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不忘初心用真情书写扶贫答卷

2020-09-07 16:41:0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张晓鸿
 

  我叫张晓鸿,1961年8出生,是湖南省炎陵县人民法院监察室主任,因全国法院内设机构司法改革合并到院政治部。从2016至2018年9月期间,当时我还是在炎陵县中村瑶族乡龙井村的一名帮扶结对责任人,自2018年10月下旬至今,我受组织选派到龙井村担任驻村扶贫帮扶工作队长,荣幸的成为驻村扶贫工作队这个大群体中的一份子。近两年来,我经常入户走访帮扶对象,特别是在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之后,除节、假日外,我与我的队员基本在龙井村度过。这里有团结的村干部、淳朴的村民、风景秀丽的青山绿水。在这里,我嗅过油菜花的芳香,尝过蚊虫的疯狂,品读生活的艰辛,一览工作的伟岸。寒来暑往,风雨无阻,更多时间,我与我的队员在这里的与贫困户一起度过,他们是终日卧床的病人、生活存在障碍的残疾人、为改变命运苦苦求学的孩子们。

  病魔无情人有情、人残志不残

  王汇明,是该村下平源组的村民,其因病致贫属建档立卡贫困户,八间70年代的土坯木房,对面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枯藤老树昏鸦,这就是他生活的环境。也许城里人感觉空气是清新的、周边是幽静的,但我决然看不到半点美好希望。老王与妻子李双兰身患长期慢性病(风湿病),儿子王福建是重症精神病,终日和病魔相伴,需长期住院服药治疗,从来没有过笑容,只有对生活悲哀的背影。面对他家的不幸,我依然试图让他的生命也能璀璨。为他申办低保、慢性病签约、大病医疗报销,并且为他家的土坯房子进行修缮加固后,并派人将他送到县中医院精神病科住院治疗,通过医生的治疗他的精神面貌好多了,人也一下子变了个人,生活有了色彩,每当我与我的队员一起去看望他时,不再是本能抗拒,而是热情的欢迎、满满的善意。坦白讲低保与医疗报销对他而言仅仅是平时治病的一点补充,为这个饱受病痛折磨的家庭带来一点希望,带来人民政府与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怀。然而我的工作,为他输送了一束微弱的余光,而在他心中却成了隽永的明亮,而这光亮,点燃了他重生的志向,指引着他迈向小康的航向。

  袁能勇,是该村罗源组的村民,因残致贫属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4口,俩夫妻均属残疾人,整个院落翻卷着沉闷的空气。我与驻村队员去他家多次走访,见到袁能勇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为了生存,瘦小的他常年奔波,腰弯了,却依然是孩子们生活的脊梁;皱纹多了,却仍旧抵御着岁月的沧桑。他知道,只有自己多流汗,孩子才能少流泪。低保和残救已解燃眉之急,但就业才是长效常策。为了让贫困户能够无智者有智、劳动者飞翔,我们引进新的黄桃种植技术,与县农技站对接,在田间地头开展黄桃种植技术培训,建立黄桃种植合作社,促成15个贫困家庭稳定脱贫。考虑他家的实际情况,经驻村工作队提出建议,并与村支两委讨论决定,让袁能勇担任村里的公益性岗位(护林员)一年也有1万元多元的收入,以弥补家庭经济困难。实践证明,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对一个贫困家庭集聚的脱贫之力,定能成就他们跃升小康的尊严之光。

  图一2019年3月1日县农技站技术人员在龙井茶田间地头进行黄桃种植培训

  扶以励志、扶以广智

  2019年,我村有46名贫困学子就读,有小学,有中学,有高中,有中职,有职业院校,也有大学,作为从贫困家庭点燃的萤火之光,他们承载了家庭的希望。我任职的村决不能让一个贫困学子因学费辍学,决不能让连环不幸强加在他们身上,承接扶贫政策“红包”,对应人进行施策,我和我的队员积极奔走为他们申请到1000-3000元不等的政策性补助,希望得以温润他们读书的时光。

  见证了深夜不息的灯光、走村入户的匆忙、攻坚战役的份量,有的群众不解,你天天为贫困户过问操心,到底图个啥?我想说,我所图的就一条,让他们吃好一点、穿暖一点,让孩子们把书读好,学成有个好工作,回报自己的爸妈。如果可以奢求一些东西的话,我还希望,能够通过学以励志、学以广智,以贫困学子个体的顽强,带动贫困家庭群体的奔小康。这就是我们驻村工作认真落实国家的“两不愁三保障”的充分体现和真实想法。

  图二2020年1月24日炎陵县人民法院和县诗词楹联协会开展送春联送平安文化扶贫励志活动

  两载扶贫路,使我明白,脱贫就是“志、智”双扶,背离了这两个字,就是简单的送钱送物和更容易让村民滋生“等、靠、要”的思想与观念。也正是对这两个字的坚守,龙井村一马当先,在中村瑶族乡12个贫困村中脱颖而出,率先退出贫困村的行列。而从每一个贫困户身上,我曾流过泪、也感动过,我流泪于他们为生活窘迫哀伤的眼睛感动于所有变化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我也学到很多,学到了面对生活的乐观,面对不幸的从容,面对阵痛的成长。这是工作吗?不完全是,这已成为我生命中神奇之地的自然开端,一段与贫困战斗的事实存在。我与贫困户,以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在这里所发生的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因为,坚强是他们生活的脊梁,而奉献则是我工作的担当。

  家事事小、扶贫事大

  2018年10月下旬,我担任龙井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来,主抓全村党建工作、脱贫攻坚提升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任扶贫队长以后,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经常加班加点的推进全村的三项工作有序进行,与两名同事一道在村委会整理扶贫档案资料很晚更是家常便饭,照顾家庭的重担就落到了我妻子的肩上。我妻子年过半百,要照顾好一家老小,家中分别有84岁岳母和82岁的老母亲,年老体弱经常住院,还要照顾孩子的生活,可以说是很辛苦。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怨言,非常支持我的扶贫工作,她常说“晓鸿,你做的是国家扶贫的大事,家里的这些小事就交给我吧,我是就你最坚强的后盾!”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8年春节前夕,临近年底,各种检查不断,我们与2018年8月份完成脱贫摘帽的第三方评估检查,紧接着又要迎战2018年底需要进行国家扶贫交叉检查,驻村工作队、乡驻村工作组、村支两委干部从上到下都很是重视,“5+2”、“白加黑”的加班加点工作,整理资料,走访入户,听取群众的心里话和呼声。也正是这个时候,我接到几个消息,第一,我家中老母亲因突发疾病(患高血压、心脏病),在县中医院住院治疗;第二,年轻队员李光敏的父亲在当地医院检查疑似尿毒症,需去长沙复查;第三,老队员王伟明的父亲,80多岁,因血压过高,也在县中医院住院治疗;我得到消息时心急如焚,想立即赶到医院,陪伴年老的母亲,但是我不能这么做,如果我走了工作怎么开展,检查在即,如果检查不通过出了问题怎么办,那么会让全村干部一年的努力,付之东流,给全村全乡抹黑。为此,我除自己率先垂范模范带头外,还得给自己的队员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说服工作,克服一切困难舍小家、为大家,最终顺利完成了扶贫检查任务

  由于2018年的扶贫工作真正意义上的进入了攻坚期,工作压力非常大,在母亲住院期间我不仅要电话联系妻子,询问母亲的病情,同时还要在村里开展扶贫攻坚迎检工作,争分夺秒的完成乡党委政府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这些事都被我妻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跟我说:“晓鸿啊!工作中我帮不了你,但生活中我就是你的后盾,你就和你的队员王伟明、李光敏安心干工作,家中一切有我!”驻村扶贫工作事务繁杂,也有我们的酸甜苦辣。有时,工作忙半个月都不能回家,见不着家里人,但是每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听到他们的连声感谢、说党的政策真好时心里就特别高兴。通过我们向贫困户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使贫困户家中增加经济收入、住房得到了保障、饮水安全、环境优美,心里满满的都是自豪感。深感咱家再大的事也是小事,扶贫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公仆心”与“鱼水情”

  图三2019年6月18日村主任戴书礼和驻村队长张晓鸿行走在入户走访山路上

  现在进入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和扶贫政策,开展“回头看”工作,以14项脱贫工作清零行动为抓手,压实扶贫责任。在清零行动工作中,通过对村民的走访,了解并掌握到龙井村桃树垅组蓝秋云户的安全住房未得到保障,我与队员李光敏、村主任戴书礼和村组织委员彭邦贵通过实地查看、电话沟通、走访周边邻居,还利用晚间时候本人通过电话与蓝秋云进行沟通,了解到家庭人员的基本情况与住房情况。现借住在同村烂泥湖组彭邦梅家,从炎陵县旅游环线龙井村苏河洲组段经45分钟的步行走5公里的山间崎岖机耕路山路才到彭邦梅家,其家为一栋单层7间的土坯房,建筑面积大约为110平方米,房屋年老失修,地面潮湿;饮水为自接山泉水,安全饮水得不到充分有效保障。蓝秋云户住房位于龙井村桃树垅组,从炎陵县旅游环线龙井村桃树垅组段经1.5公里的硬化村道然后,再步行2公里多的机耕路山路才能到达,房屋修于1985年下半年,已有30多年,房屋为单栋双层共12间房的土坯房,建筑面积大约为260平方米,占地面积大约为162平方米,年久失修,屋顶已有多处漏水。但自身无经济来源,大儿子已招赘在外,女儿已外嫁,小儿子与儿媳在外打工收入有限,家中尚有出生不久的小孩,无能力改善居住条件。希望政府能够帮扶修缮加固其住房,解决其住房问题。

图四2020年6月28日驻村队长张晓鸿与队员李光敏正在与蓝秋云沟通了解家庭情况

  早在2016年时,村里开展安全住房保障工程时,蓝秋云因进组的道路没有开通,建材进户成本过高,且家中劳动力不够,住房保障工程未能实施。了解蓝秋云户情况后,村成立工作小组,积极与乡扶贫办和县住城局对接,争取相关政策,为其解决危旧房进行修缮加固,以解决其安全住房问题。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蓝秋云时,用粗糙的双手用力的握住我的手,眼里饱含感激的泪水,激动的跟说我:“感谢党和政府好政策,解决我家多年来未解决的大问题,你们才是真正的党的扶贫好干部!如果政策不充许我也理解”我们身在基层扶贫干部工作一线,是向广大贫困户传播党和国家政策的实施者,要时刻秉承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时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千千万万个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故事,都是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一滴水、一粒沙,都在属于自己的方寸之地,以独运的匠心为新时代刻字绣花。水滴石穿、聚沙成塔,今天,我无比坚定:千年逐梦、百年筑梦的小康盛世,必然在血浓于水的干群心中,聚合成风起云涌的时代巨浪,造就出势不可挡的复兴大潮,让我们这个以实干托举梦想的青春之国高歌领航、乘风破浪! 

  (作者单位:湖南省炎陵县人民法院驻龙井村扶贫工作队)

 

 

 

 
责任编辑:魏悦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