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布局诉源治理 向基层“借东风”
2019-09-03 11:07:20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万紫千 张巍
 

图为余干法院法官刘志颖(右中)与第三方调解志愿者共同调处家事纠纷。

图为白马桥法庭法官在进行巡回审判。

  

  2019年上半年,江西省余干县人民法院的结案率为80.13%,在上饶市排名第一,创下历史最优成绩。

  余干法院的这一成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诉源治理“大布局”。

  ■因地制宜的调解“先行”

  余干法院院长曾建告诉记者,余干县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经济欠发达,矛盾纠纷主要集中在乡村基层,集中在婚姻家庭领域。“这也是余干法院被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为全省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法院的原因。”他说道,“滨湖地区民风彪悍,矛盾容易激化,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一判了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彻底解开当事人的心结。”曾建认为,公平正义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应该贯穿于解决矛盾的过程始终。正因如此,余干法院十分重视诉源治理工作。

  2018年4月25日,余干法院印发《开展家事审判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出台《家事调解工作规定(试行)》,其中第一条写明:“法院应当从符合条件的第三方调解志愿者协会、有关部门及各乡镇选任家事调解员,在家事法官的指导下调解家事案件。”此外,还进一步规定了家事调解员的选任条件、工作原则、调解范围等细化要求。

  2018年5月1日,根据“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牵头、社会参与”的原则,中共余干县委办公室、余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余干县家事纠纷多方联合化解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构建全县联动治理大格局。

  以家事审判改革为契机,余干法院还将多元化解机制引入民商事审判领域。2019年4月4日,余干法院出台《关于开展多元化解质效提档升级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2019年6月28日,印发《关于开展“全面提升民事审判核心竞争力工程”专项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至此,余干法院的诉源治理工作也初显成效。2019年1月至6月,余干法院的结案率为80.13%,全市排名第一,全省排名第十六。余干法院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诉前,使诉讼服务的每个环节都具备纠纷化解功能,有效提升了审判工作质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今年上半年,余干法院的公众满意度位列全省法院第九名。

  ■家事调解室的日常

  2019年8月21日,年过半百的余干法院家事合议庭法官刘志颖背着一个单肩小包,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手里拿着一沓案件材料,“噔噔噔”地来回于办公楼与调解室。余干的8月暑气蒸人,此时,她正苦口婆心地向女方当事人讲述婚姻中的相处之道,额头上渗出密密细汗。

  “一段婚姻能够走多远,不是取决于你们当初有多么相爱,而是当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你是否具备化解能力。”

  “当我们的一根手指指向对方的时候,四根手指是指向自己的,这就说明,当对方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也负有责任。”

  ……

  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语,让对面年轻女子的情绪慢慢缓和下来。

  “你在沙盘里面摆放了加油站、大房子……表明你的内心还是积极向上的。”紧接着,一旁的涂瑜平拿起沙盘游戏复原图,为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涂瑜平自愿加入余干县第三方调解志愿者协会,并被派驻到法院协助调解工作。

  法官与第三方调解力量合力进行调解工作,是余干法院家事调解室的日常写照。

  2017年5月,余干法院被江西高院确定为全省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法院,不久,时任余干法院行政庭庭长刘志颖便被曾建“请”到办公室谈心。

  “院长希望我能担任家事审判合议庭法官,探索家事审判改革。”说到这,刘志颖笑了笑:“说实话,我当时并不情愿,毕竟都一把年纪了,跨越审判领域让我压力很大。”她笑言自己是“百宝箱,门门都要学。”

  但是,自从扛起了家事审判这张大旗,刘志颖便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其中。

  “真正接触家事案件,我看见了许多濒临破碎的家庭,感到很痛心,我发自内心地想要帮助他们。”这份情绪让刘志颖更加坚信“一定要尽职尽责,不容许丝毫的马虎。”

  家事案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很多时候都不是一纸判决书能解决的问题。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刘志颖一定要确保判决结束后不会产生“后遗症”,她才会毫无顾虑地敲下法槌。“我们必须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整个过程压力很大,需要有足够的定力和正能量,也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支持。”

  ■借助第三方调解的“神力”

  “各方力量”中,第三方调解志愿者协会成为了家事法官有力的后盾。这个志愿者协会是由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徐占海创立的民间团体。“我的初衷是用身边的人调解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徐占海说道,“在不断发展壮大的三年时间里,我们一直在挖掘适合做调解工作的人,逐步形成了规范与体系。”

  2017年,徐占海找到刘志颖,希望作为第三方参与到调解工作中。“我们现在有做得一手好菜的厨子,但是缺少食材和厨房。”徐占海打着比方,“运用群众力量和社会资源解决矛盾纠纷,我们能实现做公益的初衷,法院也能得到规范有力的调解力量。”

  如今,第三方调解志愿者协会有23名志愿者常驻余干法院,他们分为五个小组,每天都有两人到法院轮岗。这23名志愿者中,有律师、心理咨询室、教师、公职人员……他们在本职工作之余,投身于调解工作,也得到自身所属行业的大力支持。

  志愿者之一的国土资源局干部洪建友形容这个团队“秉持依法调解的原则,有时间、有爱心、有能力”,他说道:“上学时,我攻读法律专业,有一定的法律知识积累,平日里喜欢看《今日说法》,如今,法院会定期给我们进行专业培训,作为志愿者,我们在不断学习,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洪建友认为,调解工作给他带来了快乐和满足,“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第三方调解志愿者协会入驻法院后,刘志颖“如有神助”,“这些志愿者们进行的都是自愿且无偿的服务,不仅在百忙之中要进行一场又一场的调解,有时候还自愿出钱、出场地,有的人年纪大了,头发白了,但依然在发光发热。”她说道。

  刘志颖告诉记者,民事案件的调解工作至关重要,调解并不以结果为论,而在于挖掘矛盾的焦点,诊断修复治疗的可能性。此外,许多家事案件需要进行判后回访工作,做好心理疏导。“在离婚案件中,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我们会给这些孩子牵线搭桥,解决他们的学习、生活困难。第三方调解志愿者更是力所能及地利用各行各业的力量伸出援手。”

  2018年以来,余干法院共审结家事纠纷案件1600件,其中调解705件、撤诉579件,案件调撤率为80.25%,同比上升7.54个百分点,案件服判息诉率为98.74%,同比增长6.2个百分点。

  23名志愿者只是余干法院深化诉调对接机制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余干法院从余干县第三方调解志愿者协会及有关部门、各乡镇矛盾中心聘任170名调解员,从全县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聘任416名调查员,从具备心理、婚姻咨询师资质人员中聘任13名心理辅导员,构建了以“调解速裁中心”为主体,“基层解纷网络”为依托的多元化解体系。

  当然,余干法院的调解工作也有自己的一套制度规范。余干法院副院长高艳燕介绍,对诉至法院的矛盾纠纷,余干法院会进行登记分类,严格按程序对各类案件进行诉与非诉有序分流,对适宜通过非诉方式解决的案件、集团性案件、群体性矛盾等,经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委派第三方调解志愿者协会或各乡镇矛调中心、民间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对当事人同意先行调解的民商事纠纷,当日委派到相关诉前调解组织,并建立台账制度,由相应的业务部门跟踪管理和监督,当事人不同意诉前调解或诉前调解不成功的,按照繁简分流原则,实行随机分案。

  白马桥法庭的调解“法宝”

  作为余干法院审管办主任,同时也是速裁团队负责人,余晓红对全院的工作情况了然于心。“要论余干法院诉源治理的亮点所在,真应该看一看我们的七个法庭。他们身处最基层,所属辖区有各自的区域特点、民风民俗,法官需要根据当事人的心态进行疏导工作,不断磨合,引起共鸣。”她说道,“作为百万人口大县,法庭的工作数据十分漂亮,这都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我打心底佩服。”

  在最近一期余干法院员额法官绩效每周通报的表格中,周结案率排名前三名的法官分别是乌泥人民法庭、三塘人民法庭、白马桥人民法庭的员额法官,其中,白马桥法庭的两位员额法官调解率都达到了50%以上。

  白马桥法庭地处余干县白马桥乡,辖区一乡两镇,法庭距离县城五公里,现有干警5人,其中,员额法官2人、法官助理1人、书记员、法警各1人。

  白马桥法庭有着用心调解、息诉止纷的优良传统,“叶金辉调解室”便是法庭的一块“金字招牌”。

  叶金辉曾担任过白马桥法庭副庭长,在白马桥法庭工作30余年,如今已经退休。他擅于化解辖区各种民事纠纷,在白马桥法庭辖区具有很高的威望,说起他,当地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表示信服。

  工作以来,叶金辉提出了“三全调解法”,这也成为了白马桥法庭的一大法宝。一是“全程调解”,将调解贯穿于立案、送达、开庭前、庭审中、判决前的每一个环节;二是“全心调解”,本着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的目标,热心、耐心、诚心、细心、专心、公心调解,不厌其烦、锲而不舍;三是“全力调解”,在自愿合法的前提下,运用一切手段,动员一切力量,绝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只要有可能,就决不放弃调解的努力。

  围绕离婚案件、赔偿案件和民间借贷案件的一套调解工作,叶金辉还总结出了一套细化的“方法论”。

  如今,官胜根从叶金辉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在他的带领下,白马桥法庭连续三届被江西高院评为全省优秀人民法庭。

  对于基层法庭而言,矛盾主要是家事邻里纠纷。官胜根从小在农村生长,和农村老百姓有着特殊的感情,十分能够理解农民的难处与苦处,他也知道,对于农民而言,调解结案比直接判决更能体现案结事了人和。他时常讲,老百姓也许一生只来一次法庭,法官在与百姓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放下身子,尊重他们。平时只要当事人来到他的办公室,他都会热情地招呼,请坐倒茶。

  官胜根认为,做调解工作不仅要吃得苦,还要用巧劲。村民们也常常被他的工作态度所感动,愿意“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在派出法庭工作七年来,他始终相信“只要把案情、道理、法律和老百姓讲清楚,总能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

  2016年至2018年,官胜根共审结民事案件286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258件,调撤率达90.2%,其中95%以上的案件当事人能主动履行,已调撤结案的案件中没有出现一件当事人申请再审、上访及矛盾激化等问题。

  余干法院不仅在调解工作方面下大力气,还大力推进“分调裁”机制改革,进一步扩大案件速裁适用范围,将事实清楚、当事人争议不大的速裁民商事案件标的额最高限额由3万元提升到10万元,试行将犯危险驾驶罪刑事案件纳入速裁范围。

  此外,余干法院建立了司法对接机制,将执法办案与经济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助推诉讼源头治理。

  曾建认为,诉源治理有利于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三重统一。谈到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他拿着一张诉讼服务大厅建设图纸,谦逊而又自信地说道:“畅通纠纷化解渠道,我们还有许多潜力可挖,接下来,我们将完善诉讼服务大厅的功能,加强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可以享受便利。”

 
责任编辑:邵倩雯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