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不染尘  一生正气践初心

——追忆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员邹高林
2020-12-31 15:39:2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曾龙辉 等
 

  邹高林,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员,1994年从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桂林中院工作。2020年11月14日,在与癌症顽强抗争了3年后,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法律事业,离开了他眷恋的亲友和同事。

邹高林同志

  从事政法工作26年,其攥写的学术论文多次在全国、全区法院学术讨论会中获奖。他为人朴素、低调,一直是亲朋同事口中的“普通人”,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甚至连照片也没留下几张……

  但是,当亲情、人情与法律冲突时,他永远站在法律和良知这边;当面对病痛折磨和繁重办案工作任务时,他的选择是隐忍和坚守,从不给组织和同事增添任何负担;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牵挂着手头未完成的工作。

  谁说雁过无痕、风过无声,回忆起这些平凡的故事,默数着邹高林经手的一桩桩案件,我们发现,平日里默默无闻的他,早已将这些宝贵的品质镌刻在大家的心里。

  专业严谨公正审判

  他从来没有忘记司法为民初心

  走进邹高林生前的办公室,书桌上摆满了很多法律相关的书籍,散落着简易的办公文具,让人不禁想起他曾在这翻阅卷宗、笔耕不辍的情形,只是主人已不在。

  “他特别可爱,平日里总是乐呵呵的,可一谈到法律问题,他就像变脸一样,眉头一皱、紧闭嘴唇,立马严肃、认真起来。他非常好学,对自己的专业要求极高,除了办案时会深入研究相关法律问题,每天还会抽时间阅读当日报纸,有时事政治类的、有专业类的,真让人佩服!”同事毛雪梅至今不相信这位可爱的大哥已经离开了,“他真的很热爱、很珍惜这份工作,他会把自己经手的每一个案件都处理得专业严谨,法律文书让当事人看了都心服口服。”

  邹高林办案非常负责、细致,在桂林法院系统是出了名的。

  邹高林曾经主办一起医疗纠纷案件,由于胎死腹中医院没有及时处理,最后导致孕妇的子宫被切除。当时鉴定机构已经对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错作出了鉴定,但在研判案情期间,邹高林硬是拿出妻子上学时的妇产科学书籍整本读完,并且多次向妇产科医生请教,查实了鉴定报告缺乏依据之处。在鉴定报告成为证据之王的年代,他也绝不轻易采纳其作为定案依据。

  一般一审案件认定事实清楚,二审法院无须再进行现场勘查,但是为了更妥善地处理好案件、更坚定自己对案件判决结果的内心确信,不论路途多远,邹高林都会亲自前往案件现场。他总是随身携带平板电脑,除了用文字记录,还会拍照、画图把现场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邹高林常跟妻子说:“老百姓不容易,也许一辈子就打这一次官司,要去现场才能了解案件细节。”

  庭长梁春弟至今记得,2017年10月,邹高林已经被查出病患,但为了一个征收地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案件,邹高林将病痛与劳累抛在一边,与他驱车5个小时,赶到龙胜南山牧场,将征用土地红线图与现场进行仔细比对,切实查明了案件事实,依法作出了正确的判决,使双方当事人都服判息诉。

  在审判岗位上26年,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

  每接手一起案件,他都全身心投入其中,反复琢磨案件的每一个细节,把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诉求点充分厘清,把案结事了、双方握手言和当成一种价值追求。

  坚守司法为民的初心,无论再苦、再累,邹高林都心甘情愿。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他用行动践行公正司法使命

  “司法是个良心活,法官只有坚守住清正廉洁的底线,才能取信于民。”这是邹高林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对法官这份职业的炽爱和他对法律信仰孜孜不倦的追求,促使他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无愧于法官这一神圣的职业。由于法官工作的特殊性,请客送礼,托人情等不正之风不可避免地向他侵来,但他始终保持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良好形象。

  “我曾在他身边担任书记员很多年,他从不跟律师和当事人私下接触,更不接受他人宴请。”同事王国裕说,“即便是下乡办案,邹高林都是自己掏钱请同事们吃午餐,从不要求基层法院招待,更不会找当事人安排。”

  据同事回忆,曾经有一个交通事故案的受害人,因事故致残,多方托人找关系,最后提着礼品上门找到邹高林,还偷偷塞给他3000元钱,希望邹高林在责任划分、赔偿项目上作出对其有利的判决。邹高林义正言辞地拒绝:“我不能收!依法办案是法官的职责,你的案子我一定会秉公办理。你家中生活困难,这些钱能解决很大问题。”当事人感动地连连道谢。

  2016年,邹高林曾参与审理过一件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二审案件,原告承租被告的闲置土地修建临时仓库,租赁期满后未依约搬离和拆除,被告以影响其房地产开发为由,自行将临时仓库拆除并将货物搬离。一审判决被告承担责任,邹高林反复研究案情后,认为一审判决有误,被告的行为不构成侵权。面对当事人的威胁和多方因素的干扰,邹高林却坚持被告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少数意见。该案后经高院再审,撤销了一、二审判决,支持了邹高林的意见。

  邹高林认为法院是讲理的地方,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为了践行公正司法使命,他做到了人情说不倒,权势压不倒,金钱买不倒,腐蚀永不沾。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他用生命托付事业照亮职业价值

  “他是那么的热爱这份工作,珍惜这份工作带来的职业荣誉感。”妻子说,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惦记着自己深爱的职业。

  2017年5月,邹高林因发烧在人民医院住院,后被确诊患纵隔肺瘤。6月转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术后医生建议全休30天,但他怕给同事添麻烦,术后出院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现在正值司法改革,院里的法官助理少,我少做一点,其他同事的工作任务就加重一点,我不能休息。”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拒绝了家人和医生让他回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继续放疗的建议,选择在南溪山医院就近治疗。他每天上午到单位上班,下午请半天假到医院放疗,做完放疗回家已是晚上八九点。他还时常到办公室加班写判决书,将因治疗而耽误的工作补上。正因为他的坚强和执着,邹高林当年全额完成了个人的办案任务指标。

  2018年5月,邹高林在复查纵隔肺瘤时无意间又被查出患肝细胞癌,再次请公休假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治疗。肝癌手术后,医生再次建议他请假全休,但他仍坚持带病回到工作岗位上。

  “一天,他刚开完庭出来,法袍都未来得及脱,就靠在走廊的墙上,一只手捂着胸部的位置,额头上汗渍渍的,我问他怎么了,他虚弱地说伤口很痛。其实他并没有如他所说他真的没事了,只是忍着而已。”同事杨寒玲含着眼泪回忆道。

  后来因药物副作用太大,加之经历了两次大手术,邹高林的身体每况愈下,同事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单位领导和同事再三劝他回家休息,最后他实在无法坚持才犹豫着答应了。“由于药物副作用,他总是嘴唇发干,气喘得非常急,他叫我们不要跟他说太多话,说自己很难受了。”审判长徐刚回忆到,剩下的几个案件交给法官助理制作裁判文书时,他将个人意见和办案思路非常详尽地罗列在纸上,交代得事无巨细,还不断地给法官助理打电话询问完成情况,并坚持到办公室审核、修改写完的判决书,以保证文书的质量。

  为了减少妻子的担忧,他总是向妻子撒谎,说自己到楼下散步,实则悄悄地回到办公室工作。“有天晚上我下班比较晚,刚好遇到他回办公室审核我们写的判决书,他看的很认真,字斟句酌修改好才放心。”同事樊睿说,邹高林在病假期间,有参与合议的笔录需要签字,就交代书记员整理好放在办公桌上,他都会回到单位一丝不苟地看完,同时指出笔录中他的意见记录不详尽之处,甚至还将自己的意见重新整理成文后书面告知书记员,由书记员重新制作。

  为了治病,两袖清风的邹高林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同事们主动发起了捐助,但邹高林坚决不收。邹高林跟同事们说:“我们都是兄弟姐妹,你们的钱我不能要,每人收下100元就当是收下大家的心意了。”其余多出的部分,他都找到同事一一退回。“当时他把同事们给的慰问金记录的清清楚楚,把红包封好,整齐地放在抽屉里,我想他是希望我和儿子永远记住同事们对他的这份关怀之情吧。”妻子说,为了省钱,邹高林长期服用仿版药物,“他宁愿自己承受痛苦,也不愿给我和儿子造成负担”。

  孩子永远是父母的软肋。对工作,邹高林刚正不阿,对儿子,邹高林充满了愧疚和遗憾。所有道不尽的不舍、割舍不了的爱,只能化作一纸遗嘱,除了明确财产继承事宜,他还写下了对儿子最质朴、最深沉的嘱托:“愿,我的儿子,远离黄、赌、毒,成为一个对家庭有责任感、对工作有责任心、对事业有上进心的人。”这是最后的告别,更是邹高林用其一生践行的保持正直、坚守正义的价值观在世上最好的延续。

  心存他人,才会赢得他人感念;至公至大,自然为人景仰!

  邹高林,他用自己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诺言,他用一颗赤子之心,书写了一副无私奉献的美丽画卷。

  (作者:曾龙辉、蒋励、梁语函、毛雪梅)


责任编辑:罗一坤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