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院开展代表委员跨区交叉视察人民法院活动
2022-12-20 09:16:37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周瑞平
 

代表、委员考察六安中院电子送达中心。

代表、委员观看合肥市蜀山区法院法官在线调解纠纷。

  11月以来,在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5名全国人大代表、91名省人大代表和24名省政协委员,开展“绘蓝图·谱新篇”代表委员跨区交叉视察人民法院活动。代表、委员们分别到宣城、安庆、六安、合肥、池州5市法院,重点考察了司法改革、审判管理、智能化建设应用、诉源治理、涉诉信访等工作。代表、委员们认为,各地法院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全力巩固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现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生动实践中。

  ■深化司法改革, 提升审判质效

  “宣城法院健全诉讼‘前端’分流机制,做到‘繁案精审,简案快审’,对收结案情况进行日监控、周报告、月分析,院庭长带头办案,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评查,促进办案质效不断提升。”来自亳州、蚌埠、池州三市的代表、委员们视察宣城法院后称赞道。

  “面对案件总量和人均办案量多、疑难复杂案件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多,合肥市两级法院干警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向改革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强化审判执行流程节点管控,推广要素式审判平台,探索二审巡回审判机制,提升司法质效,切实树立省会法院的新形象。”来自宿州、芜湖、铜陵、宣城四市的代表、委员们如是说。

  代表、委员们对各地法院通过司法改革,强化审判管理,提高办案质量,褒扬有加。

  在今年1月29日召开的全省中级法院院长会议上,安徽高院院长董开军提出,围绕“立足人民法院主责主业,持续巩固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工作目标,全省法院2022年要抓好“五项重点工作”:抓司法改革,激发审判执行活力;抓审判管理,提升办案效能;抓智能化建设和应用,强化审判执行工作科技支撑;抓诉源治理,推动减少诉讼案件总量;抓涉诉信访,努力实现案结事了。

  为了把“五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安徽高院成立5个指导小组,逐一明确责任部门和主要职责,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安徽高院积极推进司法改革,及时落实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要求,调整部分审判部门职责分工,优化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全省法院认真贯彻实施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巩固拓展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成果,今年1至9月,一审民事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结案48万余件,同比增长5.04%。持续加强均衡结案管理,每季度分析通报全省法院审判流程重要节点用时情况,开展对发回重审、改判、提审、指令再审案件的专项评查,提高办案质量。

  来自合肥市的代表、委员视察了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后认为,该院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加大一审简易程序、速裁程序与二审独任制审判程序应用,推动结案率和30天内一审结案占比等指标提高。建立审判主要指标异动响铃预警制度,跟踪问效劣势指标,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审判执行质效迈进全省第一方阵。

  安庆市两级法院“四位一体”抓审判管理,形成实干快结的工作理念和职业精神。六安市两级法院组建速裁团队,缩短一审、二审案件平均审理时间,都受到代表、委员的肯定。

  代表、委员们认为,质量是司法的生命力之所在。各地法院通过严格、科学的审判管理,严把案件质量,倒逼法官不断提升司法能力,推动审判执行质量、效率和效果全面提升。

  “魏晶晶、刁志岭等优秀法官都是病倒在工作岗位上,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动,他们的去世令人惋惜,希望全省法院要更加关注关心法官身心健康,落实好关心关爱举措,防止法官带病工作,以健康的体魄为民司法。”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议。

  ■优化诉讼服务,满足群众需求

  庭审全程录音录像,不用书记员记录,线上线下融合开庭,庭审笔录智能转写,示证质证无纸进行……这是代表、委员们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科技法庭看到的智慧庭审情景。该院持续推进科技与执法办案深度融合, “云立案”“云调解”“云送达”“云审判”“云执行”已成为新常态。

  设立在肥东县人民法院大门口的“24小时自助法院”,同样引起代表、委员的浓厚兴趣。当事人通过身份认证进门后,就可以完成自助立案,将诉讼材料存入云柜,接收电子送达文书材料等智能化服务。

  作为“无纸化+5G”移动办案试点法院,在安庆市迎江区人民法院,法官带着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可以处理案件,在省内率先实现速裁类案件全流程无纸化办案。

  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将窗口服务提档升级,开通了涉农、涉民营企业、涉老年人、涉军、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等服务窗口。一体推动12368诉讼服务热线、电子送达、扫描三大中心建设,两级法院统建共享,实现辅助事务管理由“县区集约”向“市级集约”的进阶。其中12368诉讼服务热线负责全市法院热线集中接听,一号对外、统一受理、分类处置,充分发挥“总客服”作用,为群众提供数据同源、标准一致的优质热线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成为各级法院的标配,给当事人带来了很多便利。”代表、委员们认为,各地法院聚焦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从庭审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卷宗自动分类编目等司法人工智能基础服务,到规范量刑智能辅助、文书智能纠错等审判执行智能辅助服务,加快提升智慧法院智能化、一体化、集约化建设水平,用开放、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

  ■强化诉源治理,攻坚信访难题

  今年以来,安徽高院坚决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系,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加大民间借贷等9类民商事纠纷诉前调解工作力度;完善“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大力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积极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诉非衔接、线上线下联动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全省法院一站式建设3.0版质效得分居全国法院第2位。

  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联合区委政法委、司法局,成立蜀山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实现与22家行业协会、调解组织合作共建,设立16个专业调解工作室,迄今共完成调解案件3.7万余件,多元解纷效果显著。

  广德市人民法院通过广德市社会治理智能服务平台,掌握全市范围的矛盾纠纷,协同各乡镇、街道、村居和社区形成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新格局,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泾县人民法院成立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党员法官工作室”,建立“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人民调解员+书记员”诉前纠纷化解团队,广泛使用在线调解,提高诉前解纷效率。

  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法院入驻安庆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综合服务中心,与27家单位分工协作,形成涵盖行政、行业、司法调解的多元化解道交纠纷的合力,实现不到10%的交通事故进入诉讼程序。

  石台县人民法院成立池州市首家生态环境保护巡回法庭,通过巡回审判,以案释法,强化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提升群众法律意识,生态资源环境案件逐年减少,共同守护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的青山绿水。

  代表、委员们视察了10多家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纷纷称赞各地法院多元解纷机制犹如百花齐放,形成“社会调解优先、行政化解跟进、法院诉讼断后”的诉源治理新格局,有效实现矛盾纠纷充分过滤、合理分流、多层次实质化解。

  各地法院不仅抓前端、治未病,更注重抓末端、治已病,依法化解信访难题。

  安徽高院认真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出台涉诉信访工作规程,构建“党建+信访”“清单+闭环”“倒查+问责”等工作机制,开展涉诉信访问题排查化解攻坚。扎实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解民忧 清积案 护稳定”暨领导干部带案下访月、“执行信访化解年”等活动,促进涉诉信访实质性化解。

  “接访即办,不拖沓,办得快;分门别类,拎得清,办得顺;全面查核,出真相,办得准;将心比心,不敷衍,办得实。”代表、委员们说,安庆市法院信访工作的“四个做法”,既解决了问题,又温暖了群众,彰显了实事求是、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

  ■创优营商环境,保障发展大局

  各地法院在依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何作为?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安徽高院相关领导介绍说,全省法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认真落实司法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等司法政策措施,妥善处理劳资用工、购销合同、商铺租赁等纠纷。积极参与全省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围绕“执行合同”“破产案件”指标,集中骨干力量抓落实。省高院成立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服务保障24条意见。落实省委要求,董开军先后5次赴淮北市、铜陵市等地,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和“优环境、稳经济”活动,现场办公,接待来访企业,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合肥市两级法院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党组工程”,健全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开展破产积案专项清理活动,审结破产及强制清算案件193件,解决了一批“骨头案”。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出台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机制和示范判决机制、证券期货、公司类纠纷案件快审等规定,对公司类纠纷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

  安徽高院部署全省法院统一开展“江淮风暴”执行攻坚优化营商环境之夏季行动,3个月集中执结拖欠企业债务、涉党政机关等6类重点案件11万余件。扎实开展“江淮风暴”执行长效机制建设巩固年活动,围绕深化执源治理、“执行110”机制、失信惩戒和限制消费措施等出台工作制度。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建设,与省自然资源厅在合肥、六安、芜湖、黄山四个市开展不动产线上查封解封试点。

  为了鼓励企业自我承诺、主动纠错、重塑信用,安庆市两级法院在全省率先实施企业信用修复,已修复1582例,修复后履行(执行)到位金额3.11亿元,化解案件1052件。池州市两级法院开展企业信用修复“暖企”专项行动,通过信用修复共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376户,出具信用恢复证明书56份,促进企业信用修复常态化、规范化。

  “从省高院到中级法院、基层法院,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用心用情为企业快解纠纷,执行到位更多真金白银,真正为企业纾困解难。”代表、委员们说。

  ■真心真情真力,服务代表委员

  “省高院一直把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主动接受监督意识强,工作作风细致扎实,务实创新,真心真情真力,给代表、委员履职创造优良条件。”

  “5年来,我多次参加视察法院活动,每一次从工作主题到活动细节,处处体现出省高院对代表的尊重,确确实实拓展了代表、委员参与监督法院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此次代表、委员跨区视察活动,安排周到,内容丰富,通过了解其他市法院的先进经验,我们可以对居住地法院工作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

  座谈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赞扬安徽高院的代表、委员联络工作。

  今年以来,安徽高院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出台贯彻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意见,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法院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认真办理人大转办交办申诉、控告和检举等涉法涉诉问题,抓好反映问题整改落实。就全省法院审判监督工作情况,向省人大常委会作专项报告。扎实做好代表联络工作。出台省高院办理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法,印发省高院办理省人大代表关注案件办法,进一步增强办理实效。认真办理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意见建议338条并全部书面答复,省人大转办的31条代表建议已全部办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联络平台”优势,增强联络工作联动性和辐射面。

  创新丰富代表沟通联络方式,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常态化开展旁听庭审、参加听证、见证执行等活动,组织开展“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联络月”活动,认真听取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见证执行攻坚、共筑一流营商环境”代表、委员联络活动,共邀请786名人大代表、554名政协委员见证“江淮风暴”执行攻坚优化营商环境之夏季行动。代表、委员通过参加动员部署会、视察执行联动单位、参与执行行动、见证执行案款发放等多种形式,全过程见证执行措施手段、节点流程和进程结果,推动执行案件及时化解,执行难题切实解决,有效增进代表、委员对执行工作的参与度、认同度和支持度。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