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口婆心论是非 和风细雨解纷争
——记山西阳泉城区法院诉前调解特邀调解员石春梅
2022-01-09 09:00:26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丁国华 白婕
 

图为2019年10月14日,石春梅(穿白衣者)在阳泉市城区青年路现场调解一起物权纠纷。 张瑾 摄

  “诉前调解作为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条便捷、经济、高效的纠纷化解途径。”作为调解员的石春梅,一心想着让老百姓省时、省钱、省力。

  2012年,退休5年的石春梅被山西省阳泉市城区人民法院聘请为诉前调解特邀调解员。从此,她成了大家眼中最忙的“石大娘”。近十年来,石春梅调解各类纠纷1431件,成功率达85%,用心用情打通了司法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她靠一张嘴化解各类纠纷,一双脚走遍社区角落,一颗心温暖千家万户。”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她为“贴心的石大娘”,她也时常告诫自己不能辜负老百姓的信任。

  27名云南、重庆籍农民工承建的工程完工后,承包者陈某长达一年多拖欠工资不发。为了讨要26.2万元工资,农民工们多次到市政府、劳动局、信访局上访。案子到了法院后,听说诉讼费需要6000余元,农民工们又着急了。

  为更加高效率、低成本地帮助农民工解忧,法院启动了诉前调解程序。石春梅接待了这27名农民工,并通知陈某到法院进行调解。她依照法律规定,将法、理、情、德结合一起,教育说服陈某。通过十几次的诉前调解,陈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双方在自愿前提下达成调解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担任调解员多年,石春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教人,根据经验总结出了“调解六法”,即:强化关键法、案例教育法、借力调解法、角度互换法、亲友融合法、温情感化法。看似简单的“调解秘笈”,不仅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更为她赢得了老百姓的理解、信任和尊敬。

  郭某、贾某是一对60多岁的夫妻,丈夫贾某喜好喝酒,酒后多次打骂妻子郭某,郭某有家不能回,时常住宾馆、住亲戚家。几次被打后,郭某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诉至法院要求离婚。

  在石春梅的悉心引导下,郭某将这些年的隐忍、委屈、不满和盘托出,贾某在一旁听着,脸上挂满了愧疚。石春梅主持双方打开心结、解释误会,对贾某的家暴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贾某低头认错并主动交出工资给妻子保管,承诺“以后绝不再喝酒”,二人达成和解。就这样,石春梅挽救了一对有着良好感情基础的夫妻,切实维护了妇女合法权益。

  多年来,石春梅共参加64次法律讲座,563次法律咨询;组建21名骨干成员成立心理疏导员、案件调查员、诉前调解员“三员队伍”;与辖区6个街道50个社区376名妇委干部联动对接,进行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及时调解欠发热力供暖、银行贷款、物业费等纠纷,涉案标的额1650余万元……

  已经69岁的石春梅就是这样一个“闲不住”的人,她苦口婆心论是非,和风细雨解纷争。将法治的声音传到了基层社会治理“最前沿”,用默默坚守和脚踏实地守护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抚摸着“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石春梅激动地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退休不退岗、离岗不离职。如今,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就是我的职责。”

责任编辑:任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