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救了我们——《革命者》影评
2021-09-10 15:13:24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张丽媛
 

  7月1日那天,万分有幸,我在天安门广场上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期间我的脑海里一直回想总书记讲过的一句话——“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没有人恩赐,那么是谁从荆棘中开辟了道路,从积贫积弱中救了我们?带着思索,当晚我作为微博法律大V受主创方邀请,观看了电影《革命者》首映。

  此前我并没有对这部电影抱有很高期待,毕竟《觉醒年代》珠玉在前,其他同题材影视片口碑压力不小,电影对叙事表达能力的要求又比电视剧更高,所以我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哪怕它被拍成“大型幻灯片”,也做好评吧,就当是鼓励红色文艺创作了。然而两小时后,电影落幕,我的心理建设被证实完全多余。李大钊在绞刑架上最后的呐喊“你们,要相信”,像一枚钉子一样把我钉在了座位上。若问《革命者》好不好看,红的眼,攥紧的拳,压抑又温热的泪水,胸腔里传出的震颤,久久无人离去的静默,已经给出了答案。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极具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优秀作品。

  打破叙事僵硬感,光影奥妙中流淌着历史厚重。故事从李大钊的墓碑经历白色恐怖后重见天日为始,沉寂于地下五十年,那碑上的泥浆仿佛来自工人革命的裤脚,守常先生的名字仿佛是被鲜血描红。一切如此沉重,一切又背负着新生。影片运用了双主线,一条线是李大钊被行刑前的38小时,一条线是新中国成立前的37年,倒叙+插叙的手法,闪回的画面,让时间流动起来,1927,1922,1919,1917,1912,1949......我也仿佛重回到了中学历史的课堂上,眼前浮现出大胡子李大钊的照片,写着“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英勇牺牲”,那些年曾让我这理科生苦恼的、不得不背诵的课本上的一行文字,是革命先烈的一生。

  这里的非线性叙事增加了影片的烧脑度,如果没有一定历史知识储备,看起来可能会有些吃力,我也不时地“偷偷”拿出手机来查阅背景资料。在跳跃式剪辑中,自然穿插着几条与主角李大钊有关的关键人物关系线,其中,以报童徐阿晨之死为引子引发的底层反抗、目击者张学良所代表的军阀的善念萌芽、受启蒙者李庆天所代表的红色基因传承力量、死敌常凯申所代表的国民党灰暗势力的顽固阴险、挚友陈独秀以及亲传门生毛泽东等革命同仁的义薄云天,使得主角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实在。那些鲜活的正面人物,构成了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革命者形象的立面,也构成了承载和创造百年苦难辉煌历史的时代群像。

  打破人物脸谱化,台词将主义教于无形而掷地有声。平易近人而非高高在上,通俗而不教条,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也是观影后对李大钊这位伟大英雄的感受。原汁原味的电影台词是对革命先辈坚毅精神和高尚灵魂的一种高度凝练,这些台词在人物的对手戏中显得尤为精彩。

  “你不该问我是谁,你该问,我们是谁。”当租界那个野蛮跋扈的法国佬面对为报童之死抗议的群众围堵,质问带头者李大钊身份的时候,李大钊给出了这样的回答。那时的李大钊,他的眼里看见了一条人命“一毛五”不如一头驴马,他的双脚迈进了田间地头深入农业实践,他的心灵在大年三十和乞丐们同池沐浴.....他因为身受而感同,因为了解而慈悲,因为懂得而坚定。他从不标榜自我高度,却拓宽了一代人思想的维度;他从不强调个人利益,却总是和工人、农民、学生们站在一起;他哪怕燃烧生命,也要播下革命的火种。他所同情并扶助着最基层最弱小的人,最终汇聚成复兴中华的伟大力量。

  “我们有主义,但也要有枪。”在工人学生运动中,为打倒列强勇敢上街游行抗议的年轻学生们,竟被段祺瑞政府下令开枪射杀。“三一八惨案”的枪声惊醒了满头是血的李大钊,面对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面对死伤200余人的满目疮痍,李大钊对妻子赵纫兰喃喃地说出这句话,他从思想觉悟走向了行动觉悟。有人说,那时候的革命运动是“以卵击石”,殊不知,正是因为有了无畏枪炮的实践,才得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

  “我从黑暗中反叛而来,却不属于未来的光明之地。”狱桌前几道暖光下,李大钊用河北家乡话对即将押送他去刑场的狱卒回了一声“中”。穿越百年的凝望,他转身是笑,我满眼是泪。

  追念中想到了自己,为守护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积极宣传正能量,我曾一度被境外势力疯狂人肉、围攻,而现在再看守常先生,我更加深刻领悟了何谓“牺牲”:共产党员做好了随时牺牲一切的准备,死亦度外,活着,何惧?怕就不是共产党员。

  我也更加深入思考了何谓“信仰”:信仰不是躺在前任功劳簿上夸夸其谈说它好,信仰是哪怕前路艰险未知,也坚定实践信它能。信仰是一个人的精气神,当面对无可避免的牺牲时,即使肉体是胆怯的,信仰也会给其精神以莫大勇气。信仰者,既对胜利满怀希冀,也不惜倒在胜利前夕。因为信仰者眼中的胜利,总是国之大者,从不是个人得失。

  打破视觉单调,恢弘大手笔与细节微刻画和谐兼顾。一般来说,主旋律电影一旦注重格调,就很可能陷入失败叙事。但《革命者》做到了兼顾,整部影片的镜头运用非常流畅,画面颇具质感又颇为浪漫,既不失恢弘大气、波澜壮阔,又能从小处着眼、触感细腻。

  让人心潮澎湃的几个大场面,之一是1920年李大钊护送刚刚出狱的陈独秀出京,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那一幕,茫茫风雪中驶向未来的马车,两盏明灯就如思想指引,虽然两人“一南一北总是吃不到一块去”,但却有着一个眼神便能意会的默契,“咱们总能想到一块去”,这是基于理想信念的一致。彼时各种主义丛生,没有谁能说出哪条路是对,但他们坚信,“布尔什维克”所拥护的“多数派”,应当也必将做天下的主人。

  之二是李大钊与毛泽东站在城楼上一幕,更加激荡人心,东方日出,他振臂高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历史已证实了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更证实了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实力向世界表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用实践走出了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让人印象极深的几个小细节,之一是演绎共产党的组织建设时,设计了机械齿轮碾过的画面,随之显示各地党组织先后成立,机械碰撞的火花,既昭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壮观,又象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和阶级属性。

  之二是演绎李大钊和蒋介石打赌时,表面是蒋赢李输,蒋在看戏,李将就义,但画面一转,意味深长:一边是监狱的天窗透进一束阳光,受尽酷刑的李大钊向空中伸出一只手,紧紧握住、拉起他的另一端,不是虚无的上帝之手,也不是权贵豪绅之手,从袖口可见那是一只工人的手,暗示着革命之路并不孤单;另一边是蒋在戏楼看似热闹,但背景空旷光线逐渐暗淡,意味着失去民心的天平注定倾塌。

  我看到此处,犹如醍醐灌顶,观影前的困惑得了解——谁救了我们?答案是,没有恩赐,是我们自己,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的我们自己。过去我们齐心合力走出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如今我们上下一心、共克时艰,走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格局。这两处细节设计,我愿称之为神来之笔。

  电影最后一镜,是一段意象创作,11岁的李耆年悄悄怕上火车头,时代的列车轰鸣向前,冥冥之中,那个孩童身上仿佛已烙上了将成为先驱的印记,《国际歌》再次响起,我噙着泪大声跟唱“英特耐雄尔就一定要实现”。先生,我辈替您看到了革命胜利的这天,盛世如您所愿,我辈也必定牢记苦难不忘黑暗,必定接续奋斗一往无前!

  (作者单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