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诉源治理 传承“枫桥经验”
——河北迁安法院一站式建设成效显著
2021-03-07 08:59:31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冉小毅 张倩
 

  图为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在迁安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成功调解结案,工人们当场领取补偿金。张元霆 摄


代表委员有话说

  全国人大代表 杨震生

  迁安法院在一站式建设中积极推动诉讼服务工作创新,聚焦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各项工作可圈可点。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该院司法服务方式非常丰富,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上立案等举措保障了服务群众依法诉讼维权“不停摆”,这体现了智慧诉讼服务的独特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 李征

  关于一站式建设工作,我注意到迁安法院近年来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提升执法办案工作水平,化解纠纷效率明显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将一站式建设融入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积极构建“两个层面、两条线”多元解纷机制,引导更多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成就展示】

  近年来,河北省迁安市人民法院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枫桥经验”为引领,创新思路,凝心聚力,积极构建“两个层面、两条线”多元解纷机制,将一站式建设融入基层综合治理。

  2019年,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在仅有1名员额法官的条件下,审结各类案件1615件,结案率达99%,调撤率为85%,结案数占全院民商事案件总数的28.9%;2020年,通过“两个层面、两条线”多元解纷机制,导出民商事案件1583件,占民商事收案量的34.5%,诉前调解成功982件,占导出民商事案件数的62%。2020年,迁安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

  类案集中,“打包”处理纠纷

  “多亏法院帮忙,我们才能这么顺利地拿到补偿金。”2020年11月,迁安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内,149名工人成功领取到了共计220余万元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

  劳动争议案件涉及人员较多且诉讼耗时长,甚至容易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上述案件主办法官倾力开展调解,先后21次从法理与情理角度做双方思想工作,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圆满解决纠纷。

  类案集中,是迁安法院一站式建设的一大亮点。该院将民间借贷、借款合同、交通事故、保险合同以及系列性、群体性或者关联性案件等分流至诉讼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在繁简分流之后,再实行扁平化管理。类案处理制度使审判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鉴定前置,减诉累提质效

  为了缓解因鉴定周期过长带来的审限压力,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迁安法院积极探索司法鉴定改革,将各类交通事故、保险合同等纠纷的鉴定提前至诉前调解阶段,并成立专门诉前车损案件鉴定组,确保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估鉴定。2020年,该院完成了163起案件的委托诉前鉴定。

  “司法鉴定前置使当事人在诉讼前就可以拿到鉴定结果,有助于当事人预测诉讼风险,放弃不必要的诉讼请求或者合理确定诉讼请求,法院可依据鉴定结论,帮助当事人权衡利弊,更容易促成双方调解解决纠纷。同时,这一做法避免了一些案件由于在诉讼中的司法鉴定问题,导致案件在程序内搁置,大大缩短案件的平均审理周期。”迁安法院分管司法技术辅助室的副院长李印付说道。

  融入综治,“两个层面、两条线”

  2019年,迁安市发起了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的进军号和集结令。如何发挥人民法院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迁安法院找到了窍门,将一站式建设融入社会综治大格局,形成“两个层面、两条线”多元解纷机制。

  两个层面是指机关院内诉讼服务中心和9个派出法庭。在每个层面之下,又细分为两条线。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专门调解工作室,交管、保险、妇联、人社等单位入驻,对劳动争议、交通肇事等类案进行专业调解,非类案则交由专兼职调解员,各调解组织、调解员在法官指导下,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对于适宜委托调解的案件,进行二次分流,由诉讼服务中心进行调解、确认。基层法庭与乡镇综治办、妇联、土地城建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涉农、涉家事等典型案件采取与诉讼服务中心同样的工作模式,非典型案件则交由专兼职调解员、网格员在法庭指导下,以委托调解方式进行诉前调解。

  迁安法院院长褚建全告诉记者:“‘两个层面、两条线’的多元解纷机制,是我们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联动外力化解人案矛盾,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一把‘利刃’。”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