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向未来:平安中国的“法治图谱”
2020-11-13 08:40:37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李阳
 

  百年交汇,谋篇布局。

  “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新篇待启。中华民族即将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宏伟目标的背后,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的时代命题。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风险”“以法治思维谋划平安中国建设”“以法治方式解决矛盾问题”“用法治提升人民群众平安质感”……11月10日召开的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聚焦从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谋划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统筹发展和安全,守护一国安宁

  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就不会有安居乐业的家园。

  “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平安,强调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

  站在新的重大历史关口,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从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谋划推进平安中国建设,需要怎样的作为?

  “坚定不移走安全发展之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五个“更”,彰显了党中央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国家安全观。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人民需要的深刻变化、经济体制的深刻转型、科学技术的深刻革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给我国安全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风险社会中,事后处置固然重要,事先预防才是根本。平安中国建设的至高境界,就是实现对各类风险预测预警预防,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是平安建设的首要任务。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紧抓住影响国家政治安全的风险点,深入推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体系和能力建设,打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主动仗。

  经济金融风险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风险之一。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会议要求健全执法、司法、法律服务衔接配套的综合服务保障体系,依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执法司法政策措施,尽可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完善政法机关与金融机构、行业监管部门协同配合机制,严防经济金融风险向社会领域传导。

  “要紧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风险,加强源头治理力度,深入开展矛盾风险动态排查、防范化解,加强风险评估研判,努力把各类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这是来自会场的声音,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深刻启示。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立足新发展阶段,不断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的层次质效,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制胜之道。

  依法化解矛盾,守护社会安定

  基础稳,天下安。

  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检验平安中国建设的试金石。从疫情防控到封闭式管理,再到复工复产复学以及经济复苏,基层政法系统党员、干部坚守一线、冲锋在前,筑起了疫情防控和社会安全稳定的牢固防线。

  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治理难题,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平安建设成效的主要标志。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人民法院工作始终与人民群众利益休戚相关。用法治思维推进社会治理、用法治方式破解难题,着力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怨的突出问题,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是平安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围绕用法治提升人民群众平安质感,会议给出了系列方案:

  ——善于用法律上的事实辨别是非,推动矛盾问题在法治轨道内彻底解决。

  ——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面。坚持保障合法权益和打击违法犯罪两手都要硬,既解决好人民群众合理合法利益诉求,又依法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

  ——推进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统筹好公安派出所、社区警务站、检察室、人民法庭、司法所、信访等基层资源力量。

  ——以贯彻实施民法典为契机,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社会矛盾。要完善以案释法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法治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智能化是社会治理迈向现代化的鲜明标志。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为平安中国建设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互联网法院、中国移动微法院、“云办案”、“指尖诉讼”……人民法院将案件办理的主战场从线下搬到线上,仅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网上立案就超过300万件,网上开庭近50万场,网上调解近140万件,持续不断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会议要求,充分发挥线上平台的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优势,打造“指尖生活圈”,总结推广“网上办”“掌上办”等经验,为人民群众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精细化“订单式”服务。

  筑牢公共安全屏障,守护万家安康

  平安是老百姓亘古不变的期盼,也是最基本的民生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对平安的需求更加多元,标准更新更高,从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上升到安业、安居、安康、安心,平安有了更多内涵。

  会议透露,今年1至9月,全国刑事立案下降4.5%,八类主要刑事犯罪案件下降11.6%。2019年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达到97.38%。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平安中国成为更加靓丽的金名片。

  实践证明,只有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更宽领域、以更高标准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才能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横行乡里、垄断经营、敲诈勒索……百姓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曾经是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一大隐患,更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现实威胁。

  人民法院紧紧围绕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突破了云南昆明孙小果案、湖南怀化“操场埋尸案”等一批备受社会关注的大要案件,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

  “要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斗争越是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越要加大工作力度。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部署:聚焦“六清”行动目标,把握好法律政策标准,打好专项斗争决胜战;谋划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六建”工作,不断巩固和深化专项斗争成果,推动扫黑除恶常治长效。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科技发展和进步让人们生活更便捷的同时也变得“风险十足”。

  在这次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针对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套路贷”、“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新型违法犯罪治理,我们看到了令人振奋的表述:要完善对重点地区、突出问题的常态打击整治机制,提高对影响群众安全突出问题的精准打击力;加大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要数据的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相关违法犯罪活动。

  把民心民愿作为第一信号、把安民利民作为第一选择、把百姓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才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未来可期。

  对标“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对标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新期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人类孜孜以求的平安梦想,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责任编辑:于子平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