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有态度 还要有方法
2020-05-08 10:43:36 | 来源:钱江晚报 | 作者:张炳剑
 

  5月4日凌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康熙年间的古建筑温州永嘉的司马第大屋,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吞噬,最终只残留下三分之二的遗迹。

  300多年的古民居,就这样毁于一场大火,实在令人扼腕叹息。这幢古建筑有其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还是居住于此的10余户村民的家园。

  这次大火,再次烧出了古民居保护的尴尬。从全国范围来看,类似司马第大屋已被列为文物的古民居,有部分因各种原因而得不到妥善保护。

  司马第大屋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却住着十余户居民,这无疑给保护工作带来不少的困扰。从报道看,当地文物保护单位对司马第大屋也有保护举措,配备有两名专职文物保护网格员,每天对文物进行两次巡查;定期由专人清理木头架子、柴火等易燃杂物。

  但是,因为有人居住,风险就防不胜防。事实上,半个多月前,司马第大屋西侧刚发生过一起火灾,原因就是西侧一户人家用柴生火时,不慎引发火灾。

  冯骥才曾说过,对于古民居最好的保护,就是采用露天博物馆式的保护。这个说法得到文物界普遍认可。因此,针对司马第大屋这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理应尽早迁出其间的居民,对其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和保护。

  早在2012年,浙江省政府就批复了永嘉县《关于要求审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芙蓉村古建筑群保护规划的请示》,其中指出,要合理疏减传统村落内居住人口。

  只是,不知为何,当地政府在调解失败一次之后,此事便不了了之,至今司马第大屋还有10余户居民。

  相比一些归属清晰的文物来说,古民居的保护所牵涉的问题确实更为复杂。毕竟,在涉及民生时,古民居保护便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问题。这就要求,各地政府在保护古民居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切实拿出能调和各方利益诉求的方案。

  司马第大屋的遭遇警示我们,古民居的保护刻不容缓,要真正落实好对这些古民居的保护,既要有态度,还要有方法。居民如何妥善安顿?修缮资金如何筹措?保护与开发如何统一协调?都需要当地政府认真考虑并落实,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