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庭一码一天平” 绘出诉源治理新路径
——温州洞头区法院打造新时代“海上枫桥”工作纪实
2022-03-15 08:58:4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余建华 林慧慧
 

  “2021年全年收案2736件,诉前纠纷化解率达43.71%,推动万人成讼率稳步下降至77.41。”

  这一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蕴藏着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诉源治理的创新努力。

  2021年以来,洞头区法院围绕“浙江全域数字法院”改革,坚持数智赋能,以建设“共享法庭”、“四度e天平”渔农村法治综合应用平台、“纠纷行程码”创新应用为抓手,将调解指导、在线诉讼、法治宣传等司法服务功能延伸到最基层,深度参与海岛基层治理,助推打造新时代“海上枫桥”,为洞头平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共享法庭”——

  助推纠纷“云上”解

  日前,在洞头区东沙渔港的海上渔业联盟“共享法庭”内,当地一渔业企业因涉及渔轮租赁纠纷正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宁波海事法院温州法庭的一场庭审,既保证了规范参与诉讼,又避免了往返奔波数小时的诉累。

  2021年10月28日,随着洞头区法院与宁波海事法院共建的海上渔业联盟“共享法庭”正式落地,当地渔民遇到宁波海事法院受理的案件可以就近在“共享法庭”内通过视频会议平台参加在线调解或庭审,以手机短信形式接收电子文书,实现在家门口解决纠纷。

  洞头地处浙南沿海,拥有302个岛屿。“共享法庭”是海岛交通不便、法治触角难以延伸至当地社会治理最末端的破题之道。为此,洞头区法院在全域因地制宜建成“十分钟交通圈”共享法庭集群,33个“共享法庭”使法院在线调解、远程庭审等诉讼服务进一步贴近洞头民众生活,因此也被评为洞头区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项目。

  此外,洞头区法院还依托“共享法庭”普法宣传功能,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针对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同时,该院通过云上普法“不断线”、法治宣传“不打烊”,时刻为有需要的群众“云上”提供案例指导和法律咨询服务。

  “标记”纠纷行程——

  实现纠纷“码上”解

  “对老百姓而言,遇到事情,最烦要跑要问,有了难题,最怕被‘踢皮球’‘打太极’。有了‘纠纷行程码’,群众只需扫一扫,就可由就近网格员、村书记、调解员帮助协调。”洞头区法院常务副院长刘建国介绍。

  2021年10月,一款由洞头区法院自主研发的“纠纷行程码”小程序上线试运行。群众只需扫一扫“行程码”,便可实现登记上传纠纷并一键申请调解。目前,纠纷行程码已在洞头区的3个乡镇街道9个村社试点投入使用,各节点调解人员使用率达100%。

  前不久,村民朱某的一起相邻权纠纷,经村里的网格员帮助扫码登记后,最终得到圆满解决。“你看,这起纠纷经过标注后,老百姓一看就知道案子到哪里了,进展怎么样。”调解员拿着手机展示时说。朱某感慨道:“村里帮我们登记好以后,没过几天就有人打电话让我们去处理,不用自己跑部门找人,真的挺方便!”

  “四度e天平”——

  推动司法供给“一站”解

  “有了这个平台,老百姓通过手机就能及时了解自己镇街、村社的普法动态等,获取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随时随地学习法律知识,也可以申请享受法律援助律师在线法律咨询解答,让户户有一个法律明白人、村村(社区)有一个普法平台,为法治村居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洞头区法院审管办负责人周建青介绍。

  为解决普法和用法供需不对称问题,洞头区法院从“用法端”的需求出发,创新推出“四度e天平”渔农村法治综合应用平台,集成纠纷化解、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普法宣传等功能,汇集文字、图片、视频、漫画等普法形态,把司法的权威性和法治资讯的丰富性有机结合。

  同时,该平台内置“法治地图”,集中展示辖区纠纷化解动态,为街道乡镇量身定制诉源治理方案提供依据。该平台还精准推送由法院四度天平数字传媒工作室制作的“法治带头人”“精品调解”“小度来普法”等融媒体栏目,有效提升群众参与法治宣传的体验感和共鸣度。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