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南省武陟县人民法院沁南人民法庭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工作纪实
2022-12-28 08:36:5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王莉莉 宋永盼
 

  河南省武陟县人民法院沁南人民法庭位于武陟县西陶镇中心大街,距离院机关23公里,下辖西陶镇、大封镇、大虹桥乡、北郭乡四个乡镇共133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270平方公里,人口近24万人。现有工作人员7名,其中包括1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1名调解员、1名法警和1名保安。

  沁南人民法庭充分发挥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示范诉讼审理机制和专业化速裁审判模式,年平均办理案件500余件,并通过设立“法官联络点”、“巡回办案点”等多种方式,为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沁南人民法庭被评为全市法院先进人民法庭,员额法官宋永盼被评为全省人民法庭先进个人和全市法院十佳优秀法官,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沁南人民法庭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法庭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主题党日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和党史学习教育,引导法庭干警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以党建带队建,以党建促审判,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

  依托党建法治共建机制,充分发挥法庭党支部作为基层党支部前哨作用,持续开展巡回审判、入户走访、送法进乡村、进企业等活动,并以党建引领统筹组织互促、优势互补、信息共享,深化各类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化解。

  沁南人民法庭党支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干警扎根在基层,服务在基层,奉献在基层,时刻坚守岗位职责,不断攻坚克难,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探索示范诉讼审理  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决

  沁南人民法庭始终坚持“矛盾化解在基层”的治理思维,注重在审判中主动融入和服务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找准发力点和结合点,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决。

  探索示范诉讼审理机制。在群体性诉讼处理中,聚焦典型案例,推动类案高效化解,对于一方当事人人数较多,且案件具有共通事实和法律问题的群体性案件,适用示范诉讼机制,通过提取群体案件“公因式”,解决共通的事实和法律争点。在示范判决生效前,针对涉相同事实的平行案件,精准对接乡镇、村委基层调解组织,共同协作及时告知当事人示范案件选定结果、共同争点、平行案件范围及诉讼权利义务,充分征求意愿,引导诉前先行调解和基层化解,以“示范诉讼”为支点推动示范治理。

  全面推行“示范诉讼+委派调解”、“示范诉讼+速裁”,促进纠纷多元化解,快速分流案件,提高审判效率。示范诉讼创新举措促进类型化案件审判效率提升32%,相关纠纷数量下降9%,并在提高“司法生产力”的同时,不断提升司法温度,强化规则指引,为源头化解防治纠纷提供司法助力,让人民群众更加高效及时地感受到公平正义。

  构建多元解纷联动机制  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沁南人民法庭紧扣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前沿阵地”的功能定位,不断探索多元解纷方式,汇聚多方调解力量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着力打造新时代司法为民的“桥头堡”。

  一是聚合基层政法力量,构建联动解纷机制。沁南人民法庭在辖区与派出所、司法所建立了诉调对接办公室、法官工作室、一庭两所联络站。整合基层解纷资源,协同维护辖区平安稳定。2022年以来,沁南人民法庭与辖区内派出所、司法所联动化解涉相邻关系、宅基地纠纷等案件10余件。

  二是强化府院联动机制,推进矛盾源头化解。沁南人民法庭充分运用司法大数据资源,分析研判潜在诉讼风险问题,以发送专项分析报告、司法建议的方式,为乡镇党委政府社会治理提供司法智慧,提前防范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同时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在辖区乡镇综治中心服务大厅设立诉讼服务窗口(法官联络点),每周二上午法官或法官助理定期值班,为辖区群众及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诉讼指导等一站式诉讼服务。

  三是延伸司法为民触角,满足群众司法需求。沁南人民法庭在离法庭驻地较远的大虹桥乡和北郭乡两个乡镇,设立巡回办案点。定期组织干警到巡回办案点提供司法服务,主动为村干部、人民调解员、附近群众就司法相关问题答疑解惑、按需上门指导,将单一案件办理转向源头预防,推动人民法庭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深入推进普法宣传  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沁南人民法庭持续推进普法宣传教育,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引导群众遵法、守法、学法、用法,提高了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推动“无讼村(社区)”创建,为辖区乡镇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法治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打出“ 普法服务” 组合拳。成立民法典宣讲团,近年来送法下乡60余次。充分运用司法大数据分析,针对涉诉案件较多的乡村,开展法律讲座、法律咨询、纠纷预警排查等50余次。

  二是法治教育与社会治理相融合。沁南人民法庭法官及法官助理担任辖区部分学校法治副校长,定期到学校进行法治宣讲,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法治的力量,领悟法治的进程,将良法善治的理念深埋下一代心中。

  三是主动接受监督,树立司法公信。与辖区乡镇人大、政协建立工作联络机制,听取意见和建议。定期邀请辖区代表委员、群众代表前来法庭参加“开放日”活动,通过座谈交流、观摩庭审等方式,主动接受监督,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是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走访活动。定期走访辖区重点企业,举办法治讲座,就发现的问题隐患,针对性提出司法建议,规范经营管理和合同行为,帮助企业防范化解法律风险,为企业依法防控经营风险提供有效司法服务,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地方经济良性发展。

  探索“速裁+要素化”审判  助推审判提质增效

  沁南人民法庭始终坚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不断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整合现有审判力量,不断创新简案快审工作机制,对系列案件多案同审、多案联审,提升审判质效。积极探索“速裁+要素化”运行模式,诉讼程序更便捷,缩短了办案时间,提高了诉讼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同时,也满足了辖区群众便捷、高效的诉讼需求,得到辖区群众的广泛认可。

  一是充分应用“要素式”审判模式。庭前填写要素表,确认无争议的事实,缩短开庭时间、科学提高庭审效率。近三年来,共发出表格式、要素化裁判文书200余份。

  二是充分应用智慧法院成果。运用法鹰协查、电子送达,微信群质证、调解、互联网庭审,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律师服务平台等多种信息化方式,助力案件快速审理,近年来网上开庭145件,电子送达6778次。

  三是充分发挥团队作战优势。按照“1名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模式,组建审判团队。团队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分明,各项工作衔接顺畅,团队成员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持续拼搏的精神,开启“线上+线下”“白+黑”审理模式。2022年以来,沁南人民法庭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476件。

  沁南人民法庭通过不断摸索实行新型审判模式,在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和案件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快审快结,并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化解辖区矛盾纠纷,持续推动人民法庭办案提质增效。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星光不问赶路人,韶华不负追梦人。沁南人民法庭以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以创新人民法庭职能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参与基层治理新模式,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新的内涵,持续提升诉源治理效能,并充分发挥司法保障民生职能,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让人民法庭真正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

责任编辑:黄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