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种资源 提升普法实效
2020-02-05 09:48:4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周陈华
 

  人民法院当扎实推进普法工作,努力让法治内化为群众行动的准则、文化的认同和内心的信仰。

  扎实推进普法工作,是人民法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满足群众日益增长多元司法需求的重要职责,是加强诉源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实践锻炼、提升干警实际本领的重要平台。笔者认为,人民法院当以“分内事”的心态和“接力跑”的状态,用足用好解纷资源、案件资源和技术资源,下实功、施巧劲,扎实推进普法工作,努力让法治内化为群众行动的准则、文化的认同和内心的信仰。

  用好解纷资源。当前,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为普法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有利契机。人民法院当树立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全力汇聚积极因素,实现“1+1>2”的化学反应。要当好“力行者”,将普法工作纳入法院工作的整体布局,摆上重要日程,针对不同条线、不同部门,明晰具体的时间表和任务书,引导干警知责明责、履责尽责。要当好“架桥者”,以诉前调解、“法官入网格”创建等平台为纽带,整合公安、司法、环境等部门的普法资源,并加强与律师、乡贤人士等主体的沟通,在解纷中强普法,在普法中促解纷,推动形成各负其责、各展其长、协同高效的长效机制。要当好“播种者”,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的指导,主动参与村居社区涉法事务的处理,提升基层干部群众学法用法能力。

  用好案件资源。立足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将案件作为“富矿”,“点”上着力,“面”上升华,实现精准高效普法。突出风险化解的及时性,将普法工作贯穿到立审执各环节,并借助巡回审理、集中宣判等形式,最大限度消除对立、压降风险。尤其在推进繁简分流改革进程中,对“简案”不能简单图快,必要的释法不可或缺,以此促进个案乃至批量案件的高效化解。突出精品裁判的标杆性,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解决执行难等重点工作,努力塑造示范意义强、裁判说理清、规则导向明的精品裁判,引导各界知道“是什么”、懂得“为什么”、明白“怎么做”。突出调查研究的前瞻性,强化大数据思维,总结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和规律性问题,通过司法建议、白皮书等载体,为各类主体提供指引。

  用好技术资源。融入智慧法院建设大格局,借助技术资源,以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业态,让普法工作更具吸引人的趣味、启发人的回味和提升人的品位。要答好“基础题”,对文书上网、庭审直播加强把关和考核,坚决杜绝低级错误。对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事前重推介,事中强沟通,事后抓引导,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要答好“提优题”,发挥官方微博、微信功能,入驻今日头条、抖音等热门宣传平台,开辟普法专栏,强化主题策划,并与线下传统普法手段相结合,构建完整的普法矩阵。要答好“创意题”,发挥干警首创精神,并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制作微电影、短视频、MV等新媒体作品,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责任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