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起点,书写保护创新发展新答卷

——2019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工作再创佳绩
2020-04-24 21:15:03 |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 作者:孙航
 

  护航创新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019年,新中国以风华正茂的崭新姿态度过70年华诞。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向前推进,为创新驱动发展大局服务,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筑牢法治根基。

  这是蹄疾步稳的一年,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

  与新时代同行,审判工作稳中有进

  金秋时节,北京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2019年10月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圆满闭幕。会议作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部署,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被写入全会公报,为人民法院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新的历史起点,呼唤新的使命担当。

  2019年,人民法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保障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稳中有进,审判质效持续向好,进一步发挥出知识产权司法激励和保护创新的重要作用。

  这一年,案件数量再创新高——

  人民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8万余件,审结47万余件,收、结案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增幅均突破40%。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地法院结案率达90%以上,圆满完成审判任务。

  这一年,新型案件不断增多——

  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拓展法律边界,一大批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标准必要专利、生物医药等科技前沿领域的知识产权案件得到妥善审理,裁判规则实现进一步总结提炼。

  这一年,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加大对侵权源头的惩治力度,积极采用惩罚性赔偿机制,提高侵权损害赔偿金额,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司法救济的及时性和便利性,努力使侵权损害赔偿与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协调相称。

  这一年,司法服务更便捷高效——

  部署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效率,人民法院向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步伐。

  北京法院推进立案阶段“多元调解+速裁”机制改革,山东法院构建化解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平台,湖北法院吸纳行政机关、行业协会、律师调解组织等第三方力量参与调解……知识产权领域的“枫桥经验”在探索中丰富,在实践中成长。

  与新时代同行,人民法院架起知识产权矛盾纠纷化解的高速通路,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为公平正义提档加速。

  建体系立制度,高水平促创新发展

  新年伊始,万众期待。

  2019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挂牌成立,我国知识产权司法又一次迎来意义非凡的里程碑时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高度,作出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重大决策部署。

  “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国际化”标准加强法庭建设,为我国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掷地有声的动员令,激励着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者不忘初心、接续奋斗。

  作为统一审理全国范围内技术类知识产权上诉案件的专门机构,知识产权法庭克服了初创时期的各种困难,勇于探索改革举措,在统一裁判标准、提高审判质效上下足功夫,不负众望实现良好开局。

  创新离不开法治护航。唯有打牢体制机制根基,才能使创新发展在法治化道路上驰骋前行。

  2019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专门化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跨区域管辖机制不断优化,知识产权诉讼制度不断完善。

  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设立五年来,受理案件超10万件,一批具有规则意义和社会影响的重大知识产权案件成为范例和标杆。2017年以来,南京等21个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内设专门审判机构,跨区域集中管辖部分知识产权一审案件,推动知识产权专业审判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

  问题所指,改革所向。

  一年来,人民法院着力完善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的诉讼规则,积极优化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模式,努力破解制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体制性难题——

  构建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明确各类人员参与技术事实调查的方式,充分调动技术调查各种力量资源。最高人民法院组建全国法院技术调查官、技术咨询专家库,建立全国法院技术调查资源共享机制,为全国法院查明技术事实提供工作指引和范式。

  强化当事人举证义务,加大依职权调查取证力度,有效减轻权利人维权成本。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探索证据出示令制度,依法制裁妨碍举证的行为。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鼓励当事人充分利用公证、电子数据平台等第三方证据保全方式收集、固定证据。

  回应民声需求,精准服务发展大局

  民众有所呼,人民司法必有所应。

  一年来,人民法院立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积极优化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模式,促进案件繁简分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体验感、获得感——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实行快审机制,在商标驳回复审案件中试行“要素式”裁判文书,平均结案时间减少30%。西安知识产权法庭组建速裁组,用20%的审判力量完成70%的案件。成都知识产权法庭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案件快速审判机制,合理配置审判资源,取得良好效果。长春知识产权法庭对涉著作权、商标权等类案进行简案速审、快审,五个月审结全年84.8%的案件,大大缩短审理周期。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一年来,知识产权司法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加强司法政策研究,精准服务国家各项创新发展举措,助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辽宁法院开展涉“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知识产权案件的调研,切实回应创新主体司法保护需求。黑龙江法院深入民营企业调研,制作普法宣传手册,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浙江法院针对涉电商平台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进行调研,总结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发展的司法经验。湖南法院主动对接企业和高新园区的司法需求,增强企业创新发展意识。

  一年来,知识产权司法坚持开放思维和世界眼光,拓展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有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为世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最高人民法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举办“WIPO调解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的应用研讨会”,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新加坡以及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法院的有关人士对知识产权组织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开展深入研讨。

  第二届世界知识产权法官论坛期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典型案例集·中国卷(2011-2018)》正式发布,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就。

  创新发展不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不止。

  2019年,人民法院以实干笃定前行,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法治化道路上行稳致远。

  站在新的起点,迎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刻,人民法院将一如既往奋力拼搏,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书写保护创新发展的崭新答卷。

 

 

 
责任编辑:于子平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