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
2023-04-13 18:42:14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肖文涛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专章论述,这在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是第一次,彰显了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而且在党代会历次报告中,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也表明要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充分发挥新安全格局的保障作用。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全面部署的,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所作出的重大部署,对我国未来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无疑需要高水平的国内外安全环境与之相配套。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全面部署后,2021年11月1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明确指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必须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这反映出新安全格局对新发展格局的紧密呼应。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蕴含着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战略思想。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凡此种种,必然给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巨大挑战和压力。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需要从四个方面同时发力:

  一是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坚决把党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

  二是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维护海洋权益,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三是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公共安全“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要抓住公共安全治理这个关键点,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要从加强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等方面建立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层基础。

  (作者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二级教授)

责任编辑:韩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