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杨军式“孤独法官”
2021-11-11 08:34:31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路刚 程勇
 

  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组织了全国模范法官杨军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笔者认为,法官作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只有能够承受职业孤独,维护公平正义的道路才不会孤单。

  孤独之于法官,是职业信仰的一份坚守。“唯神与法官不可交友”,一句谚语把法官与神并列,既表明法官因追求公正而具有的神圣性,也阐明这份职业对法官的特殊要求。法官守护着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相较其他行业工作者,更为严苛的职业纪律约束,铸就了法官谨言慎行的孤独基因。但法官的孤独不是孤单,也不是孤僻,而是一种守护公正的精神高度。正是因为这份孤独,法官才能坚守信仰、守护初心,在钱与权的考验下不褪色,在情与法的碰撞时不偏向,在权与法的较量中不畏惧。

  孤独之于法官,是司法良知的一分清醒。“你办的不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一句网络流行语,反映出法官的职业权重。法官评断是非,不能偏颇。办案时虽有感情起伏,但不能拿私人感情用事;断讼时虽有好恶差异,但不能以个人好恶对人。孤独能够冷却情感、克制好恶,让法官在专业和良知面前可以保持独立判断和清醒认识,看透表象之下的深刻、看清纠葛背后的人性,从而为公平正义寻找出最优解。一份裁决,只有通得过司法良知的自省,才能担负得起当事人关于利益、自由甚至生命的法律重托。

  孤独之于法官,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净化。法官也是社会生活的一分子,但正常的同学聚会、朋友互动、亲戚往来、老乡联络等人情交往,在法官的职业角色之下,都可能会成为祸患的草灰蛇线。既然无法规避世事纷扰,那就自觉净化社会交往,正如“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宋鱼水所说:“一个合格法官的背后,只能有洁白朴素的生活。”孤独可以屏蔽关系辐射、规避人情漩涡,让法官更好地独立思考、居中裁判,从而保持中立者的位置。只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才能保得住底线。在由孤独作为底色打造的健康社交中,那些围猎者鞭长莫及、诱惑者无处下手,正是由于这份孤独距离,才成就了法治与人民的亲密无间。

  孤独之于法官,是专业精进的一处留白。法律的不断修正、改进和完善,注定法官的专业精进永远在路上。高超的业务能力并非一日之功,而须久久为功。当前,法院案件量居高不下,新情况层出不穷,疑难度日益增加,更需要法官挤出时间钻研法律知识、打磨审判艺术、探寻司法规律以提高审判质效。孤独是涵养时间的最佳选择,也是专业提升的精致留白。把时间留给专业,让书香陪伴孤独,才能像杨军那样,积累出20余年审理4000案件且无一错改的专业硬气。

  孤独映照初心,坚守方得始终。目前,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杨军同志坚守法治初心的故事,是教育整顿最好的教材之一。法官的孤独,不是刻意表现脱俗以示不同,也不是回避正常往来自作清高,而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本色。做杨军式“孤独法官”,充分享受孤独的职业状态,既是教育整顿效果的转化深入,更是初心向使命升华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