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能手表“跑偏” 亟待标准“校正”
2021-09-08 10:48:32 | 来源:东方网 | 作者:丁慎毅
 

  又到了开学季,儿童智能手表也火起来。在对儿童智能手表市场进行了解的过程中,记者发现,目前有儿童智能手表在价格和功能方面已经能够与一些手机“一较高下”,但其安全性和性价比令家长质疑。(9月6日广州日报)

  儿童智能手表,融通话、手表、定位等功能于一体,既有利于解决孩子们对手机的上瘾,也方便家长与孩子的联系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孩子的安全,市场销售较为火爆。

  现在一些厂家把仅有通话、手表、定位功能的智能手表视为“低端表”,以产品升级换代的名义,装载了移动支付、AI智能助手、大光圈拍照等新功能,甚至“碰一碰”或是“摇一摇”就能添加好友,美其名曰“专为儿童设计”,事实上上是为了更多利润设计。原来普通的智能手表只要几百元,现在一升级,却要几千元。不但增加了家庭负担,而且过于复杂的配套,也增加了安全风险。

  今年6月8日,福建泉州一4岁女童所佩戴的电话手表发生自燃,孩子手背皮肤被严重烧伤达三度。2019年11月广东江门也发生过一起儿童智能手表自燃事件,造成学生手腕烫伤。除此之外,辐射超标也是一个问题。央视《第一时间》曾报道:电话手表在接听电话的瞬间,辐射比手机大的多,甚至超手机1000倍。央视称:经过检测,对人体辐射安全的手机才能获得入网许可证。但儿童定位手表还没有相应的生产标准。

  由于全球90%的儿童手表都产自深圳,2018年,深圳制定国内首个儿童智能手表标准——《深圳市儿童智能手表技术标准文件》,并于当年3月15日起实施。《文件》涵盖了包括家长们最关注的辐射、定位准不准、电池是否会爆炸、手表能用多长时间、防水性能如何、音频质量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让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有了更多保证。但这毕竟是一个地方标准,对其他城市没有约束作用。这就不难理解,有了深圳标准,为什么还有智能手表出现问题。

  因此,急需一个全国性的儿童智能手机标准。在国家标准出台前,各地监管要本着共享共管和对儿童高度负责的原则,先按照深圳标准来进行监管。

  进一步说,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条第1款明确规定“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这就要求在标准上不仅要完善技术标准,还要完善人文标准。既然是儿童智能手表,就要以“儿童利益优先”原则,把那些不适合儿童使用的花样功能去掉,只具备通话、定位和“上课禁用”功能,既更好地保障儿童安全,不影响儿童精力,也能降低手表价格,满足更多家庭需求。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去年重新修订《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描述与界定表》,对目录内儿童用品种类进行归并和优化,其中玩具由6类归并为4类(电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乘骑车辆玩具)实行“CCC”强制性产品认证。但是,儿童手表到底是玩具、文具还是生活消费品,由于缺乏界定,则让一些厂家钻了空子。因此,国家标准不但要有技术标准,还应该有人文标准,不仅儿童智能手表要这样,所有儿童产品的标准都应如此。

  当然,家长也要有责任意识。要为孩子站好岗,放好哨,把好关。在选择儿童手表时,要认清3C认证。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