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中院:挂钩帮扶大进村脱贫奔小康纪实
2020-10-13 09:31:20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陈睿 骆志雄 魏正雄 郭尚鑫
 

  从205国道拐进去,汽车在乡道走了20多分钟,再走近一个小时的施工便道和村道,就到了群山环绕的永安市上坪乡大进村。

  邓友发说:“一年来都在修路,所以交通出行受到限制,很快,路通了,我们村又能大展身手。”2017年底,邓友发从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支队司法警察的岗位来到大进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大进村有175户864人,其中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5户13人,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和三明市级村财空壳村,被纳入三明扶贫协会第二轮重点挂钩帮扶贫困村。村民收入主要靠经营竹山和传统种植业。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村财的唯一收入,是大进电站每年3.7万元收益。2018年,大进村村财收入达到了16万元,实现贫困村脱贫摘帽。

  大进村给邓友发的第一印象是:道路逼仄,门前水沟污水横流,散发臭气,村民的鸡鸭任意放养,随处可见鸡鸭粪便,与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形成强烈的反差。

  如今,走进大进村,如同来到旅游度假村。整洁的村容、宽敞的道路、造型古朴的太阳能路灯;生态公园里,亭台楼阁、荷花池、景观鱼塘,不少村民在公园里散步聊天;村部的院子里,一座乡土味十足的民宿,接待着八方来客……

来了邓书记  村里变了样

  邓友发是三元区莘口镇人,莘口方言和这里方言相通。他说,到村里的第一天,一说方言,大家立即对他有了认同感,很快拉近了他和村民彼此之间的距离。

  “村里的变化,不说别的,从村里的道路就可以看出来了。村里的路,原来老司机都不敢开,现在,两辆车都可以交会。”村保洁员邓世棠对于道路改善赞不绝口。

  70岁老人邢春秀也有同感。她说:“我刚刚在福州住了20天,其实我一直想回来,这里空气好,有公园,晚上生活很丰富。以前一到晚上,我们村里的人除了打麻将就是打扑克牌,现在,村民们文化活动多了,大家聚集在公园里跳广场舞。”

  “健身器材在家门口,荷花池也建在家门口,家家受益,现在鸡鸭关起来,我们在建设美丽乡村。”老人邢春秀用上了“美丽乡村”这样的新词汇。

组织来帮扶   致富有靠山

  驻村伊始,大进村就得到了三明中院的强力支持。三明中院院长姚丽青多次带队到村里,与村两委一起,探讨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了解村民的需求。立足大进村的青山绿水,富氧的清新空气,大力发展大进村生态旅游产业,成为共识。

  在三明中院的支持下,大进村通过改建原村学校,建设乡村旅游民宿,开张没几天,就吸引了许多游客。“等道路修好了,民宿经营将会上一个台阶,预计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3万元。”邓友发说。

  2019年底,三明中院在自身行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向大进村拨款5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及生态旅游法治主题休闲区等民生工程建设;引进了光伏发电站等多个“造血”项目。

  邓双郊是村里的困难户,尚未成家,对生活没有什么大的目标,精神颓唐,家庭困难。但是,他有着一手养蜂技术。市中院帮忙联系了永安市扶贫开发协会,帮邓双郊争取了5000元养蜂资金,帮助他在村边上大院子养了40箱蜂。现在,他一年仅这一项就有3万多元的收入。

  邓双郊笑容多了,记者采访时,他正外出学车,准备买车。邓友发说,他的生活充满了阳光,人生有了规划,准备做出品牌,三明中院也在帮助他注册商标。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大进村先后争取到各类政策资金110万元。2018年,大进村4户贫困户均已实现脱贫。2019年,通过调查摸底,全村没有人均年收入低于5000元的农户,没有新增贫困人口。

党建焕活力聚力促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市中院的帮助下,大进村的党支部焕发了新活力。

  三明中院支持建设了集党员管理、党群工作指导、党员学习教育、谈心交流等服务内容于一体的大进村党群服务中心,捐赠4台新电脑,一台打印复印机。

  三明中院先后开展了“三八”妇女儿童维权法治讲座、禁毒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讲、新春写春联送祝福等各种活动,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和身边扶贫案例,使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关心和温暖,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

  83岁老人邓珍通目睹了村里的变化。这位20世纪60年代初在村里当过团支部书记、当过生产队长的老人,如今仍然记忆清晰,思维敏捷。

  邓珍通说:“三明中院挂钩帮扶大进村以后,大进村变成了旅游区,有了公园,村部盖起来,有了民宿,城里的人来度假,人人脱贫致富,残疾人也脱贫了。村里晚上像城市一样,夜景灯有红有绿有黄,路变得很宽很直。这是我见到大进村最好的时候,我们真心感谢党和政府。”

 
责任编辑:于子平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