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即人生
——从“我与人民法院报”征文看编辑工作
2022-11-18 08:53:01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刘吟秋
 

  岁月如歌,时节如流。今年,是《人民法院报》创刊30周年。在近期“我与人民法院报”专栏报道中,我读到很多作者结缘《人民法院报》的故事,点点滴滴,令人动容。作为一名编辑,在被这些故事感动感染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职业自豪感,大大丰富了自己对编辑工作的认识,促进了对新时代编辑工作的深层次思考。

  发挥专业能力,助益作者更好成长

  一位好编辑最重要的立足点在于自己的专业水准。在众多来稿中,从编辑的专业视角对稿件进行筛选,并对稿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或者进行准确恰到修改,既是编辑的基本功,也是编辑工作价值的具体体现。

  在“我与人民法院报”专栏报道中,从一个个作者对报社、对编辑的由衷感谢,凸显了编辑工作对作者产生的引导、激励作用。不难看出,编辑每一天平淡无奇的编辑工作,编辑与作者的每一次电话沟通,如果能融进自己的职业积淀、创意想法和责任担当,提出具有前瞻性、专业性乃至颠覆性的意见,体现出编辑的文字驾驭能力、专业素养及对当前工作的大局把握,就能赢得作者的信服和信任,甚至成为照亮作者创作之路的灯火。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宣传处处长费文彬在《芳华二十年,笔耕不辍写春秋》一文中写道,在给《人民法院报》写稿的20年中,他经常会接到夜班编辑老师的电话,甚至在凌晨时分,编辑还在为一个词、一个时间点、一句话打来电话或发微信确认。如“今年9月30日到底是哪年?”“‘法光’到底是什么?”“能否把数据更新到今年的2月份?”“三方公司怎么会是双方公司呢?”等等。

  “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在我们的编辑工作中,常常是一不小心,一个致命的差错或细节就可能毁掉一篇内容上好的文章。佛头着粪,令读者疑惑,令我们做编辑的人羞愧。

  正是因为费文彬深知一篇见报稿件,凝结着记者、编辑、值班主任、三审、总编、校对等多岗位人员的心血,所以只要是见报的稿件,他每次都会把原稿与报纸稿件进行对比,琢磨编辑们改过的标题、语句、稿件结构等,在对比中寻找差距,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在如此往复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提高稿件采用率。

  像费文彬这样的作者还有很多。他们在《人民法院报》的熏陶和引领下,实现了从读者向作者的转换,并通过在《人民法院报》发表的一篇又一篇的文章,“被看见”“被重用”。如,山东省商河县人民法院宣传办副主任陈宜森,在《人民法院报》的陪伴下,由一名普通的读者,上升为积极的投稿者,继而成长为基层法院的一名宣传骨干,也成为市作家协会的会员、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与《人民法院报》结缘23年的河南省杞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冰,在《人民法院报》发表各种题材文章400多篇,也因此从一名普通的书记员,成长为县法院领导班子成员……

  在这些优秀作者成长的背后,是我们默默无闻的编辑工作,助力他们手中的笔,为他们的人生打开了一扇奇妙之门,助益他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主动担当作为,照亮作者创作之路

  有影响的稿件,都体现了编辑的投入和付出,在内容的基础上,编辑的判断力则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爱国在《我与〈人民法院报〉的高光时刻》一文中提道:2002年前后《人民法院报》开辟了“名案解读”专栏,他在两年的时间里,为这个栏目撰写了近百个英美侵权法的司法判例解读。后整理出版《名案中的法律智慧》一书,该书成为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常销书”,至今仍是北京大学通选课英美侵权法的重要阅读材料。二是为《人民法院报》的“法律文化周刊”提供了不少原创性的“小论文”,其中两篇关于浪费的法律性质的文章,颇具影响力,他也因此受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邀请,参加他们主办的“反食品浪费法”专家研讨会。

  从徐教授的文中可以看出,他的两篇关于浪费的法律性质的文章,是《人民法院报》“法律文化周刊”编辑给他提出的挑战性 “命题作文”。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编辑说现在找不到一篇像样的文章分析浪费的法律属性,问他能否写一篇关于“浪费”法律规制的文章。这是一个开拓性的想法,正好与徐教授的研究背景和知识积累相契合,于是他综合法律史上的典故、法律思想的灵感,完成了《浪费及其法律应对》和《个人奢华消费的法律约束》两文,后来才有了他更为成熟的学术论文乃至参与到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之中。

  徐爱国教授的经历表明,编辑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至关重要,即编辑在选题判断、内容方向把握的能力,对作者创作起着很大的影响。作者潜质的发挥、内容方向的把握及社会的影响力,离不开编辑的引导和作为,优质内容的发现和挖掘,离不开编辑的把关和帮助,而这些渗透着编辑心血和辛劳的工作,体现了编辑的责任和担当。

  练就识人“慧眼”,善于发现培养新人

  善于发现有潜力的作者,既是对编辑眼光的考量,也是编辑工作价值的体现。这些征文作者的成长进一步说明,编辑既要眼睛朝上,盯着成熟的、有名气的作者,更要眼睛向下,发现、培养新人。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处舆情科负责人刘晓芬在《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文中回忆:2010年2月的一天,她第一次接到报社编辑的电话。编辑与她就此前投过的一篇稿件进行了沟通,并鼓励她继续写稿。刘晓芬第一篇文章见报后,得到前所未有的鼓舞和激励。

  进入湖南高院后,刘晓芬各类题材的稿件从写作到采用的过程中,无论是立意上的新颖独特、选题上的精准切入,还是标题上的画龙点睛、观点上的独辟蹊径,抑或是内容上的简洁凝练、语言上的掷地有声……她都得到过不同版面多个编辑的点拨和指导,可以说,正是编辑们的每一次指点,让她受益匪浅,让她从中汲取了坚定前行的力量。

  如今,刘晓芬已成为法院系统较有名气的一位写作者,每年都有稿件被评为全国法院网宣优秀作品。

  刘晓芬的写作历程表明,有写作潜力的作者,会通过各种形式“或明或暗”地表现出来,而成熟、有责任心的编辑,会养成灵敏的职业“嗅觉”,善于捕捉作者不同寻常之处,在编辑工作中培养作者、成就作者。同时,通过编辑的“虹吸效应”,把更多有潜质的作者引向创作之路。

  专注专业沉淀,服务作者永无止境

  一位老编辑曾讲过,编辑岗位不会屈才,有什么样的编辑,就有什么样的稿件,因为编辑的专业积淀、职业情怀和工作态度,都能在稿件的质量和影响力、传播力中体现出来。

  这样的例子在中外都有很多。在美国出版史上,麦克斯·珀金斯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编辑,他发现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等多位伟大的文学天才,被菲茨杰拉德称为“我们共同的父亲”。试想,如果没有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珀金斯能被这些文学天才尊称为“父亲”吗?在我们国内,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三联书店创始人邹韬奋、帮助曲波出版《林海雪原》的龙世辉、帮钱锺书编辑《管锥编》的周振甫——这些在编辑岗位上熠熠生辉的著名编辑人,有水平、有思想、有情怀,“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这种“精诚编辑”的工作态度和职业追求,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将优秀的稿件交到读者手中,让稿件以最好的形态刊出,争取稿件最广的传播力、最大的影响力,是编辑的使命,也是编辑不懈的追求。基于这样的信念,我们的稿件才有了校对、编辑、二审和三审,甚至社领导层级认真细致的改稿,那些密密麻麻的各种颜色的笔改完之后的清样,使最大可能的病句、错字都得到修正,使最妥帖的观点、最新鲜的案例都得到完美呈现。这就像是最自然的整容,看上去还是原来的那个人,说不出哪里好看了,但已经从一个平凡的姑娘变成了让人眼前一亮的美人。

  或许,有人会说,都进入网络时代了,纸媒面临很大的危机,编辑工作还有那么重要吗?其实,正是因为纸媒总量减少,所以可能的趋势是稿件越来越求精品化、编辑工作越来越要职业化。这就更需要我们编辑与时俱进,适应媒体融合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编辑出更多符合受众需求、符合版面定位的稿件。

  值得自豪的是,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有很多优秀的编辑善于观大势、谋大事,主动学习和把握中央决策部署,紧跟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的工作部署,用心用情用力用功,诚心对待每一位作者,精心处理每一篇来稿,经常从看似常规的信息中找出可能蕴含重要价值的稿件主题,力争让编辑的稿件不断提升价值。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匠心情怀,书写了做有价值的编辑工作就是过有意义人生的真谛。

  编辑即人生。曾有专家对编辑提出五点要求,即“有识有度,又博又专,能入能出,不卑不亢,边干边学”。这五点要求看似简单,但这需要我们编辑经常去体验、回味和沉淀!

  (作者单位: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责任编辑:黄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