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城:以专业化为突破口打造人民法庭品牌
2023-06-01 14:08:0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张汉霖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针对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一庭一专业、一庭一特色、一庭一品牌”的专业化人民法庭工作思路,各法庭分别聚焦金融保险、物流贸易、道路交通、少年审判、环境资源、城乡融合等专业审判,努力打造人民法庭历城品牌。法庭受理案件数量占法院全部一审民商事案件数量的47.2%。

  道路交通法庭——提供解决交通事故纠纷一条龙服务

  “太快了,上周刚刚从网上申请立案,第三天就收到短信通知来法庭选择鉴定机构,今天我就和当事人从泰安赶过来了,历城法院对交通事故案件集中管辖后的效率太快了”。来自山东泰安某律师事务所的李律师说。这仅是历城法院对全区交通事故纠纷案件集中管辖以来,深化一体化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的缩影。

  “两年来,道路交通法庭在解决交通事故纠纷方面成效卓著。”历城法院道路交通法庭庭长刘克峰对道路交通法庭作出的贡献了然于心,法庭仅在2022年就先后被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平安山东建设先进集体”和“全省法院诉讼服务示范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法庭干警更是多次受功获奖。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吸收了鲍山法庭的经验做法。

  2020年3月,历城法院根据鲍山法庭紧邻济南东客站,辖区经济发达,来往外地车辆、大型车辆较多的实际,经过调研并向区委汇报后,依托鲍山法庭设立道路交通法庭,在服务辖区群众、便于当事人诉讼的基础上,集中管辖全区道路交通案件。

  法庭共设4个审判团队,其中3个审判团队专职审理道路交通案件,平均年受理案件达1100件。经过2年多的不断探索,历城法院将道路交通法庭打造成了一张叫得响的名片,锻造出交通事故审判工作“历城样板”,走出了一条具有历城特色的化解交通事故纠纷的道路。

  道路交通法庭在交警事故中队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和法官工作站,由法官定期值班,提前介入并化解纠纷。对难以判断成因的案件,及时向交警咨询案件的现场情况并提出调查需求。结案后,再将法庭调查的实际效果向交警反映,帮助其优化、细化执法流程。

  历城全区道路交通事故处置量每年一万五千余件,通过统一集中受理道交案件、统一道交案件裁判尺度,历城法院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的自动履行率、服判息诉率和发改率,连续三年实现数据向好。2021年法庭共受理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894件,2022年1-9月共受理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682件,进入诉讼的案件与事故发生数量占比不足10%。

  在审理交通事故纠纷案件中,需要借助司法鉴定机构做出鉴定,但鉴定涉及程序多、部门多,专业性又强,往往很耗时,会影响案件的审理周期。历城法院针对存在的问题,推行诉前司法鉴定。法庭配备一名专门负责质证的工作人员,根据模板集中对全庭的鉴定案件进行鉴材质证,历城法院司法技术中心工作人员每周两天到法庭办公,集中选择鉴定机构,大大提高了鉴定效率。自2020年3月,法庭共收到诉前鉴定案件1321件,占同期新收交通事故诉讼案件的83.82%。

  “本来想着漫长的鉴定期限会影响案件审判,但现在诉前就能申请司法鉴定,二十天就能拿到鉴定结果,司法为民精神在历城法院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名刚刚拿到鉴定报告走出法庭的当事人深有感触。

  环资法庭——守护历城的绿水青山

  “我们不该为一己私利而破坏生态。”环资法庭上,宋某某和方某某当庭表示懊悔。2016年4月,某材料公司车间主任宋某某伙同车间操机手方某某使用暗管将废水排向厂外的河道。经检验,排水口提取水样为有毒物质,历城法院环资法庭依法判定二人的行为构成污染环境罪,分别判处两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济南南部山区有“泉城后花园”美誉,历城法院仲宫法庭坐落此处,历城法院被省法院确定为全省两家“环境资源司法实践基地”之一,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司法服务保障”先进单位。2022年3月,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公安厅、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表扬2021年度全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表现突出个人的通报》,环资法庭被授予“表现突出集体”荣誉称号。

  案件归口管理,实行“三审合一”。环资法庭从成立伊始,即坚持民事、刑事、行政三审合一的方式,由环资法庭统一处理环境资源保护案件,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在历城和南山区境内主要资源保护点设立“法官工作室”,建成黄河环境司法修复基地,为黄河国家战略实施提供司法保障。

  四年来,依法严惩了各类污染环境和破坏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发挥刑罚的震慑作用,审结刑事案件27案63人;秉持加强环境保护就是保护民生的司法理念,将涉民生的环资案件优先处理,共受理各类涉环境资源权属、侵权和合同以及因环境污染、侵权衍生的次生污染、侵权纠纷民事案件351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审结行政案件147件,有力打击了非法占用土地、改变土地用途搭建违法建筑物的行为,保护了历城的绿水青山。

  推进部门协调联动格局。环资法庭加强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环保行政等部门协调联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协调沟通,共同研判分析环境保护形势,配合开展环境整治等工作。建立随案司法建议机制,针对在审理资源环境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司法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自2018年以来,区法院共向行政机关发出司法建议24件,均得到了行政机关的积极回应,成效显著。

  2021年4月,在审理李某、邱某某犯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一案中,涉案的墨西哥红膝捕鸟蛛、墨西哥火脚捕鸟蛛等七种蜘蛛和将军巨蝎,均为世界或国家级濒危野生动物。环资法庭通过与济南市森林公安局南山分局密切配合,信息共享,教育引导被告人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错误,认罪伏法不上诉。该案入选当年全省十大环境保护案例。


责任编辑:王娜