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公共场所AED为生命护航
2022-01-04 10:22:06 | 来源:东方网 | 作者:王琦
 

  12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根据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人口数量及密度、辖区面积、公共场所数量及类别等因素,对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进行科学规划。这是国家卫健委首次从技术层面明确AED规划配置、安装要求。

  前不久,陕西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内一老人心脏骤停晕倒。正好身边的三个路人中,两个是医生,一个是护士。三人轮流为老人做心肺复苏,赢得了宝贵的救援时间。最终,救护车及时赶到,将老人接走至医院进行后续抢救。

  这位老人无疑是幸运的,不过对于类似事件来说,却不能仅仅依靠这样的“幸运”成分。在心源性猝死急救上,有“黄金四分钟”之说。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时间在10分钟以上,即使病人抢救过来,也可能是脑死亡。但是,专业的医务人员除非是巧遇,否则根本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赶到现场急救。普及配备AED等医疗急救设备,就显得至关重要。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简称,其操作简单且内置语音提示,便于非专业人员使用,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有业内专家表示,AED可以将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挽救率提高到50%。国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这就意味着,如果AED普及到位,每年至少有27万人可以得救。

  在发达国家,AED已经十分普及,“走几分钟就能看到一台”。但在我国,AED的配备进展缓慢。据央视报道,我国大陆公共场所每十万人口拥有的AED数量仅为0.2台,远远低于日本的394台,美国的317台。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纷纷加快AED配备。今年,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实现地铁车站全覆盖;北京市教委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至少配置一台AED;广州则提出,到2025年AED配置全面覆盖全市标志性交通枢纽及景区、大型运动场所、街道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人流密集场所。

  此次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通知,明确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要求,包括数量、密度、点位、安装规范等,并提出“鼓励各单位自主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捐赠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实施路径,有助于推动AED的推广普及,逐步成为公共场所的标配。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广大公众的AED急救知识教育,通过举办公益讲座、急救演练等,帮助公众在关键时刻能找到、会使用,真正让“急救神器”为生命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