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日之功到久久为功
——北京金融法院建院百天工作纪实
2021-07-28 08:39:11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赵岩 王元义
 

  “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要高起点高标准设立金融法院”。2020年底,中央深改委第十七次会议的要求犹在耳畔,现如今,北京金融法院已运转百日有余。日前,记者来到该院实地探访,发现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井然有序,实现了良好开局。

  审判执行稳推进

  既应运而生,便慎笃而行。北京金融法院自今年3月挂牌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全力提升办案质效,依法妥善处理金融领域纷繁复杂的各类纠纷。

  截至7月19日,北京金融法院已立案1067件,新收案件和正在立案审查案件中,标的额超过亿元案件达93件,最高的一起达到35亿元。

  “受理的民商事案件类型多集中在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等案由,不少案件直接关系金融秩序规范和金融风险防范。”北京金融法院审判第一庭负责人丁宇翔介绍说,该院受理的“1号案”——“蓝石资产与兴业银行等”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就涉及多重嵌套法律关系的分解和认定,是新修订的证券法自2020年3月实施以来全国首例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

  针对新类型和疑难复杂案件占比较高的特点,北京金融法院积极深化金融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一方面立足繁案精审,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加强重大、复杂、疑难、新类型案件研究;另一方面着眼于简案快审,组建立案庭快审团队,对事实清楚、法律适用明确的金融上诉案件实行独任审理。

  金融行政审判也是北京金融法院的一大特色。目前已受理的98起金融行政案件,涉诉部门广泛,涵盖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及派出机构等。该院审判第三庭庭长陈良刚表示,北京金融法院坚持依法公正审理,切实加大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力度,监督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行使职权,提升金融法治环境,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

  同样令人关注的是,北京金融法院还加大金融案件执行力度,构建了“全类型高效率保全”工作机制。该机制将保全措施与“多元调解+快审”机制衔接,大力开展仲裁保全、诉前保全、诉讼保全等各类保全,已受理保全案件59件,申请保全金额达151亿元。在以保促审、以保促执的同时,更加突出以保促裁、以保促调、以保促和,初步构建了“保、多、立、审、执”一体化办案的工作格局。

  着力让金融纠纷公正高效化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正是北京金融法院的日常。

  体制机制求创新

  既因时而兴,便乘风而上。金融改革与开放日新月异,资本流通求新求变,北京金融法院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积极推动金融审判体制机制创新。

  建院之初,北京金融法院及时制定《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实施指引》,并加快研发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在线平台,努力实现该类案件的全流程、全周期管理,智能化、集约化办理。近日,该院受理的11名投资者诉乐视网、贾某某等22名被告的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案,系北京法院受理的首例证券纠纷普通代表人诉讼案件。这也是北京金融法院推行群体性金融纠纷代表人诉讼机制改革的一个缩影。

  并非要事事对簿公堂,人人庭前告诉,北京金融法院同样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多元解纷机制化解的一起标的额超过2.2亿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被称为“破解大标的民商事案件调解难题示范样本”。

  据介绍,北京金融法院目前已与北京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等7家行业调解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基本实现金融纠纷案由的全覆盖,共计有154起纠纷进入多元调解程序,标的额最高的纠纷达21亿元。

  同时,北京金融法院推进“金融案件多元解纷一体化平台”与“北京法院分调裁一体化平台”对接,实现金融纠纷全流程在线区块链存证、在线调解及司法确认、在线庭审、文书自动生成等功能。

  记者注意到,北京金融法院新收案件均实现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过往印象中法院案牍成山的工作场景,变成了如今高效、流畅的全流程无纸化办公办案,可在线完成立案、调解、证据交换、询问、庭审、送达等全部诉讼环节。截至目前,网上立案率达83.06%,电子送达覆盖率达85.77%,已完成扫描1068卷、229218页,挂接率达100%,均居北京法院前列。

  金融创新如活水,水无常形;法治事业是基石,坚若磐石。北京金融法院的这些创新举措,都是为了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姿态服务保障国家金融战略实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

  协同机制具雏形

  既志同道合,便相辅而成。规范金融创新和金融秩序需要加强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协同,北京金融法院积极探索构建的金融法治协同机制同样引人注目。

  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和金融政策调控中枢,也是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和众多国际金融机构中国区总部所在地。这使得北京金融法院兼具国家定位与首都功能,连接金融立法与行政监管,贯通宏观政策与个案规则,纵向承上启下,横向联动各方,在金融法治治理中发挥着天然的枢纽作用。

  “我们将充分发挥‘连接点’优势,以‘法’为纽带,以‘治’为目标,以‘协同’为手段,在北京金融法院的平台上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提高金融法治保障和治理能力。”北京金融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蔡慧永指出。

  据了解,建院以来,北京金融法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两种方式,同金融管理部门、金融基础设施机构、金融行业协会以及知名高等院校积极对接,开展座谈会商60余次,初步构建了以数据协同、政策协同、资源协同、智力协同为主体的金融法治协同框架体系。

  6月25日,北京金融法院成立顾问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并举行聘任仪式。首批聘任的26位知名专家学者将在发展战略制定、金融法治人才培养、金融法治实务理论研究等方面发挥智库“外脑”作用,提供更高视野的专业咨询和专家辅助。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潘剑锋表示,通过智力协同将有效推动金融法治理论研究与金融审判实践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司法实务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发挥金融审判职能作用,为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除此之外,北京金融法院也在数据协同、政策协同、资源协同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协作,将北京冒烟指数监测系统和审判系统对接共享,通过金融风险的量化与分级预警对承办法官进行风险提示;与中国银行业协会等6家金融行业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实现金融纠纷化解、金融法治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等各类资源的共享……

  百步无轻担,万里不辞遥。从百日之业到白首之业,从百日之功到久久为功,北京金融法院生面已开、生机已启,将不懈努力为国家金融战略实施、加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