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虚拟法庭上线发布会

2020-05-19 16:20:26
 

  中国法院网讯(任惠颖)5月15日,北京互联网法院联合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现场》栏目,推出虚拟法庭“新品”发布会,由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佘贵清发布虚拟法庭建设成果,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孙伟和虚拟法庭“技术需求官”伊然,参与发布会访谈,对技术理念和技术细节予以介绍。“沉浸式行走发布”形式, 充分展现了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庭建设成果,成为此次发布会一大亮点。

  此次发布会邀请到9位北京市人大代表参与观看,来自中国教育电视台、法制日报、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等媒体现场报道。

  发布会在《现场》栏目微信公众号、央视频、今日头条、快手、百家号、网易网、爱艺奇直播、斗鱼直播、哔哩哔哩弹幕网、经济日报社、中国日报社、科技日报社、中新社中新视频、中国青年报社、法制日报社、北京日报、北京卫视等近30家平台,共同播出,收看量超过750万。

  此次发布的虚拟法庭建设成果,包括“打开电脑就有法庭”的虚拟法庭技术和搭载该技术的实体产品“虚拟法庭舱”,可以说,既有创新技术又有实体产品。

  虚拟法庭技术搭建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级分割模型,可完成庭审视频中人体图像与背景的分割,实现人像准确识别,并虚拟化呈现国徽、法庭、席位人员名称。法官在任何背景下开庭,该技术都可以把法官所处的背景替换为法庭背景,法官点击屏幕上按钮即可以敲响法槌,大大增强了在线庭审的仪式感。相较于传统的绿幕抠图,该模型对背景没有特殊要求,可以适应基于PC端和移动端的各种复杂办公环境,兼顾人像分割准确率和实时率。

  据统计,疫情期间北京互联网法院收案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说明当事人已经比较适应互联网审判模式。但是法官、助理、书记员要遵守居家隔离要求,而有些案件又确需开庭审理,为了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益和庭审的严肃性,法官们变身“技术需求官”,提出了开发新型虚拟法庭的需求。在解决了在家开庭的需求之后,技术落地场景进一步拓展,虚拟法庭技术被全面用于互联网庭审和简易法庭建设。

  虚拟法庭技术进一步降低了庭审对物理环境的依赖,为拓宽在线诉讼的法庭模式提供了可能。4月底,北京互联网法院搭建起“虚拟法庭舱”,内部采用“虚拟法庭”技术,仅设法官席位及一台电脑,即具备完整庭审功能,占地面积仅3平米左右。“虚拟法庭舱”可满足小额诉讼庭审、简易庭审、证据交换、组织调解等使用需求,具有轻量、低碳、环保特点。

  据介绍,北京互联网法院的第一批“虚拟法庭舱”上,贴着法官们亲手贴上去的樱花贴纸,以纪念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诞生的“虚拟法庭”技术创意。

  在虚拟法庭技术支持下,法官开庭已不再局限于院内法庭,实体网络法庭、“虚拟法庭”“虚拟法庭舱”多种配置,可以支持位于不同空间的合议庭成员、法官助理、书记员以及当事人,全部云上“见面”,共同参与任意程序环节。无论在院内还是院外,都可实现“打开电脑即有法庭”,开庭、笔录生成、笔录阅签、庭审直播均可同步完成。疫情期间,北京互联网法院有30余件案件使用“虚拟法庭”完成了庭审。

  目前,北京互联网法院初步形成了互联网法庭“矩阵”,包括标准互联网法庭、办公开庭两用的简易网络法庭、虚拟法庭及虚拟法庭舱。支持内外网交互的互联网法庭建设模式,突破了时间、空间和网络限制,大大提高了法院人员单位时间工作效率,这也是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展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举措。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