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之公平正义观
2021-12-30 14:25:2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冀祥德
 

  2021年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平正义观的又一次深刻表达。习近平法治思想是继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之后的又一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非常深刻的政治和法治价值。公平正义是法治最根本的价值追求,而公平正义观正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进入新时代为什么要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之公平正义观鲜明指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让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国家。

  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

  “法之必行,在于民心所向。”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深的人民情怀,在他一路的奋斗征程中,老百姓的事情都是他心中最牵挂的事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要求:“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2014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坚守职业良知、执法为民,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如果不懂群众语言、不了解群众疾苦、不熟知群众需求,就难以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又强调:“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近年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法律突出问题,各级政法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队伍整顿的同时,不仅加大了惩恶扬善的力度,还严格规范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依法治理久押不决案件,从有案必立,到取消年底不立案制度等,都是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重要指示精神。

  要进一步提高执法机关亲和力和公信力

  “法律不是冷冰冰的面孔,它是有温度的。”2013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时指出:“进一步提高政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尤其强调:“法律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司法工作也是做群众工作。一纸判决,或许能够给当事人正义,但不一定能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心结没有解开,案件也就没有真正了结。”长期以来,人民群众反映“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说的是司法亲和力问题;人民群众反映“衙门门口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说的是司法公信力问题。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有关部门的办案活动是党领导执法司法机关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冷冰冰的执法,就会使得民心与党心越来越远,偏离党的初心和使命,丧失司法的亲和力。公信力就是司法的权威,司法的权威来源于权威的司法,只有权威的司法才能带来司法的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政法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一系列活动,有效遏制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庸懒散奢、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问题,同时,通过着力推进司法体制和机制改革,使司法的公信力大大提高。

  要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执法能力是执法公信力的重要保障,一个能力低下的执法者不可能办理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案件,一支执法能力低下的队伍也不可能树立起一个行业的权威形象。2013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要求:全国政法机关要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2020年1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特别指出:“要强化责任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2021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无论什么时候,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司法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执法者只有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才能取信于民。

  要公正执法司法

  公平正义,国之基址。公正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所谓公正司法,一方面是指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要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救济,另一方面是指对权利的保护和救济要及时,所谓“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如果人民群众通过法律程序实现不了对自己合法权利的保护,那么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人民群众也不会相信法律。2014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014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人员必须信仰法律,坚守法治,端稳天平,握牢法槌,铁面无私,秉公司法。2020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要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个国家力量的衡量尺度在于其最弱成员的福利程度。”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执法司法机关不仅有责任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而且要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执法司法的公平正义。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要求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强调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2014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形象地指出,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冤假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99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018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指出,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2019年5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2020年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特别要求: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每个党组织、每个岗位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造成冤案错案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司法人员缺乏基本的司法良知和责任担当的问题。要让人民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就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以及肩负执法职责的每一个执法人员,都要忠于党、忠于人民,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信守宪法和法律,不徇私情,不搞打击报复,严格依法办案,在办理每一个案件时都经常问自己“你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了吗?”,负责、守责、尽责地办好每一个案件。一位北京市检察官说过一句话发人深省——“你办的不是案件,而是一个人的人生”。

  平出于公,公出于道。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通篇融汇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所进行的奋斗、牺牲和创造,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必将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每一个执法司法机关,每一个执法司法人员,都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尤其是深刻领会其公平正义观之时代内涵,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全身心地致力于公平正义目标追求,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当代中国出版社总编辑)

责任编辑:于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