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洪山:疫后重振,激活兴院之源
2020-09-29 09:52:00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冉超 李惠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洪山区法院院长闫小龙(左二)在密接者隔离点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紧扣新时代主旋律,围绕司法改革的新要求,切实推进“人才立院”“品牌强院”“改革兴院”,努力探索创新发展之路。今年1至8月,虽受疫情影响,但该院审判执行工作进度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为辖区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司法保障和优质司法服务。

  内聚动能 筑牢人才立院之本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今年6月28日,洪山区法院组织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重温入党誓词,作三个表率”学习交流会,参会人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这也是该院每月固定召开一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必经程序。

  近几年来,洪山区法院始终将党建作为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把政治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抓实抓牢,把信念过硬、政治过硬作为考核使用干部最根本要求。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按照辖区党委“双进双防控”工作要求,洪山区法院先后派出121人分赴47个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民一庭法官肖晓敏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50余天,社区群众称赞他从“硬核”法官变成了“贴心”管家。执行局干警程汉华等三人组成接送病人“突击队”,被誉为社区抗疫“铁三角”。该院干警不惧风险、敢于战斗、无私奉献的事迹,生动诠释了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洪山区法院院长闫小龙提出,要把青年干部培养工程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把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吸引人才、发掘人才作为最迫切的任务抓紧握好。2016年初,该院成立了“法韵深深”读书会,将其打造为培养青年干部的前沿阵地。五年来,组织专题读书会30余场,涉及内容涵盖法律、哲学、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多学科,先后邀请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莫洪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齐文远等众多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开拓青年干警视野,加快他们成才步伐。

  2017年以来,该院先后有12名青年干警被遴选为员额法官,并成长为办案业务骨干,为审判执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近期,“法韵深深”读书会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十大创新党建品牌”。

  外树形象 谋实品牌强院之策

  今年4月17日,洪山区法院组织召开司法品牌建设工作推进会,重点部署“案例研究”“大学之城·司法在线”“司法公开”等特色司法品牌的创建工作。早在2019年初,该院就制定出台了司法品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提出要用两到三年时间,创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司法品牌,并明确将建设“全国一流法院”作为奋斗目标。

  今年7月2日,一场生动的案例培训讲座在洪山区法院举行,授课人是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案例指导组组长宋淼军,参训人员为该院全体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我们要努力多出案例研究精品,持续做强案例研究司法品牌,充分展现洪山区法院人的风采。”洪山区法院副院长李薇在主持会议时强调。

  近年来,洪山区法院坚持把案例研究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办理的1件行政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九批指导性案例,4件案件先后入选《人民法院案例选》,10余件案件入选上级法院典型案例。每年在各级新闻媒体平台宣传报道典型案例超过30件,积极传播司法正能量。

  “感谢洪山区法院法官赵慧敏刚才精彩的讲座,为同学们剖析了‘校园贷’中的套路、陷阱……”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黄军总结道,这是该院“大学之城·司法在线”特色品牌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在开学季为新入学大学生开展以案释法系列讲座。洪山区是全国有名的大学之城,该院紧紧围绕辖区党委、政府“大学之城”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大学之城·司法在线”特色品牌建设,两年来坚持开展开学季、毕业季巡回课堂进校园活动,助力推动高校法治教育和预防大学生犯罪取得新成效。

  聚焦创新 激活改革兴院之源

  “司法责任制”“法官员额制”“内设机构改革”“人员分类管理”……近年来,“改革”成为法院工作的高频词汇和重要任务。洪山区法院作为首批司法改革试点地区基层法院,目前各项新要求、新机制、新体系已经进入全面运转阶段,改革效能正逐步显现。

  洪山区法院作为武汉市中心城区法院,伴随辖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近年来案件数量持续攀升,收结案数量均位居全省基层法院前列。面对每年超过2万件的案件和员额法官不到60人的现实,2017年以来,该院推行类案集中审理工作机制,在全院组建20余个专业审判团队,并随着案件变化特征进行动态优化调整,有力提升了审判质效。今年,该院张家湾人民法庭买卖合同类案审理团队法官人均月结案数超过30件,发改率不到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变化后,洪山区法院党组坚持把“创新”作为谋划工作、攻坚克难的重要驱动力。

  今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洪山区法院作为试点地区法院,在疫情防控期间就及时成立了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将改革任务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

  今年4月以来,随着审判执行工作秩序逐步恢复常态,洪山区法院大力推行小额诉讼程序助理员和全流程案件识别机制,积极在建设工程合同、房屋买卖合同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审理程序适用工作指引,目前审结案件中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超过10%,普通程序合议制审理案件大幅下降,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的案件审理格局正加快形成,审判工作质效稳步提升。

 
责任编辑:于子平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