今在赣南大地广为流传的苏区民歌,在新时代的法院工作上有了新的注解。
   旧貌新颜,赣江后浪——一场绵延不绝的传承
   瑞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正中央的墙上是一面铜质浮雕,上书“人民司法从这里走来”,这句话是2010年8月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参观苏区最高法院旧址后的题词,也是每一个人面对这片黛瓦黄墙时发出的由衷感慨。
   这一“走”便是87年,透过历史的薄纱,仿佛看到一代又一代法院人的身影,越来越清晰。
   “一开始我在最远的瑞林法庭,都是山区,办一个案子光走路就要走几天。那会下乡要带两个包,一个装案卷,一个装衣物,晚上就睡在乡里。”作为80年代就来到法院工作的“老人”,审监庭庭长危先平对当年的艰苦条件印象深刻。
   “刚来法院的时候,公检法和消防挤在一栋四层小楼办公,桌椅板凳都是解放前的老物件,下乡办案靠蹬自行车。”1992年到法院的钟野明回忆。
   时光荏苒,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又由摩托车换成了汽车,变化在悄然而持续地发生。科技发展的潮水更是给瑞金法院带来了焕然一新的面貌:整合诉讼服务中心功能, 实现诉讼材料收转发、执行接待、法律咨询、法官约谈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大力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保全服务,不断优化群众办事体验……
   科技日新月异,硬件不断升级,但精神传承从未停止。
   虽然现代化、信息化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但也存在需要亲自送达的特殊情况。武阳法庭的书记员肖章和法警邓见禄都是院里新来的“90后”,6月18日9点刚过,他们俩便抓紧时间去村里送达。
   庭里唯一的警车布满了尘土,车内还有一些从村里带来的泥土和小石块,邓见禄不好意思地对记者笑了笑说,“我们总是下乡,也没有时间经常清洗,所以车子看着有点旧。”
   山路崎岖,骄阳炙烤,前段时间由于大雨导致的滑坡痕迹犹在,途经的水泥桥狭窄到一辆车堪堪通过,两侧没有护栏,而桥下就是深不见底的水流。由于当事人住处相距甚远,一上午竟然只送完了三户人家。
   “辛苦什么的还好吧,毕竟有车嘛。我们都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很快就习惯了。”他们轻描淡写地说,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在两位“90后”干警心里,尽管这份工作没有都市年轻人的光鲜靓丽,但听到群众那句朴实无华的“辛苦了,进来喝杯水吧”,依旧感到充实而自豪。
   吃过午饭,警车又朝着山路开去,一路蜿蜒却不停步,朝着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而位于瑞金市七彩大道西侧的法院办公楼里,新的案卷正被翻开,新的使命正在续写,未有穷期。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