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卢氏五里川法庭:用“三集中”一心为民

2020-07-01 09:07:56 | 来源:豫法阳光微信公众号 | 作者:赵栋梁 赵富林
 

  河南省卢氏县人民法院五里川人民法庭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西南重镇、革命老区、曹靖华故里的五里川镇,距离县城55公里,辖卢氏县西南山区七个乡镇,共81个行政村、981个居民组,常住人口12万余人。辖区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总面积1350平方公里,辖区最远的村落距离法庭60余公里。是全省辖区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最高、距离中心城市最远的人民法庭。

  五里川法庭现址修建于2003年,近年来再次改建,面貌焕然一新。长征时期,红二十五军从卢氏西南山经过,李先念、刘华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过,长征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法庭从设立至今,始终秉承“公正、廉洁、为民”之庭训,充分发挥基层法庭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前沿阵地作用,根植“站位大局、司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群众”司法理念,把握职能定位,推进诉源治理,坚持“三集中”工作法,积极探索“立、审、执一体化”办案模式,打造法庭周边一小时执行服务圈,实现了立审执无缝对接。法庭案件调解率、服判息诉率等各项质效指标均处优良水平,多年来深受辖区群众好评。五里川人民法庭被共青团卢氏县委评为“共青团先锋岗”,2019年被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十星级人民法庭”,庭长王彬被评为“市级办案模范”,该庭首创的“三集中”工作法曾获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批示。

  2020年6月29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邀请人民网、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大公报、河南广播电视台、大河报、河南法制报、大河网、映象网、今日头条、腾讯大豫网、网易河南、新浪网、中国网等多家媒体记者来到位于老灌河畔的卢氏县人民法院五里川人民法庭,开展“媒体记者进法院”集中采访活动,媒体记者们跟着法庭干警们跋山涉水,见证了他们在大山深处守护公平正义的点点滴滴……

  当天上午7时20分,记者们吃过早饭,从卢氏县城乘车出发,沿着有“中原最美高速”之称的三淅高速,赶往五里川法庭。途中,随行的卢氏法院政治部宣传专干赵富林告诉记者,这条高速公路开通没几年,之前法庭干警每周一到法庭上班要沿着209国道行进55公里,因为山大弯急,要行驶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现在高速开通了,方便多了……

  上午8时许,记者们抵达五里川法庭,在法庭干警的引导下,记者们参观了法庭庭院、立案室、审判庭、多功能室、调解室、执行大队等办公场所。

  在法庭院内墙上,一张《诉源治理分布图》引起了记者们的注意。庭长王彬向记者讲解了法庭建立辖区诉源治理联动机制,将辖区81个行政村全部纳入联动范围,形成纠纷化解合力的举措。近年来,五里川法庭以辖区七个乡镇综合治理中心为联络点,与各乡镇每个村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民调主任建立常态联系,不留死角,全辖区覆盖,把握职能定位,推进诉源治理。法庭在审理案件时,可第一时间与各村村干部取得联系,村干部介入调解;各村出现矛盾风险点时,随时联系法庭,或法庭干警到纠纷现场讲解法律、参与调解,或村干部带领矛盾双方到法庭进行调解,形成合力将大部分矛盾化解在诉前。对于不能调解的案件、有信访苗头的群众,引导他们通过诉讼程序定纷止争。诉源治理联动机制,为维护辖区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新农村,深化社会综合治理,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找到了最大公约数,画出了最大同心圆。

  在法庭立案室,两位律师正在忙着利用法庭为当事人提供的网上立案缴费系统进行缴费。庭长王彬告诉记者,2019年3月,五里川法庭在三门峡市基层法庭中首次实现跨域网上立案,又于同年8月初推出了“移动微法院”,切实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打通了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在法庭审判庭,当解说人员介绍法庭配备的先进的庭审语音识别系统时,记者们纷纷上前进行体验,对语音识别系统精确地录入识别率惊叹不已。据工作人员介绍,语音识别并不限于普通话,在常说方言土语的卢氏山区,一样都可以识别,而且随着系统的长期运行,还能够智能优化,“越来越准”。

  上午9:00时,法庭聘请的特邀调解员张红有、刘帅理开始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原告武某与被告李某因买卖合同发生纠纷,原告向法庭提交起诉材料,法庭审查后认为本案争议不大,有调解结案的可能,遂决定让特邀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经过调解员张红有、刘帅理耐心细致做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被告所欠原告的木料费和工钱共计19588元,被告李某于2020年9月1日前一次性支付原告武某现金5000元,12月1日前支付原告3000元,剩余部分于2021年5月1日前付清。双方一致同意由法庭出具民事调解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法庭法官助理崔铭洲忙着调解原告姬某锋、姬某海与某乡政府某村委会生命权纠纷一案。2018年11月,两原告的父亲和同村村民受二被告雇佣,从事整理圈地复垦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因其他工人驾驶的摩托车失控造成二原告父亲死亡。后经协商,原被告签订死亡赔偿协议书,经支付部分赔偿款后,下余11万元至今未支付。二原告遂向法庭起诉。因二原告系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经向法庭申请,法庭审查后给予免交诉讼费。接收诉讼材料后,承办法官高度重视,了解情况后,经过多次电话沟通,多年未了的纠纷,最终在法庭的积极协调下,被告愿意积极主动支付赔偿款,取得了二原告的谅解,二原告当即撤诉,做到了案结事了,定纷止争。

  与此同时,法庭派驻执行大队正在协调处理申请执行人段某生等四名农民工申请执行被执行人段某军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经过执行干警多方协调,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段某军从2020年6月起,每月30日向申请执行人履行5000元,并承担案件诉讼费、执行费。被执行人当场履行5000元,双方和解。

  说起五里川法庭执行大队,随行的卢氏法院院长赵振营告诉记者,近年来,特别是“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展以来,广大群众对执行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上级法院对执行质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卢氏县法院经过深入调研发现,在原有执行案件管理模式下,基层人民法庭特别是五里川人民法庭审理的民事案件到县法院申请执行,给当事人带来很大不便,且执行质效不高。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该院执行工作的长远发展。为了向辖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利、更快捷的司法服务,卢氏县法院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切实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建设,于2019年8月在全市率先向五里川人民法庭派驻执行大队,畅通司法便民的“最后一公里”,并为今后向基层人民法庭派驻执行团队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上午10时许,记者们随同五里川法庭干警来到距离法庭30余公里的双槐树乡石门村,在村委大院巡回开庭审理一起拖欠劳务报酬纠纷案。原告张某超诉被告彭某伟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及原告曹某华诉被告彭某伟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两案案情相同,被告相同,法庭决定合并审理。

  2018年,被告彭某伟在双槐树乡某村承包河道治理工程,雇佣两原告为其从事挖掘机工作。当年工程结束后双方进行了结算,经多年追讨,被告支付部分劳动报酬后,仍欠原告张某超3.88万元、原告曹某华1.96万元至今未支付。本案金额虽然不高,但是因被告久拖不付,导致两位原告不能及时向其他10余名农民工及时支付劳动报酬。为督促被告及时履行还款义务,以一案教育一片,五里川法庭决定到被告所在地进行巡回审理。

  经过一番忙碌,一个简单又不失威严的法庭布置好了。当地上百名群众旁听了当天的庭审。

  庭审中查明案情后,办案法官开始进行调解。因原告曹某华对被告的拖欠行为失去信心,坚持要求法庭依法判决,不愿作出任何让步,调解一度陷入僵局。眼看调解无望,但办案法官王彬并未放弃,采取“背对背”调解的方式分别做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并邀请村组干部参与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庭审结束后,王彬就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和法律知识,结合当前民间借贷、拖欠工资等案例,对现场旁听群众做了法治宣讲,赢得了在场群众热烈的掌声。随后,法庭干警当场接受群众提问,就群众关心关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释法答疑。

  卢氏法院院长赵振营告诉记者,卢氏县是河南省最偏远的一个深山区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民们一旦打起官司来,路途遥远来回不便。为解决群众立案难、告状难问题,卢氏县法院实行巡回办案,法官们捧着国徽下乡开庭,将庄严而神圣的法庭搬到了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庭审时邀请乡村干部、村民代表现场监督。“巡回法庭”不仅使广大农民朋友减轻了诉讼之苦,用于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常见的案例也让村民们接受了最直接的教育,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法治观念,不仅方便了群众的诉讼,还将审理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实现了审判过程的公开、透明,起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很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庭审和普法结束后,记者随同法庭干警又来到狮子坪乡杨庄村,对一起喝酒引发的健康权纠纷案进行回访。

  2018年9月,原告马某群受同村村民权某理邀请,并随同同乡赵某杰、黄某宏、邓某山到10公里外的狮子坪街就餐饮酒。因马某群酒醉后无人照看,导致其离开后摔倒受伤,造成严重脑补损伤,经鉴定构成7级伤残。法庭对该案审理后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各方当事人同意在承担次要责任的前提下调解,达成调解协议。本月30日是各被告支付第一笔赔偿款的最后期限,法庭为保证各方主动履行调解书确定的付款义务,通过上门走访,电话督促,被告邓某山将3000元赔偿款通过微信转给办案法官,并对办案法官在调解时耐心敬业的精神表示肯定和赞赏。办案法官随即来到马某群家,将款项转给马某群亲属。邓某山、黄某宏二被告在办案法官的电话督促下,均主动将赔偿款共计7800元通过微信转账转给了马某群亲属。被告赵某杰表示,抓紧筹集款项,最迟于30日下午将第一笔赔偿款支付清结。法庭干警告诉原告马某群亲属,将继续关注进展情况,督促被告如期履行调解书。

  眼看已到中午12多,记者随同法庭干警,简单吃过午饭后,驱车抵达距离法庭30余公里的瓦窑沟乡政府进行座谈,对一起涉及数十名购房户利益的纠纷进行协调。

  座谈中,瓦窑沟乡政府负责人感谢卢氏法院和五里川法庭参与化解基层矛盾、缓解基层政府信访压力的辛苦表示感谢,称法庭与党委政府保持着常态化联系,为开展综合治理、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通过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为乡村振兴、服务群众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这是我们基层法庭的责任。”王彬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随同法庭干警来到瓦窑沟乡龙泉坪村和五里川镇毛坪村送达传票。在龙泉坪村,法庭干警通过诉源治理网格化联络群,了解到一起离婚纠纷案被告吴某阳的二叔在家,遂找到吴某阳二叔,得到了吴某阳的手机号,干警们拨打后向其告知可以通过云间网上开庭方式开庭审理此案,并通过添加吴某阳微信,向其发送云端庭审客户端下载链接,并指导其安装、注册。因被告上班时间特殊,每日只有12时至14时可以休息,法庭干警决定放弃休息时间,定于2020年7月15日12时通过云端程序视频开庭审理该案。

  在毛坪村,送达工作遇到了难题。被告聂某超不在家中,自称其前妻的女子以多种理由拒绝签收诉状及传票,并称记不得丈夫的手机号码。法官耐心对其进行释法,并讲清楚被告积极应诉可以充分维护其合法权益,最终送达手续完成,女子表示将积极联系被告转达手续并参加诉讼。

  返回的路上,干警们对当天的送达比较满意。记者从和他们的攀谈中了解到,有时候干警们奔波一天也找不到几个当事人。对没有送达的案件,只能再来送达。据了解,面对案多人少的困难,五里川法庭在之前的“三集中”工作法基础上增加了集中执行工作法,即集中送达、集中开庭、集中宣判、集中执行。他们一天可以跑几个乡镇,在汽车不能行驶的山路步行十几里路寻找当事人。集中开庭时,他们一天从早到晚开十几个庭也是常事。

  多年来,法庭干警扎根山区,兢兢业业,克服山大谷深、交通不便等困难,常年坚持巡回下乡办案,现场调处纠纷,将审判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方便群众诉讼,实现了审判过程的公开、透明,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2019年,五里川法庭受理民事案件496件,结案485件,无一起缠诉涉访案件发生。五里川法庭近年来先后获得荣誉10余次,被省高院评为“四最”法庭和“双争”活动先进单位、“调解年”活动先进集体。法庭干警根据法庭繁简分流、“三集中”工作法撰写的工作经验信息受到最高院周强院长批示,表扬“法庭立足基层,服务群众,创新方法,受到群众欢迎。实践证明,人民法庭是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平台,大有可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变的是那老传统。在五里川法庭数十年的“历史”上,数十位法官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里。“我上小学时,法庭还在乡政府院子里,是两间土坯房。”年近六旬的五里川镇农民老李对记者说。已经退休多年的原五里川法庭庭长老莫,退居二线的老庭长李华,调回院里工作的原庭长老彭、小段……说起自己在法庭工作的情景仍激情澎湃……

  卢氏是革命老区,卢氏西南七乡镇更是李先念、刘华清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岁月变迁,人员更迭,然而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五里川法庭多年来留下的光荣传统在不断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常跃旺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