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追求法治梦
——记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法院四级高级法官杜君
2022-08-16 09:22:48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张晓艳
 

  杜君,男,196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部队服役16年后,于1997年7月退转到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人民法院工作至今。25年来,他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到研究室主任、未成年人综合审判庭庭长,实现了从军人到法官的华丽蝶变。司法体制改革后,任海州区法院刑事审判团队负责人、审判委员会委员、四级高级法官。

  1997年,他入职法院工作以来,始终牢记司法为民初心,忠实履行审判职责,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获市、区委优秀共产党员、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满意政法干警、阜新市“三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四次,全省扫黑除恶专项工作二等功。

  扫黑除恶的“排头兵”

  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海州区法院受理涉黑涉恶案件10余起,案涉被告人50多人,尽管该类案件都比较复杂,审判工作十分辛苦,每一个案件都需要亲力亲为,杜君依然坚持严格、审慎对待每一份案卷、每一次庭审、每一次宣判、每一份判决书。海州区法院的扫黑除恶案件审判任务圆满完成,获得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随着一批批黑恶势力受到法律的惩处,海州区的天空更加晴朗,社会更加清静安宁,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

  注重细节,杜绝瑕疵。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精心审理涉黑恶案件。以谢某某为首的某犯罪集团,在海州中心地区盘踞10年之久,涉及受害群众上百人,谢某某团伙的主要干将在当地恶名昭著。如判决有瑕疵、打击不力,会出现被告人不服和人民群众不满意情况,影响办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面对困难和压力,他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先后多次深入到犯罪团伙控制的市场,走访群众,了解案情,查清犯罪团伙的社会危害性,最终对该案作出公正的判决。

  提前介入,吃透案情。以张某为首的黑社会组织犯罪集团案件,为深刻洞悉案件走向,在侦查阶段,他便多次与公安、检察机关一起,深入分析案情,研判案件性质,了解犯罪事实,撰写阅卷笔录,为审判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在核实被害人遭遇欺凌时,深受黑社会犯罪分子霸凌的多名被害人不敢接陌生电话,自己还不断地更换电话号码以防不测,这给查找被害人增加了极大的困扰。对此情形,他不厌其烦地拨打被害人的电话,确实无望时,就根据被害人的户籍,到当地公安机关,请求民警帮助查找。庭审中,对于案件证据可能存在不具有唯一性的情节,他一丝不苟,坚决做到不枉不纵,公正审判。

  辩法析理,宣讲法律。一起黑社会组织犯罪案件,被告人有10多人,卷宗多达几十册,涉及区域为大连、沈阳、阜新等多地被害人,案情复杂,控辩双方证据繁多,面对案情如此复杂的案件,他处乱不惊,悉心梳理,精心谋划,合议庭成员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使被告人从最初不认罪、抵抗到最终自愿认罪认罚。他用自己精湛的审判艺术,把每一次庭审演绎成辩法析理的法制教育课堂,让被告人认罪服判,让旁听群众深受法制教育。

  夜以继日,确保质量。2020年进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关键时期,同年4月底,海州区法院同时受理张某黑社会犯罪集团案、宁某恶势力犯罪团伙案和倪某某黑社会犯罪团伙案,依照上级部门的部署,三起案件要求从立案起两个月内结案,三案涉及被告人近30人,卷宗近百册。案卷像小山一样,堆满了办公桌和办公室的角角落落。在工作压力面前,军人出身的杜君,毫不畏惧。五一长假,他却日夜埋首卷宗,审核证据,记录关键环节,制作阅卷笔录,研判案情,准备庭审预案。每一本案卷,都留有他孜孜不倦的影踪。庭审的那几天,他沉着应对,客观分析,公正审判。由于案件复杂,社会影响大,每起案件的判决书就多达几百页,如一本一本厚厚的书籍。宣判后,多名被告人上诉,二审法院均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杜君因此荣立全省扫黑除恶专项工作二等功,他所在的刑事审判团队获得集体嘉奖。

  未成年犯的“感化者”

  杜君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坚持“三见面”原则并融入全过程,及时与未成年被告人见面了解情况;及时与监护人见面了解成长经历、家庭状况;及时与未成年所在街道、社区、学校、单位的相关人员见面,掌握未成年被告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等,对未成年犯罪后的普法教育,融入开庭审理中,延伸到刑满释放后社会对未成年人改过自新的接纳上。

  有一起盗窃案的被告人叫小园,是辽宁省锦州市人,自幼父母双亡,14岁流浪社会,因生活所迫曾两次盗窃被判刑。在审理小园盗窃案件时,了解到他没户籍本和身份证,无法找到正常工作,是小园盗窃的主要因素。杜君说道,“触犯法律必须接受处罚,但小园的情况特殊,刑满后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小园刑满释放的那天,正好是元旦快要来临,他亲自接小园出来,给小园理发洗澡,购买新衣,尔后带在自己身边进行今后人生的引导。同时与锦州市公安机关、锦州团市委、妇联取得联系,经多方奔走,终于为小园补办了户籍。之后杜君为小园找到一份提供一日三餐和住宿的工作岗位,并给小园购买了手机,嘱咐他和自己保持联系,在新的岗位开启崭新的工作和生活。小园热泪盈眶地说:“你是这辈子对我最好的人,我好想叫你一声法官爸爸!”现在,小园在一家经营状况良好企业工作多年,并成为该企业的骨干员工。

  据了解,和杜君法官有微信联系的刑满释放未成年人,就有16人,他们已经融入社会,和普通人一样工作和生活,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分发图强,闪闪发光。

  “有时候,将一个个稚气未脱孩子带进法庭,心情是沉重的。他们本应该出现在教室、奔跑在操场,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却因误入迷途,成为被告人。那一刻,内心的痛涌上心头,更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重达千斤。”杜君说道,“审判未成年被告人,不只让他们的犯罪行为受到法律的惩处,更要努力挽救他们的人生。”他深知,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挽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和谐注入一份稳定。为此,他在未成年被告人的判决书中,总会附上一段充满深情的法官寄语,用真情挽救,用爱心感化。

  在审理每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杜君都会及时总结未成年被告人走上犯罪的原因,查找“教育、挽救、感化”的切入点,探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努力让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为未成年人成长撑起一片蓝天。他常说,“作为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法官,应该从案件研判中梳理有意义的教材,让少年犯罪越来越少才是我们追求的最佳效果。”为此,他潜心研究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所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奖。

  杜君就是这样在法与情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诠释法与情的完美结合,寻求“法律可以是美的”目标。

  “让折翼的雏鸟迷途知返,重新展翅飞翔,拥抱光明,是一名法官的一生的追求!”这就是少年审判法官的司法情怀,这就是少年审判法官的社会责任。

  普法工作的“宣传员”

  基层法院民事审判琐碎而繁杂,纠纷很多都属于“小案”,看起来的“小案”,如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引发难以想象、不可控制的争端。为了让更多老百姓知法、懂法、守法,从内心里敬畏法律,在生活中减少不必要的纷争,杜君从“小案”入手,以法为器,以笔为媒,精耕不辍,以各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让老百姓从中受益。

  2016年,他走进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节目,由他撰写并主讲的法制节目,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6期。其中《双胞胎出生少一个》《老总借钱不想还》两期节目,创了央视法制频道收视新高,多次循环重播。

  2017年,他被中央电视台十二频道授予法官解案最佳主讲人。2018年,他受邀于中央电视台,分别到丹东、大连等地的高校,送法进校园,与大学生精彩互动,获得授课学校师生高度称赞。

  2020年,他主讲《一巴掌差点拆散了家》,被评为央视新春佳节特别节目。为此,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二等功。

  2021年受辽宁省妇联之邀,以线上线下的不同方式,在辽宁省各地市巡回授课,为妇女维权提供法律帮助,受到各地、市妇联的好评。与阜新市妇联联手创建“巾帼与法”法治栏目,定期在市妇联的微信公众号刊发由他撰写的以案释法的法制宣传节目,现已播出20余期。

  2018年2月起,他利用抖音自媒体平台制作并录制普法节目,截至目前,他创作并发表法律宣传作品约300余期,作品播放量达几十万次,得到社会公众普遍认可。

  杜君在他的讲稿中有这样一段话:“多年的办案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法官办一个案子不仅仅是完成一项工作,还可能会挽救一个家庭,化解一场危机,甚至改变一种社会陋习。一想到这些,顿时感觉基层法官的工作虽然庞杂繁重,但意义非凡,自己肩上的责任凸显任重道远。”

  爱岗敬业的“拼命汉”

  2010年,杜君担任研究室负责人,按照上级档案部门要求,海州区法院档案管理,需要晋升省特级标准。为此,他带领研究室同志日夜奋战,在自己曾经服役的老部队的战友的支援下,利用四个月时间,将全院20年以来几十万册档案,分别进行归类、整理、装订、入库。

  当时,正值他爱人癌症晚期,需要去外地治病,陪同爱人外出看病的同时,他在火车上或在医院陪护时趴在病床上完成了档案晋级《大事记》《历史沿革》等12本书目。2010年10月,他爱人医治无效去世,11月省档案管理局考评委给予海州区法院得分为99.8,以全省最高分晋升省特级。为此,研究室获得先进集体,他个人荣立三等功。

  记得2017年6月份的一天,他开庭审理一起未成年人涉嫌聚众斗殴案件,被告人人数众多,从早上8:30开庭,庭审工作一直到下午1点才结束。就在庭审刚宣布休庭那一时刻,杜君伏在法椅桌上,突发冠心病,在单位同事帮助下,120救护车将他送往医院ICU重症室抢救。两天后,他苏醒过来,惦记的第一件事,就是一起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工作,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硬是通过电话指导助理进行调解。住院七天病情稳定后,他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当时院领导特别叮嘱,限他每天只许工作半天。但是,他一到工作岗位,就忘记了时间,面对身边同事的提醒,他总是乐呵呵说,“我是海州法院人,我热爱我的工作,法院就是我的家。”

  “儒雅淡泊,涵养丰厚,视工作重于生命,视事业重于泰山。”谈起对杜君的印象,同事这样说,“他是军人出身,入职法院后,一生追求法治梦!”是的,他为了自己热爱的审判事业,到了忘我的境界,他用一名法官无私的情怀,书写着新时代人民法官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